鬼谷八荒吧 关注:437,585贴子:3,663,502

回复:【故事贴】分析《鬼谷八荒》中出现的莽荒异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补充⑩雷神
有朋友告诉我东方蝾螈也是会叫的,我查了一下资料,东方蝾螈属于比较小型的蝾螈,叫声不大,与其说是叫声不如说是吐气泡的声音。
但是关键的一点,它是腹鼓而鸣的。
不过我听了听它的叫声,实在是和雷鸣很难打上边。
勉勉强强算是一种猜想吧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1楼2021-03-17 19:25
回复
    补充⑤冉遗
    冉遗:《山海经》:英鞮之山,涴水出焉,而北流注于陵羊之泽。是多冉遗之鱼,鱼身蛇首六足,其目如马耳,食之使人辟邪安眠,可以御凶。
    这个是冉遗的奇遇,而网上说的那个吐泡泡的冉遗奇遇其实是珠鳖鱼的奇遇。


    IP属地:山东42楼2021-03-18 01:00
    回复
      2025-05-10 11:19:09
      广告
      来继续说山挥,其实我的第一个怀疑目标是斑鬣狗,或者它已故的表哥硕鬣狗之类的裂脚亚目生物。
      “有兽焉,其状如犬而人面,善投,见人则笑,其名山犭军,其行如风,见则天下大风。”
      “状如犬而人面”,斑鬣狗既然是一种鬣狗那么肯定像狗了这个没的说,而由于它作为清道夫生态位头大脖子粗显得面部扁平在某些程度上也复合“人面”这一设定。
      “见人则笑”鬣狗的叫声很像人的奸笑,这点看过动物世界的人应该都有印象。
      “其行如风”作为草原二哥,虽然行动速度不是特别快但是也绝对不慢了,可是离着“如风”还差点。
      而最后一条“善投”让我放弃了这个想法,毕竟斑鬣狗可是连手都没有。
      而“投”在古文里除了扔、砸、丢、投奔、抛弃、递送之外就没什么别的含义了,那么思路又得重新找。


      IP属地:山东43楼2021-03-18 01:18
      收起回复
        不过惊喜的事我在查资料的时候看到有位吧友@训练师疾风 对山挥已经分析的很透彻了,把他的说法引述一下。
        “有兽焉,其状如犬而人面,善投,见人则笑,其名山犭军,其行如风,见则天下大风。”
        山挥,长得像狗而长有人面,擅长投掷,看到人就发出笑声,其动作好像风一般敏捷,看到它就意味着天下要刮大风。
        其行如风,见则天下大风这一点基本上是在扯淡了,真·走路带风(物理)。
        下面看看吧友的分析:
        ………………………………………………………………………………
        山挥,大概是古籍记载中最古老的一种,类似人面犬的怪物,至于人面犬的传说,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日本都有十分广泛的流传,甚至在日本平成元年(198.9年)还出现过好几人在地铁或者隧道中目睹过人面犬的都市传说。也正因如此,在日本的妖怪文化中,人面犬算是现代的“明星成员”,也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声称目击过人面犬的人有些形容它“以时速八十公里左右奔跑”“能够一下跳上六米高的悬崖”,从某种程度上,这也符合山挥“其行如风”的设定了吧?
        当然,如果不考虑各种妖怪传说,而是在现实动物中寻找原型的话,结合山挥“善于投掷”“体型像狗而长着人脸”以及说举父与山挥是一种异兽的说法,可能山挥的原型并非某种犬科动物,而是同样擅长投掷的灵长类。而在灵长类中,具有叫声类似笑声,以及具有某些犬类特征这样特点的,狒狒是最符合的,可能,狒狒是山挥这种异兽的原型之一也说不定。
        …………………………………………………………………………………


        IP属地:山东44楼2021-03-18 01:19
        回复
          不过中国这边是没有狒狒的,无视那些比较扯淡的《山海经》是世界范围内博物类书籍的离谱说法,我补充一下,“山挥”的原型可能是某种山魈。
          同时与“《山海经·海内经卷》里提到的:“南方有赣巨人,人面长臂,黑身有毛,反踵,见人笑亦笑,脣蔽其面,因即逃也。”所提到的“赣巨人”原型为同一物种。
          “犬身人面”,“见人则笑”,“善投”,“其行如风”
          吻合度95%
          除了走路不带风别的都占了,所以山挥大概是个比较特立独行英俊潇洒的山魈?


          IP属地:山东45楼2021-03-18 01:25
          回复
            【十二】珠蟞鱼
            《山海经·卷四·东山经》:澧水出焉,东流注于余泽,其中多珠蟞鱼,其状如肺而四目,六足有珠,其味酸甘,食之无疠。
            澧水从此(葛山)发源,向东流入余泽,水中有很多珠蟞鱼,形状像动物的肺,有四只眼睛,还有六只脚而且能吐珠子,这种珠蟞鱼的肉味是酸中带甜,人吃了它的肉就不会染上瘟疫病。

            “其状如肺而四目,六足有珠。”说实话我的第一反应是某种虫子,龙虱之类的,六足证明是昆虫的概率非常大,有珠正好是某些水生甲壳类喜欢的生活方式——潜水的时候带几个气泡在身上,在古代人看来不正是闪着光的珠子吗?
            而且关键是其味酸甜,很多甲虫正好都是酸甜味的,而且营养丰富,吃了之后不会得病也是有可能的!
            但是“其状如肺而四目”给我难住了,四目倒是可以用斑点解释,不过虫子状如肺的可不多啊。


            IP属地:山东46楼2021-03-18 01:49
            收起回复
              既然虫子说问题有点大,那就从头再来。
              澧水在湖南,水再往东流应该就是某个江河入海口,如此可以判定珠蟞鱼可能是某种咸淡水都能存活的鱼类或者海水鱼类。
              状如肺的鱼类,说实话我第一个想到的是鳐鱼,正好四目的词条也复合了(后面有一对腮孔)但是鳐鱼基本上没有“六足”的,就算某些种类的雄鱼有交配足,再把尾巴上面的鳍也算上,这也才四个足。接着又把目光投向了猫鲨科,这个是六足没错但是不像肺啊!
              还好中途找到了一个来源未知的考据:
              珠鳖鱼很可能指向的是【太平洋扁鲨】。
              嘶,居然是我的知识盲区!
              太平洋扁鲨最大长度为152厘米,最重为27公斤,雌性要比雄性长。背腹扁平,有宽阔的翅状胸鳍和略小的翅状腹鳍,嘴端位于鼻尖,从头部侧到喉咙下方有五对鳃裂,有两个无脊椎的鳍,没有臀鳍,尾鳍下叶比上叶长。牙齿尖,呈圆锥形,基部宽阔,边缘光滑,上颚有9颗牙齿,下颚有10颗牙齿。通常为白色的,有红色、棕色和灰色斑点。
              “其状如肺而四目”——完美贴合,形状像肺而拥有一对长得像眼的腮孔
              “六足”——三对鳍,完美。
              “其味酸甘,食之无疠。”——因为鲨类的生理结构问题,它们靠体内尿素浓度调节渗透压,所以,这个味道酸确实是够酸,不过酸甘有点过分了,酸臭还差不多,就当故人闻臭如香吧......而鲨肉和鲨内脏,尤其是鲨鱼油从古至今都是保健良品,“食之无疠”也很贴切。
              至于“有珠”,正巧它还是一种产卵的鲨鱼,得了,破案了,网友NB!


              IP属地:山东47楼2021-03-18 02:01
              回复
                快更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8楼2021-03-18 02:07
                收起回复
                  2025-05-10 11:13:09
                  广告
                  【十三】举父
                  《山海经·西山经》:有兽焉,其状如禺而文臂。豹虎而善投,名曰举父。

                  纹了身或者毛色奇怪的长臂猿,下一个。


                  IP属地:山东49楼2021-03-18 02:07
                  回复
                    【十一】补充 山挥:
                    查到一篇文献,里面说《山海经》的“投”可能通“跃”,跳跃,是通假字??
                    也就是说这个鬣狗说还是有一定可能的!!
                    “有兽焉,其状如犬而人面,善投,见人则笑,其名山犭军,其行如风,见则天下大风。”
                    “状如犬而人面”,斑鬣狗既然是一种鬣狗那么肯定像狗了这个没的说,而由于它作为清道夫生态位头大脖子粗显得面部扁平在某些程度上也复合“人面”这一设定。
                    “见人则笑”鬣狗的叫声很像人的奸笑,这点看过动物世界的人应该都有印象。
                    “其行如风”作为草原二哥,虽然行动速度不是特别快但是也绝对不慢了,可是离着“如风”还差点。
                    “善投”,投”可能通“跃”,跳跃,是通假字(只是有可能)如果这样的话鬣狗一说并不是完全没有可能性。
                    不过还是狒狒(山魈)说可能性大一点,大概82开吧
                    不过不管怎么说我的观点由我自己守护,就算错了反正《山海经》作者也不可能跳出来澄清



                    IP属地:山东50楼2021-03-18 02:12
                    收起回复
                      【十四】化蛇
                      《山海经·中山经卷》:“又西三百里,曰阳山……其中多化蛇,其状如人面,而豺身,鸟翼而蛇行,其音如叱呼,见其邑大水。”
                      状如人面,身如豺狼,有鸟的翅膀但是像蛇一样爬行,声音像泼妇骂街,又是洪水灾兽,让我今天晚上梦里想想吧


                      IP属地:山东52楼2021-03-18 02:24
                      收起回复
                        刚躺下就灵光一现,决定更晚再睡


                        IP属地:山东53楼2021-03-18 02:33
                        回复
                          支持考据大佬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4楼2021-03-18 02:39
                          回复
                            《山海经·中山经卷》:“又西三百里,曰阳山……其中多化蛇,其状如人面,而豺身,鸟翼而蛇行,其音如叱呼,见其邑大水。”
                            看看这个名字【化蛇】,让人想到的第一个感觉就是蛇,不过,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要叫化蛇呢?
                            不是蛇的东西才要“化蛇”对吧?看了这么多休仙小说,你看过哪家三代祖龙血统纯净的神兽还用得着跃龙门化龙的?
                            那它不是蛇的话,是什么东西呢?我这里有一家之言大家姑且一听。
                            “其状如人面”人面的东西太多了,看都不想看一眼,《山海经》这破书,凡事有鼻子有眼的东西张嘴就是一个“人面”,弄点乱七八糟的花纹也叫“人面”,恐怖谷效应有点严重吧??建议精神阉割。
                            接着看,【豺身】重点来了,它是豺身,证明它至少有四肢和躯干,而且多半是瘦长型的那种。
                            “其音如叱呼”,声音尖利,这点很多中小型动物都有。
                            接下来的才是重中之重
                            为【鸟翼而蛇行】!
                            有翅膀,而且像蛇一样行动!
                            蛇是怎么动的?在平地上蜿蜒前进,在树枝上攀附。运动速度似慢实快,蜿蜒前进的同时还要有翅膀!
                            有翅膀而且有四肢的动物倒是有不少,
                            鼯鼠,蜜鼯,还有鼯猴。
                            但是鼯鼠和蜜鼯太小,算不上“豺身”,尾巴也不长,而且叫声不尖利。
                            鼯猴运动比较慢而且行动方式是一跳一跳的,
                            如果说“蛇行”的话至少也得有黄鼠狼那种恰了德芙一样纵享丝滑的流畅感,而鼯鼠这种高pin战士一样的运动方式是万不可能叫“蛇行”的。
                            而且关键的一点,鼯猴尾巴太短。
                            关于“化蛇”两个字我想了半天,如果说名字里带“蛇”的话,至少应该是那种长条形的身材,而鼯猴几乎成了正方形身材了,肯定配不上这个名字,而鼯鼠离着“豺身”又太远。
                            那么,个头比较大,有四肢有翅膀而且身材修长行动蜿蜒声音尖利的动物有吗?






                            卧槽!还真有!而且还是我前段时间刚知道的一个知识点!



                            IP属地:山东55楼2021-03-18 02:50
                            收起回复
                              2025-05-10 11:07:09
                              广告
                              希望我们现在生态圈里的生物以后不会像《山海经》中一样,
                              后人只能靠书中记载的直言片区才能了解到它的相貌习性还有味道。
                              或许地球不需要我们保护,但是保护生态圈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IP属地:山东59楼2021-03-18 03: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