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计1945字,预计用时8分6秒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北京长城游览观光。我是大家的导游,很荣幸为各位提供服务,接下来请由我带大家进行游览和讲解。
(字数:55字|参考用时:14秒|欢迎词可自由发挥)
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长城是齐长城和楚长城(又称方城)。以后其他诸侯国也纷纷效仿。公元前3世纪,燕国为防御东胡的骚扰,在其边境北部沿边设五郡,并沿五郡边界筑边墙,驻军戍守,加强北部边防。同期赵、秦等国也分别在各自境内修建长城,从而奠定了中国北方长城的基础。
(字数:127字|参考用时:32秒|记忆要点:长城历史沿革)
长城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劳动和智慧的结晶。自秦代以来,大规模修筑长城的朝代中,属汉族统治的有秦、汉、隋、明四朝,属少数民族统治的则有北魏、北齐、北周、辽、金五个朝代。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后,派大将蒙恬率30万军队和数百万民佚,用了9年的时间修筑北方长城,将秦、赵、燕三国长城连成一线,从此出现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秦代成为中国历史上修筑万里长城的第一次高峰时期。西汉时期,汉武帝为了加强战略防御,“不教胡马度阴山”,同时也为了保卫新开发的丝绸之路,下令修筑了一条全长近两万里的汉长城。汉长城是秦长城的一道前沿阵地与防线,它西起新疆,东到辽东,中间经过蒙古、内蒙古。汉代由此成为中国历史上修筑万里长城的第二大高峰时期。中国历史上修筑万里长城的最后一次高峰是明代。朱元璋在统一全国建立明王朝的过程中,采纳“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筑边墙、设城防备战。元末,朱元璋的征虏大将军徐达率军队攻人大都城时,已逃回蒙古的元顺帝仍然保持着较强大、完整的政治机构和军事实力,常派兵来攻击北京,以图“收复失地”。明朝后期逐渐崛起的女真族对明王朝的威胁也越来越大。因此,明朝建立以后,为利用长城防御外敌,不断加固维修长城,形成历史上修筑长城的又一次高潮。明代大规模修筑长城18次,从洪武元年开始到明末才基本完工。明长城东起辽宁丹东鸭绿江边的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万里长城。
(字数:595字|参考用时:149秒|记忆要点:大规模修筑长城,蒙恬,秦代,汉武帝,汉长城,朱元璋,徐达,女真族,洪武元年)
北京北部有燕山山脉,西部为军都山山脉。两大山脉在北京境内交会的天然分界线即是位于北京西北方的斜谷——关沟。关沟东南起自昌平区南口镇,西北至延庆县八达岭长城的城关,全长约40里。关沟是中原地区通往西北高原的险要通道,向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明代在长达40里的关沟中布置了四道防线。第一道防线为南口的下关,又称南口关。由南口上行15里至第二道防线居庸关。自居庸关继续向西北行5里至第三道防线上关(现只有遗址)。自上关复北行,地势逐渐高起,约行20里为关沟第四道防线八达岭。关沟中的道道关隘,像重重锁钥,锁住这条咽喉要道。居庸关的地位、作用和名称含义居庸关位于40里的关沟之中,是明长城重要的“三关”(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之一。其名始于秦朝,以秦始皇迁徙“庸徒”于此居住而得名。关城上“居庸关”三字立于明景泰二年(1451年)。
(字数:352字|参考用时:88秒|记忆要点:关沟,南口关,居庸关,秦朝)
八达岭位于关沟北端地势最高处。这里两山高耸,地势险峻,中间只通一条小径。八达岭长城依南北两山而建,扼守要冲。从八达岭往北,可达延庆县城、赤城往西,可到康庄、怀来、大同、张家口往东,可达永宁、四海、密云往南,可以通过昌平到北京市内。因这里四通八达,故称八达岭。八达岭关城建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呈不规则四方形。关城东西各有一门,两门相距近64米,东门额为“居庸外镇”,西门额为“北门锁钥”。关城面积约5000平方米。关城东门外有一巨大的“望京石”。关城入口处南侧有崇祯年间铸造的、长2.85米的大炮“神威大将军”。关城西有岔道城(明嘉靖年间建),方圆二里多,可驻兵788人,是八达岭的前哨阵地。居庸外镇为八达岭关城东门额题,嘉靖十八年刻筑。意为居庸关外又一重镇。北门锁钥为八达岭关城西门额题,万历十年刻筑。北门望京石是位于八达岭关城东门外路旁的一块巨石。传说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慈禧西逃途中路过这里,曾站在这块巨石上回望京城,从而因此而得名。后因修路,路基增高,现在巨石已不突出了。八达岭长城是整个长城中修筑得最好、最典型、最坚固的地段。八达岭长城由墙体、关城、城台及墙内外的烽火台共同组成。八达岭长城的城台建筑主要有敌楼和墙台。敌楼既可用于直接射击登城敌人,又可用以存储武器,有的还供士兵住宿。敌楼一般为两层,个别的为三层。敌楼外部四面设箭窗。最上一层有的还建铺房,为士兵住宿处。墙台是跨墙而筑的平台,比较宽大,是士兵们站岗、放哨及习武操练的地方。烽火台又称烽堆、烽燧、狼烟台。烽火台一般建在山顶处或山的拐弯处,大部分烽火台为独立建筑,不与长城墙体相连。烽火台是传递军情的信息台。一旦敌人来犯,烽火台上便点燃烽火,传递军情。古人将白天燃烟称烽,夜间举火叫燧。明成化年间规定,来犯敌人百余人左右,燃一烟点一炮五百人左右,燃两烟点两炮千人以上,燃三烟点三炮五千人以上,燃四烟点四炮万人以上,燃五烟点五炮。边关的军情通过一座座烽火台的飞速传递,几个时辰便可传至大内。
(字数:823字|参考用时:206秒|记忆要点:八达岭,明弘治,望京石,北门望京石,八国联军,八达岭长城,敌楼,烽火台,明成化年间)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北京长城游览观光。我是大家的导游,很荣幸为各位提供服务,接下来请由我带大家进行游览和讲解。
(字数:55字|参考用时:14秒|欢迎词可自由发挥)
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长城是齐长城和楚长城(又称方城)。以后其他诸侯国也纷纷效仿。公元前3世纪,燕国为防御东胡的骚扰,在其边境北部沿边设五郡,并沿五郡边界筑边墙,驻军戍守,加强北部边防。同期赵、秦等国也分别在各自境内修建长城,从而奠定了中国北方长城的基础。
(字数:127字|参考用时:32秒|记忆要点:长城历史沿革)
长城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劳动和智慧的结晶。自秦代以来,大规模修筑长城的朝代中,属汉族统治的有秦、汉、隋、明四朝,属少数民族统治的则有北魏、北齐、北周、辽、金五个朝代。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后,派大将蒙恬率30万军队和数百万民佚,用了9年的时间修筑北方长城,将秦、赵、燕三国长城连成一线,从此出现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秦代成为中国历史上修筑万里长城的第一次高峰时期。西汉时期,汉武帝为了加强战略防御,“不教胡马度阴山”,同时也为了保卫新开发的丝绸之路,下令修筑了一条全长近两万里的汉长城。汉长城是秦长城的一道前沿阵地与防线,它西起新疆,东到辽东,中间经过蒙古、内蒙古。汉代由此成为中国历史上修筑万里长城的第二大高峰时期。中国历史上修筑万里长城的最后一次高峰是明代。朱元璋在统一全国建立明王朝的过程中,采纳“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筑边墙、设城防备战。元末,朱元璋的征虏大将军徐达率军队攻人大都城时,已逃回蒙古的元顺帝仍然保持着较强大、完整的政治机构和军事实力,常派兵来攻击北京,以图“收复失地”。明朝后期逐渐崛起的女真族对明王朝的威胁也越来越大。因此,明朝建立以后,为利用长城防御外敌,不断加固维修长城,形成历史上修筑长城的又一次高潮。明代大规模修筑长城18次,从洪武元年开始到明末才基本完工。明长城东起辽宁丹东鸭绿江边的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万里长城。
(字数:595字|参考用时:149秒|记忆要点:大规模修筑长城,蒙恬,秦代,汉武帝,汉长城,朱元璋,徐达,女真族,洪武元年)
北京北部有燕山山脉,西部为军都山山脉。两大山脉在北京境内交会的天然分界线即是位于北京西北方的斜谷——关沟。关沟东南起自昌平区南口镇,西北至延庆县八达岭长城的城关,全长约40里。关沟是中原地区通往西北高原的险要通道,向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明代在长达40里的关沟中布置了四道防线。第一道防线为南口的下关,又称南口关。由南口上行15里至第二道防线居庸关。自居庸关继续向西北行5里至第三道防线上关(现只有遗址)。自上关复北行,地势逐渐高起,约行20里为关沟第四道防线八达岭。关沟中的道道关隘,像重重锁钥,锁住这条咽喉要道。居庸关的地位、作用和名称含义居庸关位于40里的关沟之中,是明长城重要的“三关”(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之一。其名始于秦朝,以秦始皇迁徙“庸徒”于此居住而得名。关城上“居庸关”三字立于明景泰二年(1451年)。
(字数:352字|参考用时:88秒|记忆要点:关沟,南口关,居庸关,秦朝)
八达岭位于关沟北端地势最高处。这里两山高耸,地势险峻,中间只通一条小径。八达岭长城依南北两山而建,扼守要冲。从八达岭往北,可达延庆县城、赤城往西,可到康庄、怀来、大同、张家口往东,可达永宁、四海、密云往南,可以通过昌平到北京市内。因这里四通八达,故称八达岭。八达岭关城建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呈不规则四方形。关城东西各有一门,两门相距近64米,东门额为“居庸外镇”,西门额为“北门锁钥”。关城面积约5000平方米。关城东门外有一巨大的“望京石”。关城入口处南侧有崇祯年间铸造的、长2.85米的大炮“神威大将军”。关城西有岔道城(明嘉靖年间建),方圆二里多,可驻兵788人,是八达岭的前哨阵地。居庸外镇为八达岭关城东门额题,嘉靖十八年刻筑。意为居庸关外又一重镇。北门锁钥为八达岭关城西门额题,万历十年刻筑。北门望京石是位于八达岭关城东门外路旁的一块巨石。传说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慈禧西逃途中路过这里,曾站在这块巨石上回望京城,从而因此而得名。后因修路,路基增高,现在巨石已不突出了。八达岭长城是整个长城中修筑得最好、最典型、最坚固的地段。八达岭长城由墙体、关城、城台及墙内外的烽火台共同组成。八达岭长城的城台建筑主要有敌楼和墙台。敌楼既可用于直接射击登城敌人,又可用以存储武器,有的还供士兵住宿。敌楼一般为两层,个别的为三层。敌楼外部四面设箭窗。最上一层有的还建铺房,为士兵住宿处。墙台是跨墙而筑的平台,比较宽大,是士兵们站岗、放哨及习武操练的地方。烽火台又称烽堆、烽燧、狼烟台。烽火台一般建在山顶处或山的拐弯处,大部分烽火台为独立建筑,不与长城墙体相连。烽火台是传递军情的信息台。一旦敌人来犯,烽火台上便点燃烽火,传递军情。古人将白天燃烟称烽,夜间举火叫燧。明成化年间规定,来犯敌人百余人左右,燃一烟点一炮五百人左右,燃两烟点两炮千人以上,燃三烟点三炮五千人以上,燃四烟点四炮万人以上,燃五烟点五炮。边关的军情通过一座座烽火台的飞速传递,几个时辰便可传至大内。
(字数:823字|参考用时:206秒|记忆要点:八达岭,明弘治,望京石,北门望京石,八国联军,八达岭长城,敌楼,烽火台,明成化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