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鬼吧 关注:14贴子:450
  • 3回复贴,共1

“癸酉本”《石头记》辨伪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02-26 20:39回复
    掌上珊瑚巨蟹、落霞假山、行者秒瑞. . . 被楼主禁言,将不能再进行回复
    摘要: 近年,一个带朱批、号称“癸酉本”《石头记》的抄本随着《旧时真本横空出世 红学大厦轰然坍塌?》的帖
    子在网上流传,有论者据此判断《红楼梦》原作者是吴梅村。论者为证明《石头记》的最初创作不在乾隆年间而是
    更早,还抬出《何必西厢》为佐证,因该书有“雍正甲寅仲夏桐峰外史谨序”字样,且书中出现有《红楼梦》书名。实
    际上,这些“证据”是不靠谱的。对相关“证据”进行考辨,所谓“癸酉本”《石头记》后二十八回,不过是现代人在吸
    取脂评、探佚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作者想象而撰制的补佚类续书。
    关键词:“癸酉本”; 情节荒诞; 现代续书; 《何必西厢》; 吴梅村; 著作权
    作者简介: 赵建忠,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02-26 20:40
    回复
      2025-05-13 02:43:17
      广告
      上房去后,黛玉走来,见宝玉不在房中,因翻弄案上书看,可巧翻出昨儿的《庄子》来。看至所续之处,不
      觉又气又笑,不禁也提笔续书一绝云: “无端弄笔是何人? 作践南华庄子因。不悔自己无见识,却将丑
      语怪他人。”《庄子因》是林云铭( 1628 ~ 1697) 于康熙二十七年( 1688) 编撰的一部注解《庄子》的名著,
      而吴梅村( 1609 年 6 月 21 日 ~ 1672 年 1 月 23 日) 早在康熙十年底就已去世,那时《庄子因》还没成书。
      证据二在第五十三回,宁府西边另一个院子的黑油栅栏内五间大门上悬一块匾,写着“贾氏宗祠”四个
      字,旁书“衍圣公孔继宗书”。孔继宗虽是虚构的人物,但孔氏族谱的继字辈是真实存在的,乃清朝皇帝
      所赐。雍正十三年( 1735) ,追赠孔继濩为第 69 代衍圣公[8]
      ,《红楼梦》成书时间也只能是该年之后。
      综上,所谓“癸酉本”《石头记》后二十八回,不过是现代人在吸取脂评、探佚学研究成果基础上,结
      合作者想象而撰制的现代补佚类续书。平心而论,这位“佚名”续作者对脂评、探佚还是下过一番功夫
      的,但“癸酉本”《石头记》后二十八回情节荒诞,以致被很多读者戏称为“鬼本”。当然这不是此处要讨
      论的重点,“癸酉本”《石头记》的发布者是想推翻新红学以来的近百年学术成果,这才是问题实质之所
      在,笔者也正是从这个角度去进行“癸酉本”《石头记》的辨伪。
      自20 世纪70 年代末戴不凡提出《红楼梦》的“原始作者”问题以来,关于这部伟大作品的“初创者”与“写
      定者”的讨论便一直没有停止过。[9]1 -60
      归纳起来,从《红楼梦》诞生至今,关于其作者,不外乎以下几种说法:
      1. 作者不详。代表性说法有早期的《红楼梦》甲辰抄本上梦觉主人序云“说梦者谁,或言彼,或言
      此”[7]28
      。对此,首次刊印《红楼梦》的程伟元也没有弄清楚,他在序言上只是说“作者相传不一,究未知
      出自何人”[7]31
      。此外,李放《八旗画录》云: “所著《红楼梦》小说,称古今第一。惜文献无征,不能详其
      为人。”[7]26
      这种情况固然是由于旧时代轻视小说的现象造成的,以至于作者根本不懂得也不重视自己
      的“著作权”而普遍虚化署名,但也与《红楼梦》这部小说存在“碍语”有关。
      2. 确定《红楼梦》的作者为曹雪芹。这种说法以胡适撰写的新红学奠基之作《红楼梦考证》为代
      表。尽管此前也有人提出过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说法,但未经详细论证,或者是道听途说的稗贩相
      传,而真正从文献出发,根据清代笔记、志书及其他史料爬梳剔抉,通过乾嘉学派式的严谨考证,得出作
      者为曹雪芹的结论,当自胡适始。
      3. 否定曹雪芹的著作权,猜测《红楼梦》的作者另有其人。从清至民初,关于《红楼梦》的作者,许
      多人做了多种猜测,如倪鸿《桐阴清话》云“京师某府西宾常州某孝廉手笔”[7]372
      ,也有人猜测作者为清
      词人纳兰性德,寿鹏飞《红楼梦本事辨证》确指是《四焉斋集》的作者曹一士。这些提法大多局限于索
      隐派诸家制造的混乱,其用意无非是为他们的学说张本,故其说法并没有多少可资征信的史料作为立
      论的基础,基本上属于无稽之谈,因此也没有引起世人太多的重视。
      4. 在《红楼梦》成书过程中最初有一个“原始作者”,曹雪芹只是在此基础上“披阅增删”而“写定”。
      清代裕瑞在《枣窗闲笔》中提出: “闻旧有《风月宝鉴》一书,又名《石头记》,不知为何人之笔。曹雪芹得
      之,以是书所传述者与其家之事迹略同,因借题发挥,将此部删改至五次,愈出愈奇。”[7]113
      现当代以来,
      也有不少持此论者,戴不凡即为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原始作者”说的提出,对于圆满解释《红楼梦》文
      本内部的复杂现象很有启发,但论证过于简单化,且过多地局限于某位“原始作者”的探究,给人以否定
      曹雪芹“著作权”的印象。
      据不完全统计,《红楼梦》作者“新说”候选人目前已逾百位①,提出者各持所据,莫衷一是。然而论
      证曹雪芹系《红楼梦》作者的结论已形成证据链,且引几条这方面的文献:
      清宗室文人永忠所作诗文稿本《延芬室集》内有《因墨香得观〈红楼梦〉小说吊雪芹三绝句》,其中
      ①这百多位《红楼梦》作者“新说”,除个别研究者出版过专著、在学术刊物上发出文章或观点披露报端外,大部分见
      于网络。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1-02-26 20:40
      回复
        一首这样写道:
        传神文笔足千秋,不是情人不泪流。
        可恨同时不相识,几回掩卷哭曹侯。[7]10
        永忠诗作于乾隆三十三年( 1768) ,距曹雪芹去世未远,可算“同时”之人。《延芬室集》中有《四松
        堂集序》一篇,《四松堂集》中亦有《延芬室观画册,主人翌日有西山之游二首》及墨翁叔之名,可知永
        忠、墨香、敦诚、敦敏皆为亲友,其所记曹雪芹亦当实有其人,非“抄写勤”[10]352
        谐音或子虚乌有也。
        再看明义诗集《绿烟琐窗集》20 首题红诗小序:
        曹子雪芹,出所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盖其先人为江宁织府,其所谓大观园
        者,即今之随园故址。惜其书未传,世鲜知者,余见其钞本焉。[7]11
        明义约生于乾隆八年( 1743) ,卒于嘉庆八年( 1803) 以后,《绿烟琐窗集》是红学最早的文献之一,
        其成书之际曹雪芹很可能尚在世。敦敏有七律诗题为《芹圃曹君( 霑) 别来已一载余矣。偶过明君琳养
        石轩,隔院闻高谈声,疑是曹君,急就相访,惊喜意外,因呼酒话旧事,感成长句》,可知明琳是曹雪芹的
        朋友圈子中人,而明琳是明义的堂兄,据此推考曹雪芹与明义熟识的机会很大,才可能在世人很少知道
        《红楼梦》的情况下先见其抄本。
        此外还有来自《红楼梦》早期抄本中的内证,脂批就直接指明了曹雪芹就是该书作者。针对第一回
        正文中“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这句话,甲戌本有如下批语:
        若云雪芹披阅增删,然后开卷至此这一篇楔子又系谁撰? 足见作者之笔狡猾之甚。
        后文如此处者不少。这正是作者用画家烟云模糊处,观者万不可被作者瞒弊( 蔽) 了去,方是
        巨眼。[11]16
        脂批还多次提及《红楼梦》取材于曹家史实,亦可作旁证。由于脂批中透露了批者与作者及其家族
        的关系异常密切,同时熟知并部分参与了《红楼梦》的创作,因此可以说脂批是曹雪芹作为《红楼梦》作
        者的最直接证据。
        那些欲剥夺曹雪芹著作权的论者若想立新说,永忠、明义、脂批等文字就是最难逾越的障碍。应该
        说,相对其他百多位“新说”候选作者而言,将《红楼梦》的著作权判归给曹雪芹,是争论最少因而也能
        为诸方所接受的一个比较靠谱的结论。
        参考文献:
        [1] 曹雪芹. 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M]. 何莉莉,王晓丰,整理. 影印本. 北京: 线装书局,2015.
        [2] 旧时真本红楼梦横空出世,红学大厦轰然坍塌? [EB/OL]. [2019 - 10 - 16]. https: / /www. sohu. com /a /
        215173395_167342.
        [3] 癸酉本[EB/OL].[2019 - 10 - 16]. https: / /baike. so. com/doc /23750850 - 24306787. html.
        [4] 无名氏. 何必西厢[M]. 线装本.
        [5] 一粟. 红楼梦书录[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6] 文康. 儿女英雄传[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7] 一粟. 红楼梦资料汇编[M]. 北京: 中华书局,2004.
        [8] 任晓辉. 衍圣公与红楼梦的成书时间[J]. 红楼梦学刊,2019( 2) : 130 - 132.
        [9] 《北方论丛》编辑部. 红楼梦著作权论争集[M]. 太原: 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
        [10] 杜世杰. 红楼梦考释[M]. 北京: 中国文学出版社,1997.
        [11] 曹雪芹.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M]. 甲戌本.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 责任编辑 范富安)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1-02-26 20: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