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5月15日漏签0天
刀吧经典整理吧 关注:1,260贴子:13,078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游戏

  • 1 2 下一页 尾页
  • 29回复贴,共2页
  • ,跳到 页  
<<返回刀吧经典整理吧
>0< 加载中...

东湖管理处文集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草丝之心
  • 吧主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弹词话本》故事、人物原型讨论
《弹词话本》里故事和人物的原型,有的较清晰,有的较隐晦,大家追寻探秘,见仁见智,也很有乐趣。《瓜洲渡》、《志贞》、《珍珠塔》、《豆蔻盒子》基本有定论,其他几首可能会有争议。《画船记》、《西米巷》、《鸳鸯枕》我寻得的解读,不一定正确,但也是一家之言:《画船记》对应马湘兰、王稚登的故事,《西米巷》对应卞玉京、吴梅村的故事。《鸳鸯枕》对应柳如是、陈子龙的故事。《还魂伞》、《梨花落》有点让人挠头,找了几个线索,但又似是而非。《对岸阿姐》是让我感受最复杂和心碎的作品,曾在qq音乐上评论过,被屏蔽了。还在那边简评过《瓜洲渡》和《画船记》,转帖在此,供刀迷们指正。
我倾向于《画船记》对应的人物是马湘兰和王稚登。他二位的故事百度上有,这是相识相交了一辈子却终是闺蜜的一对人儿,这是一桩事先张扬却终未兑现的爱情或姻缘,王稚登70大寿的时候,马湘兰带着酒水画船美女赶去姑苏给他祝寿,歌里唱的场景和这个寿宴很呼应,晚年大寿和一生经历糅合在了一起,刀郎的创作手法极具文学价值,水准很高。这首歌的主题就是整张专辑的主题:富贵,前程,太平,爱情。这是古人的人生,也是我们的人生,是所有人的人生。刀郎面对和呈现的方式,令人叹服。
《瓜洲渡》,杜十娘的爱情悲剧,也有网友觉得是白娘子的故事,理由是白娘子路过瓜洲渡时候有眼望金山庙的传说,同时歌词中散落荒丘的魂、不要再转回人的表述,跟白娘子的身世更接近。但《瓜洲渡》应该被认定是杜十娘的故事,他舟、朝欢暮乐都是冯梦龙杜十娘小说中的原用词语,“这里该是温暖的南方”更符合杜十娘从北京一路来到江南的心绪轻叹。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个大家都知道的悲情故事,数百年来表达的主题很明确:忠诚与背叛,坚定与懦弱,对十娘同情惋惜,对李甲指责批判,而刀郎的《瓜洲渡》不一般,给出了基于道德又超乎道德的态度:宽恕。“请不要说我是你的爱人,我怕我的眼泪忍不住掉下来”,没有了怒沉百宝箱时的愤懑,只有情止今生且拒绝来生再见的告别。这是什么?这就是宽恕。这是从未有过的杜十娘故事的观看角度,十分意外而又逻辑自洽,这样的态度未必所有人都同意,但也一定会有共鸣者。长江万里的围墙,李甲越不过去,十娘也越不过去,这不是俯视般的、无关自身痛痒的慷他人之慨,这是与400年前人物、故事的和解,这是悲悯,这是宽广的心灵和温柔的眼神。
2021-03-04 12:26


  • 草丝之心
  • 吧主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https://tieba.baidu.com/p/7248321290


2025-05-15 22:33:37
广告
  • 草丝之心
  • 吧主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弹词话本》的不可思议
无论从哪方面看,《弹词话本》都是不可思议的。首先,这张专辑花了七年时间,这在流行音乐界是罕见的,这个事实意味着它在轻视和忽略很多东西,但我相信这不是刀郎刻意为之,而是创作和时间就这么自然而然发生了、消耗了。其次,更进一步,这样呕心沥血的作品,面世时没有任何动静,没有宣发,没有广告,没有采访,就那么随手扔到了网上,以至于大多数人不知道《弹词话本》,这在当下是闻所未闻。再次,人们普遍感到意外的是,有着大漠西域标签的刀郎,怎么关心起了江南水乡、吴侬软语,反差太大,而江南文明作为汉民族的主流文明,鱼龙混杂,既水草肥美,也步步沼泽,今人涉足其中,基本没有产生能称之为作品的东西,都是些旅游心得之类的浮光掠影、生拼硬凑,或是坐在工作室里,翻着唐宋诗词、明清小说,臆想一个漏洞百出、虚情假意的情感故事,煞有介事地表达,那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似乎无人有能力触碰到。听《弹词话本》前,我是捏了一把汗的,国风古韵这个表象是热点其实是陷阱的流行文化领域,刀郎怎么会一头扎进去,他那本已让人尊敬的音乐生涯值得冒这个险吗?不可思议,刀郎用作品给出的回答堪称完美,他怎么做到的?仅凭能力和才华就能做到吗?至少站在国风古韵和我们的历史前,仅有才华和能力并不足够,必须还有别的甚至更重要的原因,那是什么?《弹词话本》的每一句歌词和每一段旋律都昭示着答案:态度,对描述对象尊重和谦卑的态度。《弹词话本》里的刀郎,仿佛是在评弹和弄堂里长大的南方男子,他讲述的那些故事人们并不陌生,但它们苍白了,它们被时间误解得支离破碎,它们的价值散落各处,隐埋极深,刀郎要数次、数十次、数百次回到过去,寻宝的第一件利器便是尊重和谦卑,于是那笼天罩地、如影随形、融入血脉的关乎所有人过去、现在、未来的真谛,慢慢显露,之后才华和能力派上用场,刀郎选择他认为最合适的方式把它们表达出来,而查经阅典、访亲问友、街谈巷议是障眼法,是辅助手段,同时也是让作者保持某种疏离状态的必要手段,尊重和谦卑才让一切成为可能,只是不知这世上稀有的品质,刀郎是如何习得的。而和能力有关的不可思议也让人惊讶,音乐界特别是流行音乐界紧扣母题出版一张有十首作品的专辑,从体量上说不是什么难事,但十首作品质量等齐、首首出众,没有注水,没有凑数,没有空洞无物,那是难上加难了,这解释了为什么大量专辑会有主打歌,因为后面都是凑数的,也揭示了为什么有人只发表单曲,因为不太想凑数或凑不齐。《弹词话本》在同一母题下的十首歌曲,语境、旨趣、意味、风格、形式各不相同,但每首都达到了不可思议的高质量水准,刀郎的能力太令人惊叹,也让我们“掌声热烈地拍打着水面”献给刀郎。刀郎用七年时间,其中很多时候客居苏州,创作了《弹词话本》,但我觉得刀郎是花了七年时间去大学做了个本硕博连读,再回来,刀郎已是个饱读诗书、谦谦温润、鞭辟入里、练达通透的知识分子了。
除了尊重、谦卑、才华、能力之外,《弹词话本》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悲悯之心。它不露痕迹,却又处处散发,它渗透于整张唱片的里里外外,它不居高临下,它不指手画脚,它不批判指责,它不隔靴搔痒,它是接近神性的观看,它是某种护佑,它让本该柔软的不必变得坚硬,它以气质的方式呈现,它关照着故人和我们。听《弹词话本》的时候,我想起了两个人,一个是美国作家雷蒙德·钱德勒,他是侦探小说作家,入了文学史,是唯一一个靠通俗小说被写进文学史的作家,如果有音乐史的话,刀郎应该以流行音乐家的身份进入音乐史。我想起的另一个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个高不可攀的大师,这个黑泽明一生最崇拜的偶像,这个纪德口中“读陀思妥耶夫斯基是终生大事”的伟大作家,悲悯之情是他作品的显著特征,他把人类的苦难、罪恶、救赎都抱在了怀里,以悲悯包之容之,正是想到了陀翁,我才意识到《弹词话本》里那弥漫的是悲悯气质,这很了不起,这更让刀郎与其他人有了区分,这也有助于大家去理解刀郎的另一张新专辑《如是我闻》。然而,我要说点我的担心,刀郎会走多远?由悲悯开启的道路深不见底,走着走着便是空和忘,《志贞》里有一句我觉得不好的歌词“错过了彼此的花期”,过于平淡,但再看这句歌词,我的不满变成了欣慰,这样的歌词表明刀郎依然被此岸的烟火牵绊,我们应该不会失去那个绝无仅有的刀郎和他未来的作品。


  • 草丝之心
  • 吧主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https://tieba.baidu.com/p/7255661276


  • 草丝之心
  • 吧主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弹词话本》的主题
《弹词话本》的主题是什么?那些已是俗套的才子佳人的故事为什么在《弹词话本》里变得不一样了?我的答案是:过去与现在,以及建立起了过去与现在的联系。刀郎以一张专辑,以一己之力,盘活了我们的过去,那面目模糊、与己无关的我们的过去,那我们误以为可以完全抛开的过去,那最终会证明我们既不可能丢掉也不可能忽视的过去,然后刀郎以不可思议的才情让我们与我们的过去建立起了一些联系,我们内心深处残存的、几乎难以察觉的某些东西,居然包裹着和过去一脉相承、遥相呼应的微弱联系,它沉睡百年,行将死去,突然就被唤醒了,那醒来的血脉之情,那连绵不绝、千疮百孔、被诅咒又被赞美、被破灭又再重启的关于富贵、前程、太平、情爱的人生,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在我们身上演进着,我们不再是喝茶聊天看着戏台上唱念做打的观众,我们就是剧中人,我们的共情力被《弹词话本》激发,我们被过去打动,因为那是我们的过去,或许,它还是我们的未来,于是我们泪眼婆娑。
由此,《弹词话本》已超越音乐而上升到学术层面。刀郎涉及的这个主题意义重大,不能展开讲,简言之,与过去的割裂,是我们的身心与灵魂都无处安放的缘由,过去无论好与坏,无论是财富还是包袱,都是山一般的存在,是我们今天之所以是这个样子的全部依据,把过去彻底埋葬,切断所有的关联,我们今天的样貌和人生就变得可疑、惊魂未定、浑浑噩噩,那些虚构的过去,那些杜撰出来的看似精巧又光鲜的赝品,都是廉价、矫情的工艺品,我们无法与之产生真正的联系。那些流行的所谓国风古韵不会让我们找到与过去的联系,那些以文章面目出现的研究也没有令人信服地揭示我们与过去的联系,那些生硬空洞的概念与宣讲也无法让我们心甘情愿地认同我们与过去的联系,而《弹词话本》游刃有余地做到了,它既深入又抽离,既共生又超然,它的抚古思今是有源之水,它的一唱三叹是如此悲天悯人、如此温柔、如此善良、如此准确,“答案显尽了时间的阔绰”。虽然由于《弹词话本》的门槛、文学性、学术性,可能会让它变得小众,犹如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但《弹词话本》的力量太强大了,它必能打动每一个认真生活的人。有了这张专辑,刀郎的身份变成了音乐人、诗人、学者,华语乐坛已难望其项背。


  • 草丝之心
  • 吧主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https://tieba.baidu.com/p/7253411108


  • 草丝之心
  • 吧主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对刀郎作品一个荒唐之极的谬见,为何流传至今?
这个荒唐的谬见就是:刀郎的歌土。
我孤陋寡闻,最近才看到关于刀郎作品的这个评价。实事求是说,我之前并不是刀郎的粉丝,他的歌曲听过不少,也有很多从没听过,个人最喜欢《冲动的惩罚》和《新阿瓦尔古丽》,觉得他是一个不错的音乐人,但不是他的粉丝。直到《弹词话本》《世间的每个人》出现,我被彻底折服,心甘情愿做刀郎的粉丝。我至今仍难以置信流行音乐创作能出现这么高成就的作品,好奇心驱使我去打探刀郎是怎么走到今天这一步的,于是才看到10年前那英等人的评价。
事情很简单,但很蹊跷。查资料查不到“刀郎的歌土”是谁说的,最大可能是那英说点唱刀郎歌的都是农民这个话的意思演变来的,总之,忽忽悠悠,刀郎的歌土成了一个结论,刀迷们在默认这个结论的前提下愤怒地回应了那英,所以回应的内容多是土怎么了,人民大众喜爱的就是好的,大家争相传唱的就是好的,诸如此类。回应无力,被牵着鼻子走了。
我不理解这么荒唐的谬见怎么能一直存在。从成名曲《2002年的第一场雪》始,刀郎音乐就是标准的情歌文艺范(新专辑已经不是文艺范了),我第一次听到《2002年的第一场雪》,是当年客居广州的时候,在体育西路一幢很高级的写字楼里面,哪里跟土沾一点边?这不是计较什么土洋之争,这是对刀郎作品的基本认知问题,不算小事。
但同时这又是个巨坑,跌入其中,去争论刀郎的歌土不土,实在是不敬,是矮化了刀郎的作品。而我还是打算顺着土不土这个话题多说几句,目的是想引出另外一个更重要的话题。纵观刀郎作品,就内容来讲,没有比新专辑中《奇台三十里》更土的了,谁能土过中国西北小县城农村一个老汉的葬礼?听完这首歌什么感觉?这种改造过的蓝调惊艳吗?这种音乐形式和表达匪夷所思吗?这种最中国的内容与最西式的呈现,它们协调一致吗?答案统统是肯定的。这就引出另一个重要的话题:是时候全面评价刀郎的作品了,因为刀郎对流行音乐创作的贡献是开创性的和突破性的,包括词曲两个方面。
两张新专辑将这种贡献上升到一个新高度,而这样的贡献在刀郎一出道就有端倪。以《2002年的第一场雪》为例,“2002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晚一些”,客观现象,主观感受,否定语气式的表述,令人耳目一新,刀郎之前的歌手歌曲很少见到这样的歌词,随后,更颠覆的出现了,八楼,二路汽车,乌鲁木齐依次登场,这些名词,在刀郎之前,是没有也不可能出现在歌词里面的,刀郎写进歌词唱出来了,并且贴合、自然、顺畅,这就是创作的开创性贡献(极少数杰出人物才会有这样的贡献,比如罗大佑,他第一个在歌词里使用一二十个字的不间断的长句,拓宽了歌词创作的边界)。在旋律方面,新专辑之前,我个人认为成就最高的是《我的楼兰》,不是说这首歌的旋律比刀郎其他歌曲高明,而是这首《我的楼兰》因旋律被救活了,如果不是刀郎的旋律,这首歌可能就是个失败的作品,因为《我的楼兰》的歌词是个很奇特的存在(不好意思,得罪词作者了,仅是个人浅见),这首歌词有着极少的非常宝贵和难得的优点,但更多的是通篇的缺点,几乎它的每一个句子都可以重写,但那唯一的宝贵优点还是让歌词立住了脚,刀郎的谱曲才有可能解决或掩盖了大部分问题,挽救了整个作品。这就是旋律的独特贡献。而到了最近的新专辑,刀郎的旋律与作词一样,是另一个高峰了。新专辑的音乐(包括演唱),那看着波澜不惊、略显平淡的表象背后,是了不起的才华和想象不到的创新,新专辑愈久弥香,作品的生命力是长青的。
所以,呼吁有识之士参与到对刀郎作品的全面评价中来。放眼当下歌坛,从艺术史和创作两个角度,值得评论家们关注、评述、判断的音乐人,只有刀郎。
2021-04-30 17:21


  • 草丝之心
  • 吧主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https://tieba.baidu.com/p/7326839684


2025-05-15 22:27:37
广告
  • 草丝之心
  • 吧主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https://tieba.baidu.com/p/7276553302


  • 草丝之心
  • 吧主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弹词话本》完整版
1,每天不间断、连续一个月听了刀郎新专辑《弹词话本》后,才敢说点什么。我要不吝赞美之词,《弹词话本》配得上任何最高的评价。凭此专辑,刀郎登顶,一览众山小。
2,《弹词话本》有十首歌曲,虽然各自独立成篇,但要把它们作为整体看待和欣赏。是的,《弹词话本》是一个作品,而不是十首作品,《弹词话本》是一部规模宏大的音乐剧,那不同的故事、人物、旋律、情境、呈现是第一幕、第二幕、第三幕……之间的起承、交合、往复,它不是线性叙事、情节推进的作品,它是主题与情绪以各种方式叠加而浑然天成的散文式的音乐剧,它的整体性是如此迷人而又别有洞天,喜欢它的人深陷其中,所有的歌词和旋律都在制造诱人耳目的入口和出口,开启又关闭,这是内容的迷宫,既会把你一股脑围住,也会以某一句歌词或一段旋律直接将你击倒,你很难逃脱,你会在里面呆很长时间,兜兜转转,直到走遍迷宫的每一个角落,此时,你体味到的是你很少或未曾思考过的东西。这就是艺术作品的力量,严格说乐坛能称之为作品的歌曲是稀少的,而《弹词话本》是真正意义上的音乐作品。
3,那么,《弹词话本》的主题是什么?那些已是俗套的才子佳人的故事为什么在《弹词话本》里变得不一样了?我的答案是:过去与现在,以及建立起了过去与现在的联系。刀郎以一张专辑,以一己之力,盘活了我们的过去,那面目模糊、与己无关的我们的过去,那我们误以为可以完全抛开的过去,那最终会证明我们既不可能丢掉也不可能忽视的过去,然后刀郎以不可思议的才情让我们与我们的过去建立起了一些联系,我们内心深处残存的、几乎难以察觉的某些东西,居然包裹着和过去一脉相承、遥相呼应的微弱联系,它沉睡百年,行将死去,突然就被唤醒了,那醒来的血脉之情,那连绵不绝、千疮百孔、被诅咒又被赞美、被破灭又再重启的关于富贵、前程、太平、情爱的人生,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在我们身上演进着,我们不再是喝茶聊天看着戏台上唱念做打的观众,我们就是剧中人,我们的共情力被《弹词话本》激发,我们被过去打动,因为那是我们的过去,或许,它还是我们的未来,于是我们泪眼婆娑。


  • 草丝之心
  • 吧主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4,由此,《弹词话本》已超越音乐而上升到学术层面。刀郎涉及的这个主题意义重大,不能展开讲,简言之,与过去的割裂,是我们的身心与灵魂都无处安放的缘由,过去无论好与坏,无论是财富还是包袱,都是山一般的存在,是我们今天之所以是这个样子的全部依据,把过去彻底埋葬,切断所有的关联,我们今天的样貌和人生就变得可疑、惊魂未定、浑浑噩噩,那些虚构的过去,那些杜撰出来的看似精巧又光鲜的赝品,都是廉价、矫情的工艺品,我们无法与之产生真正的联系。刀郎做了穷尽国内文化界都没有也没能做到的事,那些流行的所谓国风古韵不会让我们找到与过去的联系,那些以文章面目出现的研究也没有令人信服地揭示我们与过去的联系,那些生硬空洞的概念与宣讲也无法让我们心甘情愿地认同我们与过去的联系,而《弹词话本》游刃有余地做到了,它既深入又抽离,既共生又超然,它的抚古思今是有源之水,它的一唱三叹是如此悲天悯人、如此温柔、如此善良、如此准确,“答案显尽了时间的阔绰”。虽然由于《弹词话本》的门槛、文学性、学术性,可能会让它变得小众,犹如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但《弹词话本》的力量太强大了,它必能打动每一个认真生活的人。有了这张专辑,刀郎的身份变成了音乐人、诗人、学者,华语乐坛已难望其项背。
5.无论从哪方面看,《弹词话本》都是不可思议的。首先,这张专辑花了七年时间,这在流行音乐界闻所未闻,这个事实意味着它在轻视和忽略很多东西,但我相信这不是刀郎刻意为之,而是创作和时间就这么自然而然发生了、消耗了。其次,更进一步,这样呕心沥血的作品,面世时没有任何动静,没有宣发,没有广告,没有采访,就那么随手扔到了网上,以至于大多数人不知道《弹词话本》,这在当下也是闻所未闻。再次,人们普遍感到意外的是,有着大漠西域标签的刀郎,怎么关心起了江南水乡、吴侬软语,反差太大,而江南文明作为汉民族的主流文明,鱼龙混杂,既水草肥美,也步步沼泽,今人涉足其中,基本没有产生能称之为作品的东西,都是些旅游心得之类的浮光掠影、生拼硬凑,或是坐在工作室里,翻着唐宋诗词、明清小说,臆想一个漏洞百出、虚情假意的情感故事,煞有介事地表达,那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似乎无人有能力触碰到。听《弹词话本》前,我是捏了一把汗的,国风古韵这个表象是热点其实是陷阱的流行文化领域,刀郎怎么会一头扎进去,他那本已让人尊敬的音乐生涯值得冒这个险吗?不可思议,刀郎用作品给出的回答堪称完美,他怎么做到的?仅凭能力和才华就能做到吗?至少站在国风古韵和我们的历史前,仅有才华和能力并不足够,必须还有别的甚至更重要的原因,那是什么?《弹词话本》的每一句歌词和每一段旋律都昭示着答案:态度,对描述对象尊重和谦卑的态度。《弹词话本》里的刀郎,仿佛是在评弹和弄堂里长大的南方男子,他讲述的那些故事人们并不陌生,但它们苍白了,它们被时间误解得支离破碎,它们的价值散落各处,隐埋极深,刀郎要数次、数十次、数百次回到过去,寻宝的第一件利器便是尊重和谦卑,于是那笼天罩地、如影随形、融入血脉的关乎所有人过去、现在、未来的真谛,慢慢显露,之后才华和能力派上用场,刀郎选择他认为最合适的方式把它们表达出来,而查经阅典、访亲问友、街谈巷议是障眼法,是辅助手段,同时也是让作者保持某种疏离状态的必要手段,尊重和谦卑才让一切成为可能,只是不知这世上稀有的品质,刀郎是如何习得的。继续说不可思议,这是和能力有关的不可思议,音乐界特别是流行音乐界紧扣母题出版一张有十首作品的专辑,从体量上说不是什么难事,但十首作品质量等齐、首首出众,没有注水,没有凑数,没有空洞无物,那是难上加难了,这解释了为什么大量专辑会有主打歌,因为后面都是凑数的,也揭示了为什么有人只发表单曲,因为不太想凑数或凑不齐。《弹词话本》在同一母题下的十首歌曲,语境、旨趣、意味、风格、形式各不相同,但每首都达到了不可思议的高质量水准,刀郎的能力太令人惊叹,也让我们“掌声热烈地拍打着水面”献给刀郎。刀郎用七年时间,其中很多时候客居苏州,创作了《弹词话本》,但我觉得刀郎是花了七年时间去大学做了个本硕博连读,再回来,刀郎已是个饱读诗书、谦谦温润、鞭辟入里、练达通透的知识分子了。


  • 草丝之心
  • 吧主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6,除了尊重、谦卑、才华、能力之外,《弹词话本》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悲悯之心。它不露痕迹,却又处处散发,它渗透于整张唱片的里里外外,它不居高临下,它不指手画脚,它不批判指责,它不隔靴搔痒,它是接近神性的观看,它是某种护佑,它让本该柔软的不必变得坚硬,它以气质的方式呈现,它关照着故人和我们。听《弹词话本》的时候,我想起了两个人,一个是美国作家雷蒙德·钱德勒,他是侦探小说作家,入了文学史,是唯一一个靠通俗小说被写进文学史的作家,如果有音乐史的话,刀郎应该以流行音乐家的身份进入音乐史。我想起的另一个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个高不可攀的大师,这个黑泽明一生最崇拜的偶像,这个纪德口中“读陀思妥耶夫斯基是终生大事”的伟大作家,悲悯之情是他作品的显著特征,他把人类的苦难、罪恶、救赎都抱在了怀里,以悲悯包之容之,正是想到了陀翁,我才意识到《弹词话本》里那弥漫的是悲悯气质,这很了不起,这更让刀郎与其他人有了区分,这也有助于大家去理解刀郎的另一张新专辑《如是我闻》。然而,我要说点我的担心,刀郎会走多远?由悲悯开启的道路深不见底,走着走着便是空和忘,《志贞》里有一句我觉得不好的歌词“错过了彼此的花期”,过于口水,但再看这句歌词,我的不满变成了欣慰,这样的歌词表明刀郎依然被此岸的烟火牵绊,我们应该不会失去那个绝无仅有的刀郎和他未来的作品。
7, 《弹词话本》词曲两项的表现堪称无与伦比,主要体现在开创性和诗学特征两方面,这足以让《弹词话本》的每一首歌曲都值得各用一篇论文来论述。《弹词话本》歌词已然完全进入到了现代诗歌范畴,生生将乐坛的歌词创作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上一次我被歌词诗学特征感动还是斯汀的“一块石头从耶路撒冷飞来 我踏着明月的清辉独行”、“当肉体与钢铁交融鲜血涌出 在夜晚的夕阳照耀下逐渐干涸”,而这一次刀郎的“那一场看似完美的酒局 是一支更漏的笔”则让我泪湿衣襟。
《还魂伞》是我听的第一首《弹词话本》里的歌曲,网络上偶然看到的,我并不知道刀郎出了新专辑,看到歌名有点意外,这个杂草丛生的领域都是些虚假矫情的廉价东西,刀郎怎么卷进江南风里了?没抱什么太大希望打开听了,“为何这些女子尽是艳妆娇俏的打扮看她门环挂着牡丹 不辞上等人的身段”,第一句入耳,便是一愣,隐约觉得不一般,听完最后一句“芳徽也难渡”,整个人的感觉是难以置信,我们的作品终于可以诚实而又准确地看待我们的过去了?喜悦之情油然而生,当即搜了一下,才知道刀郎出了新专辑《弹词话本》,共有十首歌,只是当时没想到,我们将要迎来的,是多么伟大的一张专辑。
《志贞》里的“失去的半生在怀中尚年幼”已属当今诗坛的一流诗句;而整首《西米巷》、《梨花落》可进中国当代诗歌最佳作品之列;《瓜州渡》的观看角度和呈现方式充满了悲悯之情及宽恕之心;《画船记》糅合了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借喻、隐喻的使用虽没有《梨花落》那么淋漓尽致,但恰到好处,整体与局部、事实与阐释的处理极具感染力而又令人信服;《珍珠塔》仅凭一句“不是荣华进了门做不得诚实的读书人”,通透之境便一目了然,随后的“每一场消解理想的胜利 都写满了功名的忠诚”更是刨向了精神内核,既站在史实原点,又兼具历史纵深,还丰满了开头“睡在绣榻的富贵乡里那冷言冷语声”的感性描述;《对岸阿姐》是整张专辑里给我带来最复杂与心碎感受的作品,这个疑似雏妓买卖的故事,刀郎竭尽全力用最大的良善和怜悯讲述着,无法更改的现实中,未知的命运中,把美好和黑暗都唱给她听是不是最合理的做法?但要唱得委婉、隐晦,要唱那些她喜欢和美丽的事物,要有那些邪恶但她现在还听不懂的词汇,要她尽可能看到歌者眼中的泪水,可她依然懵懂,于是那无尽的忧伤就留给刀郎和我们听歌的人吧,我们愿意代你忧伤,小姑娘。
由于《弹词话本》歌词过于强大,在初听专辑的时候,旋律的价值受到了影响,除了强烈的传统风格让人觉得不像刀郎之外,有惊喜但也很平淡的感受会持续一段时间,那被遮蔽的精妙和创新需要时间一点一点显现出来,而最后人们会完全折服于《弹词话本》旋律的精彩绝伦,《弹词话本》的耐听就是这样实现了,让喜欢它的人欲罢不能,而事实上《弹词话本》的词与曲是不可分割的,尽管歌词可作为独立的诗歌作品,但只有把词放在旋律中,作品的效果才是最大的。《弹词话本》旋律的最大特征是变化多端和丰富的细节,最初旋律平淡的印象被击破,这些过于多端的变化和过于丰富的细节让它的耐听度和艺术魅力愈久弥香,以至于造成《弹词话本》的传唱成为了难题。这是了不起的贡献,因为它的艺术遗产来自于传统唱腔,包括旋律、乐器、唱法,而传统唱腔的繁复变化并不为现在的人认可和喜爱,刀郎旧瓶装新酒,鬼斧神工般复活并改造了传统艺术遗产,让现在的人心悦诚服地接受。《梨花落》里,“梨花落杏花开 烟雨里人流滚滚不见白马来”之后那十几秒的苏笛solo,我从来没有想过笛子还能这么好听。《瓜州渡》令人惊叹的一气呵成,离不开琵琶这个引路灯。好几首歌里都有大量假声、转音的应用,既因内容而恰如其分,又因不同时空、不同场景必须要建立起的疏离感而显得顺理成章。如诉如泣的《鸳鸯枕》,看上去平淡无奇的“谁在江南唱着江北的歌他是夜半归家的人”你几十遍都唱不准,那短短几小节音符暗藏着的变化,让人痴迷。《弹词话本》旋律的魅力无人能够抵挡,它的价值与歌词旗鼓相当。真的不可思议,这么多词曲绝配的作品刀郎是怎么创作出来的?!


  • 草丝之心
  • 吧主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6,除了尊重、谦卑、才华、能力之外,《弹词话本》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悲悯之心。它不露痕迹,却又处处散发,它渗透于整张唱片的里里外外,它不居高临下,它不指手画脚,它不批判指责,它不隔靴搔痒,它是接近神 性的观看,它是某种护 佑,它让本该柔软的不必变得坚硬,它以气质的方式呈现,它关照着故人和我们。听《弹词话本》的时候,我想起了两个人,一个是美国作家雷蒙德·钱德勒,他是侦探小说作家,入了文学史,是唯一一个靠通俗小说被写进文学史的作家,如果有音乐史的话,刀郎应该以流行音乐家的身份进入音乐史。我想起的另一个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个高不可攀的大师,这个黑泽明一生最崇拜的偶像,这个纪德口中“读陀思妥耶夫斯基是终生大事”的伟大作家,悲悯之情是他作品的显著特征,他把人类的苦难、罪恶、救赎都抱在了怀里,以悲悯包之容之,正是想到了陀翁,我才意识到《弹词话本》里那弥漫的是悲悯气质,这很了不起,这更让刀郎与其他人有了区分,这也有助于大家去理解刀郎的另一张新专辑《如是我闻》。然而,我要说点我的担心,刀郎会走多远?由悲悯开启的道路深不见底,走着走着便是空和忘,《志贞》里有一句我觉得不好的歌词“错过了彼此的花期”,过于口水,但再看这句歌词,我的不满变成了欣慰,这样的歌词表明刀郎依然被此岸的烟火牵绊,我们应该不会失去那个绝无仅有的刀郎和他未来的作品。


  • 草丝之心
  • 吧主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7, 《弹词话本》词曲两项的表现堪称无与伦比,主要体现在开创性和诗学特征两方面,这足以让《弹词话本》的每一首歌曲都值得各用一篇论文来论述。《弹词话本》歌词已然完全进入到了现代诗歌范畴,生生将乐坛的歌词创作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上一次我被歌词诗学特征感动还是斯汀的“一块石头从耶路撒冷飞来 我踏着明月的清辉独行”、“当肉体与钢铁交融鲜血涌出 在夜晚的夕阳照耀下逐渐干涸”,而这一次刀郎的“那一场看似完美的酒局 是一支更漏的笔”则让我泪湿衣襟。
《还魂伞》是我听的第一首《弹词话本》里的歌曲,网络上偶然看到的,我并不知道刀郎出了新专辑,看到歌名有点意外,这个杂草丛生的领域都是些虚假矫情的廉价东西,刀郎怎么卷进江南风里了?没抱什么太大希望打开听了,“为何这些女子尽是艳妆娇俏的打扮看她门环挂着牡丹 不辞上等人的身段”,第一句入耳,便是一愣,隐约觉得不一般,听完最后一句“芳徽也难渡”,整个人的感觉是难以置信,我们的作品终于可以诚实而又准确地看待我们的过去了?喜悦之情油然而生,当即搜了一下,才知道刀郎出了新专辑《弹词话本》,共有十首歌,只是当时没想到,我们将要迎来的,是多么伟大的一张专辑。
《志贞》里的“失去的半生在怀中尚年幼”已属当今诗坛的一流诗句;而整首《西米巷》、《梨花落》可进中国当代诗歌最佳作品之列;《瓜州渡》的观看角度和呈现方式充满了悲悯之情及宽恕之心;《画船记》糅合了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借喻、隐喻的使用虽没有《梨花落》那么淋漓尽致,但恰到好处,整体与局部、事实与阐释的处理极具感染力而又令人信服;《珍珠塔》仅凭一句“不是荣华进了门做不得诚实的读书人”,通透之境便一目了然,随后的“每一场消解理想的胜利 都写满了功名的忠诚”更是刨向了精神内核,既站在史实原点,又兼具历史纵深,还丰满了开头“睡在绣榻的富贵乡里那冷言冷语声”的感性描述;《对岸阿姐》是整张专辑里给我带来最复杂与心碎感受的作品,这个疑似雏 妓买卖的故事,刀郎竭尽全力用最大的良善和怜悯讲述着,无法更改的现实中,未知的命运中,把美好和黑暗都唱给她听是不是最合理的做法?但要唱得委婉、隐晦,要唱那些她喜欢和美丽的事物,要有那些邪恶但她现在还听不懂的词汇,要她尽可能看到歌者眼中的泪水,可她依然懵懂,于是那无尽的忧伤就留给刀郎和我们听歌的人吧,我们愿意代你忧伤,小姑娘。


2025-05-15 22:21:37
广告
  • 草丝之心
  • 吧主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由于《弹词话本》歌词过于强大,在初听专辑的时候,旋律的价值受到了影响,除了强烈的传统风格让人觉得不像刀郎之外,有惊喜但也很平淡的感受会持续一段时间,那被遮蔽的精妙和创新需要时间一点一点显现出来,而最后人们会完全折服于《弹词话本》旋律的精彩绝伦,《弹词话本》的耐听就是这样实现了,让喜欢它的人欲罢不能,而事实上《弹词话本》的词与曲是不可分割的,尽管歌词可作为独立的诗歌作品,但只有把词放在旋律中,作品的效果才是最大的。《弹词话本》旋律的最大特征是变化多端和丰富的细节,最初旋律平淡的印象被击破,这些过于多端的变化和过于丰富的细节让它的耐听度和艺术魅力愈久弥香,以至于造成《弹词话本》的传唱成为了难题。这是了不起的贡献,因为它的艺术遗产来自于传统唱腔,包括旋律、乐器、唱法,而传统唱腔的繁复变化并不为现在的人认可和喜爱,刀郎旧瓶装新酒,鬼斧神工般复活并改造了传统艺术遗产,让现在的人心悦诚服地接受。《梨花落》里,“梨花落杏花开 烟雨里人流滚滚不见白马来”之后那十几秒的苏笛solo,我从来没有想过笛子还能这么好听。《瓜州渡》令人惊叹的一气呵成,离不开琵琶这个引路灯。好几首歌里都有大量假声、转音的应用,既因内容而恰如其分,又因不同时空、不同场景必须要建立起的疏离感而显得顺理成章。如诉如泣的《鸳鸯枕》,看上去平淡无奇的“谁在江南唱着江北的歌他是夜半归家的人”你几十遍都唱不准,那短短几小节音符暗藏着的变化,让人痴迷。《弹词话本》旋律的魅力无人能够抵挡,它的价值与歌词旗鼓相当。真的不可思议,这么多词曲绝配的作品刀郎是怎么创作出来的?!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 2 下一页 尾页
  • 29回复贴,共2页
  • ,跳到 页  
<<返回刀吧经典整理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