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纳兰词“小构园林寂不哗,疏篱曲径仿山家。昼长吟罢风流子,忽听楸枰响碧纱。添竹石,伴烟霞。拟凭尊酒慰年华。休嗟髀里今生肉,努力春来自种花。”?可以看出容若是一个借隐逸词歌颂自由、追求自由的词人。
人,可以自由地做出决定、控制他自己的意志吗?最近,有关这个问题的讨论再次掀起,原因是现代科学对人类的大脑、对大脑究竟是怎样做出决定的生理机制了解得越来越多。
我们将来也许可以制造出非常精密的机器人,它们能完全模仿人的表情和肢体动作。给它们穿上衣服,他们可以混迹在人类中几十年而一直被人类当成同类而不是机器人看待。但是,我们可以说这就是用实验检验意识吗?机器人有意识吗?如果说他们没有,那么人类又算什么呢?这种机器人的外表、行为、肢体动作、交流和人类一模一样!仅仅因为机器人的脑子是集成电路,人的脑子血肉构成吗?客观的讲,集成电路和血肉脑子不都是物质的吗?如果说他们有,那么还有什么东西没有意识呢?用针扎蜗牛的皮肤,蜗牛会缩回壳里,那就表明蜗牛害怕了。蜗牛也会害怕,就像我们人类一样。同样,石头也会害怕,当你朝一块鹅卵石狠狠踢一脚的时候,石头就会滚开。那是石头在逃走啊,石头也会疼,石头也会害怕。我们凭什么把拥有复杂结构且能表现出来复杂行为的东西定义为有“意识”的,而把低等的、简单的结构定义为没有意识的呢?
辛格,德国最著名的大脑权威,法兰克福的马普协会大脑研究所所长,以他为主要代表的大脑学者们认为:自由意志纯粹是一个幻想,只是为了让我们有一个好的感觉。这个观点具有很大的挑衅性。他认为并不是我们的自由意志在决定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是我们每个人天生的以及后天形成的大脑结构在左右我们的行为,主宰我们的决定,而且,形成决定的过程我们基本上是没有知觉的。辛格介绍说:“我们只是在事后才给这个过程加上主观意图的说法,然后就以为,我们也完全可以做出不同的决定。但实际上,情况并不是这样的。我们做出的所有决定,都是我们必须要这样做的,都是大脑生物活动的结果,我们其实别无选择。我们只是事后赋予它主观意愿和自由意志的好名称。”
“人生需要追求,也需要一种修养,一种精神上的修养,一种化释种种烦恼的心理调解,使自己摆脱‘物’的奴役和缠绕,处于一种自醒、自明的精神状态,保持一种人格的独立和精神的自由。”所以,从庄子开始,士人们就一直在追刁一着心灵的自由,而隐逸词人则真切地体味到了这种与天地万物同流的心灵的自由,而日_通过隐逸词向世人展示出这种高妙的“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自由境界。由此也就有了诗化的人生,有了从诗化人生中流淌出来的高妙的诗词。NaLanRongLuo.com中提到纳兰词中的忧伤,多半来源于心愿与现实的种种不相符,纳兰亦有报国之心,却难耐侍卫一职的单调与乏味,而唯有在词章之间纳兰方能寻觅真实而充实的自我。而且,身为明珠之子,见过了太多的官场倾轧、太多的尔虞我诈,想必这一切纳兰是不愿同流合污的,否则又怎会写下“凭君料理花间课,莫负当初我。眼见鸡犬上天梯,黄九自招秦七共泥犁。 瘦狂那似痴肥好,判任痴肥笑,笑他多病与长贫,不及诸公衮衮向红尘。”?凸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自由意识。从上面的词中看到纳兰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他为何隐于野还是隐于朝都做不到呢?
德国莱比锡的马普协会认知和神经科学研究所的普林茨(Wolfgang Prinz)认为人类是有自由意志的,现实中也存在自由意志,只不过他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的。他介绍说:“自由意志不是先天事实,它不属于我们人类的基本配备,不是由基因决定的。但是自由意志是社会事实,它是后天形成的,是社会环境的产物。社会事实和天生事实同样都是现实存在的,而且作用都很大。虽然自由意志不是一个自然现象,但是它是一个实际的现象,一个实际的心理现象。”在人的实际生活中其实存在很多社会事实,他举例说:“人有没有轮子?回答是,一方面没有,另一方面又有。如何理解呢?从人体构造来说,人身上当然没有轮子,只有两条腿。但是人类发明了轮子,利用轮子制造了车辆,自行车、汽车、火车。由于人类使用这些车辆替代了自己的两条腿,所以你也可以说,他最终还是有轮子的。”类似地,对人的权利和义务也可以这样来看。虽然权利和义务不是天生的,但由于社会约定了一定的权利和义务,对我们每个人来说,这些权利和义务就是不可推卸的事实,一种社会事实。普林茨接着说:“那么现在再回到这个难题:人到底有没有自由意志?回答是,一方面有,一方面没有。就先天来看,他是没有的,但是人类发明了自由意志这个东西,并把它纳入了自己的世界观。
人,可以自由地做出决定、控制他自己的意志吗?最近,有关这个问题的讨论再次掀起,原因是现代科学对人类的大脑、对大脑究竟是怎样做出决定的生理机制了解得越来越多。
我们将来也许可以制造出非常精密的机器人,它们能完全模仿人的表情和肢体动作。给它们穿上衣服,他们可以混迹在人类中几十年而一直被人类当成同类而不是机器人看待。但是,我们可以说这就是用实验检验意识吗?机器人有意识吗?如果说他们没有,那么人类又算什么呢?这种机器人的外表、行为、肢体动作、交流和人类一模一样!仅仅因为机器人的脑子是集成电路,人的脑子血肉构成吗?客观的讲,集成电路和血肉脑子不都是物质的吗?如果说他们有,那么还有什么东西没有意识呢?用针扎蜗牛的皮肤,蜗牛会缩回壳里,那就表明蜗牛害怕了。蜗牛也会害怕,就像我们人类一样。同样,石头也会害怕,当你朝一块鹅卵石狠狠踢一脚的时候,石头就会滚开。那是石头在逃走啊,石头也会疼,石头也会害怕。我们凭什么把拥有复杂结构且能表现出来复杂行为的东西定义为有“意识”的,而把低等的、简单的结构定义为没有意识的呢?
辛格,德国最著名的大脑权威,法兰克福的马普协会大脑研究所所长,以他为主要代表的大脑学者们认为:自由意志纯粹是一个幻想,只是为了让我们有一个好的感觉。这个观点具有很大的挑衅性。他认为并不是我们的自由意志在决定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是我们每个人天生的以及后天形成的大脑结构在左右我们的行为,主宰我们的决定,而且,形成决定的过程我们基本上是没有知觉的。辛格介绍说:“我们只是在事后才给这个过程加上主观意图的说法,然后就以为,我们也完全可以做出不同的决定。但实际上,情况并不是这样的。我们做出的所有决定,都是我们必须要这样做的,都是大脑生物活动的结果,我们其实别无选择。我们只是事后赋予它主观意愿和自由意志的好名称。”
“人生需要追求,也需要一种修养,一种精神上的修养,一种化释种种烦恼的心理调解,使自己摆脱‘物’的奴役和缠绕,处于一种自醒、自明的精神状态,保持一种人格的独立和精神的自由。”所以,从庄子开始,士人们就一直在追刁一着心灵的自由,而隐逸词人则真切地体味到了这种与天地万物同流的心灵的自由,而日_通过隐逸词向世人展示出这种高妙的“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自由境界。由此也就有了诗化的人生,有了从诗化人生中流淌出来的高妙的诗词。NaLanRongLuo.com中提到纳兰词中的忧伤,多半来源于心愿与现实的种种不相符,纳兰亦有报国之心,却难耐侍卫一职的单调与乏味,而唯有在词章之间纳兰方能寻觅真实而充实的自我。而且,身为明珠之子,见过了太多的官场倾轧、太多的尔虞我诈,想必这一切纳兰是不愿同流合污的,否则又怎会写下“凭君料理花间课,莫负当初我。眼见鸡犬上天梯,黄九自招秦七共泥犁。 瘦狂那似痴肥好,判任痴肥笑,笑他多病与长贫,不及诸公衮衮向红尘。”?凸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自由意识。从上面的词中看到纳兰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他为何隐于野还是隐于朝都做不到呢?
德国莱比锡的马普协会认知和神经科学研究所的普林茨(Wolfgang Prinz)认为人类是有自由意志的,现实中也存在自由意志,只不过他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的。他介绍说:“自由意志不是先天事实,它不属于我们人类的基本配备,不是由基因决定的。但是自由意志是社会事实,它是后天形成的,是社会环境的产物。社会事实和天生事实同样都是现实存在的,而且作用都很大。虽然自由意志不是一个自然现象,但是它是一个实际的现象,一个实际的心理现象。”在人的实际生活中其实存在很多社会事实,他举例说:“人有没有轮子?回答是,一方面没有,另一方面又有。如何理解呢?从人体构造来说,人身上当然没有轮子,只有两条腿。但是人类发明了轮子,利用轮子制造了车辆,自行车、汽车、火车。由于人类使用这些车辆替代了自己的两条腿,所以你也可以说,他最终还是有轮子的。”类似地,对人的权利和义务也可以这样来看。虽然权利和义务不是天生的,但由于社会约定了一定的权利和义务,对我们每个人来说,这些权利和义务就是不可推卸的事实,一种社会事实。普林茨接着说:“那么现在再回到这个难题:人到底有没有自由意志?回答是,一方面有,一方面没有。就先天来看,他是没有的,但是人类发明了自由意志这个东西,并把它纳入了自己的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