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俗谛和胜义谛的含义
1、在佛经上的出处:
《楞伽经》:“非言说是第一义,亦非所说是第一义。所以者何?谓第一义圣乐言说所入是第一义,非言说是第一义。”
(言说本身不是第一义諦(胜义諦),言说所承载的意义也不是第一义諦,必须依照演说第一义諦的言说,找到它所指实际境界,并且契入那个实际境界才是第一义諦。)
2、在论上的出处:
《瑜伽师地论》说:“世俗谛教者,谓诸所有言道可宣,一切皆是世俗谛摄。又诸所有名相言说增上所现,谓相、名、分别,如是皆名世俗谛摄。”又说:“胜义谛有五种相:一、离名言相。二、无二相。三、超过寻思所行相。四、超过诸法一异性相。五、遍一切一味相。”
(所以,只要不离相、名、分别,就是世俗谛,这并没有大小乘的差别;只要具足胜义谛五种相,就是胜义谛,这也没有大小乘的差别。)
什么叫做世俗谛呢?比方说我现在拿起这个杯子(手举着茶杯出示大众),你眼睛看得到它,知道这是杯子,这个就是世俗谛。世俗谛一定会具备三个条件,相、名、分别。这个杯子有一个形状,能够被你的眼睛所看到,对不对?这个就是它的相。然后我们会帮它安立一个名,替它取个名字叫做杯子。第三,你用什么东西去察觉它?用你的觉知心,用你的分别心去察觉它,这叫分别或觉想。这样子就具备了三个条件:相、名、分别。觉想或者分别,就是你的觉知心所起的分别作用。只要具备这三个条件就叫世俗谛。
什么叫胜义谛呢?胜义谛离开一切的语言文字相,乃至离开一切的法相,包括凡、圣,是、非,男、女等等相对待的法相。离开一切法相的境界叫做胜义谛。《心经》的“诸法空相”可以让你从世俗谛转到胜义谛。因为你知道五蕴统统都是第八识所现起的法相,既然是第八识所现起的法相,它就是“唯是一心”。“唯是一心”是《大乘起信论》的用语,就是整个都是一个心,包括能取和所取,能取就是你的分别心,所取就是六尘万法。能够分别、作主的心跟可以被你认识的世界,统统都是第八识所现起的法相,统统打成一片,这就是“唯是一心”。这样,你能说“有一个杯子被你看到”吗?你看到杯子的心是第八识,被你看到的杯子也是第八识,这叫“唯是一心”。既然唯是一心,就没有能认识的主体,也没有被认识的客体,这就是胜义谛远离一切法相的境界。《大乘起信论》说这种境界叫做“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别的经典说这个叫“一真法界”或“不二法门”。
1、在佛经上的出处:
《楞伽经》:“非言说是第一义,亦非所说是第一义。所以者何?谓第一义圣乐言说所入是第一义,非言说是第一义。”
(言说本身不是第一义諦(胜义諦),言说所承载的意义也不是第一义諦,必须依照演说第一义諦的言说,找到它所指实际境界,并且契入那个实际境界才是第一义諦。)
2、在论上的出处:
《瑜伽师地论》说:“世俗谛教者,谓诸所有言道可宣,一切皆是世俗谛摄。又诸所有名相言说增上所现,谓相、名、分别,如是皆名世俗谛摄。”又说:“胜义谛有五种相:一、离名言相。二、无二相。三、超过寻思所行相。四、超过诸法一异性相。五、遍一切一味相。”
(所以,只要不离相、名、分别,就是世俗谛,这并没有大小乘的差别;只要具足胜义谛五种相,就是胜义谛,这也没有大小乘的差别。)
什么叫做世俗谛呢?比方说我现在拿起这个杯子(手举着茶杯出示大众),你眼睛看得到它,知道这是杯子,这个就是世俗谛。世俗谛一定会具备三个条件,相、名、分别。这个杯子有一个形状,能够被你的眼睛所看到,对不对?这个就是它的相。然后我们会帮它安立一个名,替它取个名字叫做杯子。第三,你用什么东西去察觉它?用你的觉知心,用你的分别心去察觉它,这叫分别或觉想。这样子就具备了三个条件:相、名、分别。觉想或者分别,就是你的觉知心所起的分别作用。只要具备这三个条件就叫世俗谛。
什么叫胜义谛呢?胜义谛离开一切的语言文字相,乃至离开一切的法相,包括凡、圣,是、非,男、女等等相对待的法相。离开一切法相的境界叫做胜义谛。《心经》的“诸法空相”可以让你从世俗谛转到胜义谛。因为你知道五蕴统统都是第八识所现起的法相,既然是第八识所现起的法相,它就是“唯是一心”。“唯是一心”是《大乘起信论》的用语,就是整个都是一个心,包括能取和所取,能取就是你的分别心,所取就是六尘万法。能够分别、作主的心跟可以被你认识的世界,统统都是第八识所现起的法相,统统打成一片,这就是“唯是一心”。这样,你能说“有一个杯子被你看到”吗?你看到杯子的心是第八识,被你看到的杯子也是第八识,这叫“唯是一心”。既然唯是一心,就没有能认识的主体,也没有被认识的客体,这就是胜义谛远离一切法相的境界。《大乘起信论》说这种境界叫做“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别的经典说这个叫“一真法界”或“不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