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鬼吧 关注:14贴子:450
  • 4回复贴,共1

鬼名鬼姓小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21-03-14 20:11回复
    《吴县志列传人名索引》有明代长洲县人名“金鬼谷”。
      姜宝莲、赵强《陕西澄城周秦汉宫殿遗址调查简报》云其出土的简瓦上有三件陶文皆有“鬼”字,此“鬼”字“为工匠姓名”。
      当代中国作家,似乎已经有了某种朦胧的意识:杨沫之子就叫“老鬼”,据说此乃中学时代之诨名,读来甚感亲切。不过,此等诨名早已有之。据周作人《知堂回想录》云,沈尹默之徽号乃“鬼谷子”。1992年年底,我在西安一家书店里闲逛,赫然发现一本漓江版小书《古龙妙语》,其责任编辑竟然叫“鬼子”;鬼子,原名廖润柏,新生代作家,小说有《苏通之死》《叙述传说》《走进意外》《被雨淋湿的河》等。我还在《读书》杂志2003年第11期见到有作者叫“鬼叔中”;2008年,竟然还有叫“鬼今”的作者。
      


    3楼2021-03-14 20:13
    回复
      2025-05-13 04:21:03
      广告
      道家取名
        要想弄清楚道教文化的命名特点,还得简要了解儒家的命名文化。
        愚以为,儒家命名文化,主要就是从周代命名文化、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命名文化而发展来的。《左传·鲁桓公六年》载有这样的取名原则:不用国名取名,不用官名取名,不用山川名取名,不用疾病名取名,不用畜 生名取名,不用器币名取名。其他忌讳与限制还有:不以日月取名,不得与世子——太子、帝王和诸侯的嫡长子——同名。
        


      4楼2021-03-14 20:14
      回复
        以上五种命名方法,对后世影响最大者起码有三种。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上至帝王,下及庶民百姓,或因出生情况命名,或以祥瑞之字命名,或假借万物之名而命名者,真是数不胜数啊。


        5楼2021-03-14 20:15
        回复
          我们都知道,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个人意识觉醒的年代,这在思想上和文学上都有充分而清楚的表现。明乎此,我们才能较好地了解:为什么会是晋代,姓名文化空前繁荣,打破了儒家命名文化的独尊格局,道教命名文化之崛起,佛教命名文化得以迅速建立——儒、释、道,其命名文化乃三足鼎立,且同时尽显光彩。大概正是基于士工农商对汉代大一统命名文化单一性、排他性之不满的心理,取名作为国人所创造、运用和世代传承的生活文化,即相类于饮食文化一样,应当是千人千口,酸甜苦辣、萝卜白菜各有所好才对呀。
            道教命名文化,与佛教命名文化相向而行,其重要规则的建立,由前贤陈寅恪、周一良的钩沉而总结之,起码有以下特点:
            第一,父、子、兄、弟皆可用“之”“道”字取名,而不能据以定世次(见陈寅恪《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显然,此种取名规则,与儒家父子不能同名有异。
            第二,辟邪祛鬼的命名习俗,旗帜鲜明而明诏大号,如罗杀鬼、梁啖鬼、黄捉鬼等(见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
            第三,以桃符、桃棒、桃树(吉祥物)取名,如繁桃树、高桃棒、欧阳桃杖等(亦见《魏晋南北朝史札记》)。
            第四,以三尸命名。三尸,又叫“三彭”“三虫”,是道教用语。早在《论衡·商虫篇》《三国志·华佗传》中就谈到人体内所谓的三种虫,或称为“三尸神”。晋代《抱朴子》云:人身体里面有三种虫:上尸、中尸、下尸,即叫三尸,并于“庚申日”上天,言人之罪过。此日若清斋不寝,使之不能上天,则可避免,故必须守之使其不能上天,故曰“守庚申”。我大胆猜测:何以能永久守护之,让其不要上天?最好的办法,即以三尸——“蟲”取名,就能守住了。汉代以后,命名史中大量以“虫”字旁取名的例证,即能揭开其谜底矣——韩愈《师说》所云“李氏子蟠”的“蟠”字——以“虫”字取名的文化意义,即在于此吧?
            当然,道教取名习俗之讲究,还有一些规则,兹不赘述。
            无论是佛教文化之东传的乘虚而入,还是道教命名文化的本土生根而异军突起,皆对华夏命名文化的丰饶、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魏晋时期个性解放之思潮,最终能落到实处,即是呼唤取名文化不同于前代的一种创新,而道教命名文化的建立,恰恰是一个重要的支撑点;其取名之路径,已与儒家命名文化迥异。
            日本人的鬼姓
            然而,日本人在姓什么或取什么名字方面,思路奇特、心胸开阔,当属无可争议的世界之最,所以他们的姓名相同概率就相当低。这不仅因为他们拥有世界第一的姓氏——十二万多,而且和他们姓的那样绝门十分有关。试举一些鬼姓:鬼、鬼岳、鬼冢、鬼宅、鬼泽、鬼田、鬼神、鬼武、百鬼、鬼王、鬼城、五鬼、父鬼、鬼小岛、百目鬼、鬼面山、鬼小角;再如:鬼一、鬼丸、鬼俣、鬼八、鬼胜、鬼口、鬼子、鬼室、鬼尾、鬼山、鬼岛、鬼庭、鬼形、鬼木、鬼本、鬼束、鬼柳。


          6楼2021-03-14 20: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