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传来好消息,安吉被列入全省普通国省道公路全寿命周期养护试点县,成为全省7家试点单位之一。
全寿命周期养护工作是“十四五”期间全省公路与运输工作“八大标志性”工程之一。实施全寿命周期养护试点,旨在逐步建立科学高效的全寿命养护管理体系和养护决策机制,进一步优化普通国省道养护管理体制,逐步提升公路管理部门工作统筹规划、监督管理等行业治理能力,培育一批具有竞争能力的养护单位,有效推进养护行业提质升级。
“试点项目能够推动养护管理模式创新,五年养护计划一次性编制、资金一次性争取,突出了预防性养护与统筹研判,提高养护资金使用效率30%以上。”县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副主任张寅介绍,路面病害一旦早期介入,可以更大程度节约养护成本。“比如单一裂缝就采取措施,而不是等到它发展成网裂、龟裂等严重病害,防止诱发次生病害,影响道路的安全畅通和舒适性。”他补充。
本次纳入试点的项目是235国道高禹至幽岭50公里5年期限养护工作,涵盖大中修工程、小修保养及灾毁抢修等。通过量身打造设计方案,加强病害调查、养护历史、交通量等基础数据收集,深入研究公路性能衰变规律等,科学合理安排养护规划和养护资金分年计划,将方案做精、做实。目前已进入方案比选阶段,正在加快市级审查论证。
据了解,县交通部门将深入研究项目管理程序、招标方式、目标管控、管养责任、质量指标、考核体系等具体措施和管理方式,积极探索适合本地的安吉模式。同时,创新“建养一体”招标模式,突出投标人日常养护能力评价,形成指标要求明确、具体可操作的新型养护模式管理体系,为后期全省推广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根据规划安排,今年先实施晓云桥至马家渡10公里试点工作。”张寅介绍,这个路段经专业检测PQI(路面使用性能)和RQI(路面行驶质量)两项指数偏低,病害前兆明显。实施前,交通部门将进一步加强与省市沟通衔接,在方案审查、审批、实施各环节接受监督检查和服务指导。同时,强化路况监测、质量控制等技术服务,积极争取发改、财政等多部门支持,有序推动试点工作落地,健全全寿命养护管理体系和养护决策机制。(全媒体记者 吴静 通讯员 谢函 董力靓)
全寿命周期养护工作是“十四五”期间全省公路与运输工作“八大标志性”工程之一。实施全寿命周期养护试点,旨在逐步建立科学高效的全寿命养护管理体系和养护决策机制,进一步优化普通国省道养护管理体制,逐步提升公路管理部门工作统筹规划、监督管理等行业治理能力,培育一批具有竞争能力的养护单位,有效推进养护行业提质升级。
“试点项目能够推动养护管理模式创新,五年养护计划一次性编制、资金一次性争取,突出了预防性养护与统筹研判,提高养护资金使用效率30%以上。”县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副主任张寅介绍,路面病害一旦早期介入,可以更大程度节约养护成本。“比如单一裂缝就采取措施,而不是等到它发展成网裂、龟裂等严重病害,防止诱发次生病害,影响道路的安全畅通和舒适性。”他补充。
本次纳入试点的项目是235国道高禹至幽岭50公里5年期限养护工作,涵盖大中修工程、小修保养及灾毁抢修等。通过量身打造设计方案,加强病害调查、养护历史、交通量等基础数据收集,深入研究公路性能衰变规律等,科学合理安排养护规划和养护资金分年计划,将方案做精、做实。目前已进入方案比选阶段,正在加快市级审查论证。
据了解,县交通部门将深入研究项目管理程序、招标方式、目标管控、管养责任、质量指标、考核体系等具体措施和管理方式,积极探索适合本地的安吉模式。同时,创新“建养一体”招标模式,突出投标人日常养护能力评价,形成指标要求明确、具体可操作的新型养护模式管理体系,为后期全省推广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根据规划安排,今年先实施晓云桥至马家渡10公里试点工作。”张寅介绍,这个路段经专业检测PQI(路面使用性能)和RQI(路面行驶质量)两项指数偏低,病害前兆明显。实施前,交通部门将进一步加强与省市沟通衔接,在方案审查、审批、实施各环节接受监督检查和服务指导。同时,强化路况监测、质量控制等技术服务,积极争取发改、财政等多部门支持,有序推动试点工作落地,健全全寿命养护管理体系和养护决策机制。(全媒体记者 吴静 通讯员 谢函 董力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