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圆通寺
位于东缉虎营与东后小河巷之间。明初为晋藩方山王美垣府佛堂。寺坐北朝南,现存大殿、过殿及偏殿10余间,占地面积273平方米。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悬山顶,琉璃剪边。过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硬山顶。圆通寺是明、清之际太原盛极一时的佛教庙宇。是市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http://img94.pp.sohu.com/images/blog/2006/10/4/21/17/10ea727f94e.jpg
文殊寺
文殊寺是明清建筑,位于城坊东街和东仓巷间,现存建筑为清代所建。原为四重院落的寺院,由山门(大门)、二进门、三进门、文殊过殿、大殿及东西厢房组成,面积近万平方米。现仅存大门(局部)、二进门、文殊过殿和5棵古槐树。是市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http://img94.pp.sohu.com/images/blog/2006/10/4/21/17/10ea728b249.jpg
普光寺
位于西缉虎营。始建于东汉建安年间,现存为明清建筑。寺坐北朝南,二进院落,有过殿、大殿及西厢房共13间,占地面积约1000余平方米。是市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http://img93.pp.sohu.com/images/blog/2006/10/4/21/20/10ea72b2095.jpg
泰山庙
位于钟楼街二市场中段。建造年代不详。最早建于钟楼街路南,后迁至路北。因年久失修,于1942年(民国31年)移至钟楼街街公所(街公所建于1918年,有碑记为证)。庙为左右进四合院,有殿宇26间,占地面积395平方米。主建筑为木结构二层楼,面阔均为五间,硬山顶楼阁建筑,出檐有廊,存民国年间石碑一通。其它为砖木混合结构。此庙址现为柳巷街道办事处。是市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http://img93.pp.sohu.com/images/blog/2006/10/4/21/23/10ea72d7d6a.jpg
南肖墙关帝庙
位于杏花岭区南肖墙街88号。现存建筑为清代手法。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存过殿、正殿、厢房及东、西偏院等建筑。正殿为二层单檐歇山顶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有廊。东偏院正殿面阔五间,硬山顶勾连搭卷棚顶前廊三间。是市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http://img93.pp.sohu.com/images/blog/2006/10/4/21/24/10ea72e7e78.jpg
浙江会馆
位于南肖墙关帝庙东偏院之东,民国时期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建筑面积135平方米,歇山顶,周围廊,廊柱间有雀替,保存基本完整。是市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http://img93.pp.sohu.com/images/blog/2006/10/4/21/25/10ea72f55d7.jpg
太原县会馆
位于奶生堂中段路东,是太原县驻太原市的会馆,为一二层小楼,建筑很有特色。是市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http://img93.pp.sohu.com/images/blog/2006/10/4/21/26/10ea7308a5a.jpg
新民街东花园
位于新民北街省军区招待所内,又称阎公馆。民国十七年(1928年)前后所建。大门后正中是大影壁,东侧通过月亮门可进入花园,西侧是一牌坊式仪门,过门即入宅院,宅院一连三进主院,大厅均为卷棚顶,面阔五间,东西两侧不设厢房,全为半壁长廊,三进主院的两侧均设偏院,偏院房屋均三间,也不设厢房。主院、偏院及长廊建筑均雕饰彩绘,金碧辉煌,是一座典型的大型传统宅院,现保存完好。是市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http://img93.pp.sohu.com/images/blog/2006/10/4/21/28/10ea731fc72.jpg
布政司旧址位于府东街89号山西省政府宿舍院内。建于明朝初年,1502年(明弘治十五年)修葺,1674年(清康熙十三年)重修。坐北朝南,是以大堂、二堂、三堂为主体的衙门式建筑。据传是明代名妓苏三(艺名玉堂春)三堂会审的地方。大堂宽25米,进深12米,悬山顶,筒瓦,九檐梁架,木式建筑。堂以减柱法营造,堂面宽敞。原在堂上悬挂1704年(康熙四十三年)御书“龙飞”、“风云恩”匾额2块。御赐“福”字圆匾,大堂前轩悬挂。1724年(雍正二年)堂后明间亦辟门,出后门有过廊五间与二堂相连。二堂为清代建筑,东西各有耳房三间,西侧有书斋,匾曰“公余自省”。其后即为三堂,堂内悬圣训“求诸己,问之天”,是1728年(雍正六年)布政司洞蒋敬刊。现存明式大堂、清式过廊及二堂,三堂及附属建筑均已拆毁。是省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http://img93.pp.sohu.com/images/blog/2006/10/4/21/21/10ea72bfed2.jpg
位于东缉虎营与东后小河巷之间。明初为晋藩方山王美垣府佛堂。寺坐北朝南,现存大殿、过殿及偏殿10余间,占地面积273平方米。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悬山顶,琉璃剪边。过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硬山顶。圆通寺是明、清之际太原盛极一时的佛教庙宇。是市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http://img94.pp.sohu.com/images/blog/2006/10/4/21/17/10ea727f94e.jpg
文殊寺
文殊寺是明清建筑,位于城坊东街和东仓巷间,现存建筑为清代所建。原为四重院落的寺院,由山门(大门)、二进门、三进门、文殊过殿、大殿及东西厢房组成,面积近万平方米。现仅存大门(局部)、二进门、文殊过殿和5棵古槐树。是市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http://img94.pp.sohu.com/images/blog/2006/10/4/21/17/10ea728b249.jpg
普光寺
位于西缉虎营。始建于东汉建安年间,现存为明清建筑。寺坐北朝南,二进院落,有过殿、大殿及西厢房共13间,占地面积约1000余平方米。是市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http://img93.pp.sohu.com/images/blog/2006/10/4/21/20/10ea72b2095.jpg
泰山庙
位于钟楼街二市场中段。建造年代不详。最早建于钟楼街路南,后迁至路北。因年久失修,于1942年(民国31年)移至钟楼街街公所(街公所建于1918年,有碑记为证)。庙为左右进四合院,有殿宇26间,占地面积395平方米。主建筑为木结构二层楼,面阔均为五间,硬山顶楼阁建筑,出檐有廊,存民国年间石碑一通。其它为砖木混合结构。此庙址现为柳巷街道办事处。是市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http://img93.pp.sohu.com/images/blog/2006/10/4/21/23/10ea72d7d6a.jpg
南肖墙关帝庙
位于杏花岭区南肖墙街88号。现存建筑为清代手法。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存过殿、正殿、厢房及东、西偏院等建筑。正殿为二层单檐歇山顶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有廊。东偏院正殿面阔五间,硬山顶勾连搭卷棚顶前廊三间。是市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http://img93.pp.sohu.com/images/blog/2006/10/4/21/24/10ea72e7e78.jpg
浙江会馆
位于南肖墙关帝庙东偏院之东,民国时期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建筑面积135平方米,歇山顶,周围廊,廊柱间有雀替,保存基本完整。是市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http://img93.pp.sohu.com/images/blog/2006/10/4/21/25/10ea72f55d7.jpg
太原县会馆
位于奶生堂中段路东,是太原县驻太原市的会馆,为一二层小楼,建筑很有特色。是市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http://img93.pp.sohu.com/images/blog/2006/10/4/21/26/10ea7308a5a.jpg
新民街东花园
位于新民北街省军区招待所内,又称阎公馆。民国十七年(1928年)前后所建。大门后正中是大影壁,东侧通过月亮门可进入花园,西侧是一牌坊式仪门,过门即入宅院,宅院一连三进主院,大厅均为卷棚顶,面阔五间,东西两侧不设厢房,全为半壁长廊,三进主院的两侧均设偏院,偏院房屋均三间,也不设厢房。主院、偏院及长廊建筑均雕饰彩绘,金碧辉煌,是一座典型的大型传统宅院,现保存完好。是市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http://img93.pp.sohu.com/images/blog/2006/10/4/21/28/10ea731fc72.jpg
布政司旧址位于府东街89号山西省政府宿舍院内。建于明朝初年,1502年(明弘治十五年)修葺,1674年(清康熙十三年)重修。坐北朝南,是以大堂、二堂、三堂为主体的衙门式建筑。据传是明代名妓苏三(艺名玉堂春)三堂会审的地方。大堂宽25米,进深12米,悬山顶,筒瓦,九檐梁架,木式建筑。堂以减柱法营造,堂面宽敞。原在堂上悬挂1704年(康熙四十三年)御书“龙飞”、“风云恩”匾额2块。御赐“福”字圆匾,大堂前轩悬挂。1724年(雍正二年)堂后明间亦辟门,出后门有过廊五间与二堂相连。二堂为清代建筑,东西各有耳房三间,西侧有书斋,匾曰“公余自省”。其后即为三堂,堂内悬圣训“求诸己,问之天”,是1728年(雍正六年)布政司洞蒋敬刊。现存明式大堂、清式过廊及二堂,三堂及附属建筑均已拆毁。是省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http://img93.pp.sohu.com/images/blog/2006/10/4/21/21/10ea72bfed2.jpg
![](http://hiphotos.baidu.com/iiiiiiis/pic/item/64eac5024e7691e2257fb548.jpg?v=t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