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手机明明没有响,但是耳边总是时不时地响起铃声,掏出手机却发现没有任何信息?过一会又听到了铃声,可是拿出手机发现还是没有人联系自己?
人们用手机工作、生活、联系感情,感觉手机与我们“捆绑”在一起,成为生活的必须品,是不是都要拿出手机看一看,虽然没有什么事,但是就是想要拿出来。郑州市精神病防治医院李平安主任表示:这是过分依赖手机形成的一种“强迫症”,是心里超压发出的信号。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1fb11a5706dfa9ecfd2e561f52d1f754/25d296fbe6cd7b89733342c8182442a7d8330e71.jpg?tbpicau=2025-02-23-05_ce6281890d2bbe62dd985dfaac53f6fe)
2020年年底的时候有一位患者来到李平安主任的诊室,进来就说:医生你看看我是不是有病啊?患者自述说:有好长一段时间,明明听到包里的手机响,拿出来一看,屏幕上什么提示都没有。过一会儿,还是会听到手机铃声...
在问诊过程中,这位患者就有好几次说你看医生,我手机响了,但手机没响。患者说自己平常几乎手机不离手,每隔几分钟就要看一眼手机是否有来电或微信,担心错过重要的电话和信息。吃饭的时候也是把手机放到台面上,吃上几口就要看手机。更夸张的是,有时候特意把手机放到房间的某个位置,还是能随时听到手机响声,听到手机来电同时会异常紧张,心跳加速,手心出汗。即便是换了新铃声,却还能经常听到旧的手机铃声。患者的精神状态不是很好,纠结困扰到不行。李平安主任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判断患者可能患上了“手机幻听症”。
“手机幻听”其实并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心理现象。如果症状轻微,不会对工作和生活造成多大影响,但若是症状严重,就会产生较大危害。比如精神高度紧张,影响生活质量,影响睡眠,甚至危害健康。类似这种症状发生几率较大的群体还包括职场人士。与“手机幻听”相似的是“QQ幻听”。这些症状困扰着一半以上的职场人。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773d6856c32a283443a636036bb4c92e/09cc2519367adab45d8963089cd4b31c8601e473.jpg?tbpicau=2025-02-23-05_a63ba9d1dc2c54a5d88315f9ab693181)
为什么会有很多人被“手机幻听”困扰,这跟压力有很大的关系,与社会关系、家庭压力、工作压力以及工作的岗位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对于职场人,比如从事销售、咨询等工作来说,业绩的高低、好坏,直接与“铃声”挂钩。有铃声,就意味着有客户,有生意;有铃声,就表示有领导的时刻关注。相反,如果手机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心理压力逐渐变大。因此,就会形成强烈的心理暗示并导致幻听。
还有就是人际关系中的压力,在社会交往中,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被别人关注、被认可,即便没有身边朋友遍天下的盛景,最起码也要三天两头有朋友请喝茶、约个饭。久而久之,这种心理压力也会导致“手机幻听症”的发生。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304e997c22fae6cd0cb4ab693fb20f9e/adb597a95edf8db16c76042f1e23dd54574e747c.jpg?tbpicau=2025-02-23-05_51ad5ece9aa7506df1ebefd9651f26aa)
郑州市精神病防治医院李主任说:这些症状的源头就是个人太过于敏感。生活中还有许多因为过于敏感而导致的焦虑泛化现象。比如说总是在意别人的脸色,总是在乎别人的想法,总是想东想西乱猜忌,总是患得患失不自信等。
对于大多数轻度“手机幻听”的人而言,可以做一些适当的调节。可根据自己的个性改变工作性质,调整生活节奏,使自己得到放松;或者尝试通过经常更换手机铃声,采用一些相对舒缓和轻松的乐曲,以转移注意力,放松身心,起到心理减压的作用;有条件的还可以短期休假,让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和休息,调整好生活工作状态。如果出现持续、严重的幻觉,可能就是已发展为“强迫症”,真正严重的“幻听”属于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之一,应主动求医,详细检查,对症治疗。
人们用手机工作、生活、联系感情,感觉手机与我们“捆绑”在一起,成为生活的必须品,是不是都要拿出手机看一看,虽然没有什么事,但是就是想要拿出来。郑州市精神病防治医院李平安主任表示:这是过分依赖手机形成的一种“强迫症”,是心里超压发出的信号。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1fb11a5706dfa9ecfd2e561f52d1f754/25d296fbe6cd7b89733342c8182442a7d8330e71.jpg?tbpicau=2025-02-23-05_ce6281890d2bbe62dd985dfaac53f6fe)
2020年年底的时候有一位患者来到李平安主任的诊室,进来就说:医生你看看我是不是有病啊?患者自述说:有好长一段时间,明明听到包里的手机响,拿出来一看,屏幕上什么提示都没有。过一会儿,还是会听到手机铃声...
在问诊过程中,这位患者就有好几次说你看医生,我手机响了,但手机没响。患者说自己平常几乎手机不离手,每隔几分钟就要看一眼手机是否有来电或微信,担心错过重要的电话和信息。吃饭的时候也是把手机放到台面上,吃上几口就要看手机。更夸张的是,有时候特意把手机放到房间的某个位置,还是能随时听到手机响声,听到手机来电同时会异常紧张,心跳加速,手心出汗。即便是换了新铃声,却还能经常听到旧的手机铃声。患者的精神状态不是很好,纠结困扰到不行。李平安主任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判断患者可能患上了“手机幻听症”。
“手机幻听”其实并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心理现象。如果症状轻微,不会对工作和生活造成多大影响,但若是症状严重,就会产生较大危害。比如精神高度紧张,影响生活质量,影响睡眠,甚至危害健康。类似这种症状发生几率较大的群体还包括职场人士。与“手机幻听”相似的是“QQ幻听”。这些症状困扰着一半以上的职场人。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773d6856c32a283443a636036bb4c92e/09cc2519367adab45d8963089cd4b31c8601e473.jpg?tbpicau=2025-02-23-05_a63ba9d1dc2c54a5d88315f9ab693181)
为什么会有很多人被“手机幻听”困扰,这跟压力有很大的关系,与社会关系、家庭压力、工作压力以及工作的岗位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对于职场人,比如从事销售、咨询等工作来说,业绩的高低、好坏,直接与“铃声”挂钩。有铃声,就意味着有客户,有生意;有铃声,就表示有领导的时刻关注。相反,如果手机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心理压力逐渐变大。因此,就会形成强烈的心理暗示并导致幻听。
还有就是人际关系中的压力,在社会交往中,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被别人关注、被认可,即便没有身边朋友遍天下的盛景,最起码也要三天两头有朋友请喝茶、约个饭。久而久之,这种心理压力也会导致“手机幻听症”的发生。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304e997c22fae6cd0cb4ab693fb20f9e/adb597a95edf8db16c76042f1e23dd54574e747c.jpg?tbpicau=2025-02-23-05_51ad5ece9aa7506df1ebefd9651f26aa)
郑州市精神病防治医院李主任说:这些症状的源头就是个人太过于敏感。生活中还有许多因为过于敏感而导致的焦虑泛化现象。比如说总是在意别人的脸色,总是在乎别人的想法,总是想东想西乱猜忌,总是患得患失不自信等。
对于大多数轻度“手机幻听”的人而言,可以做一些适当的调节。可根据自己的个性改变工作性质,调整生活节奏,使自己得到放松;或者尝试通过经常更换手机铃声,采用一些相对舒缓和轻松的乐曲,以转移注意力,放松身心,起到心理减压的作用;有条件的还可以短期休假,让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和休息,调整好生活工作状态。如果出现持续、严重的幻觉,可能就是已发展为“强迫症”,真正严重的“幻听”属于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之一,应主动求医,详细检查,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