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围绕河南春晚现象级节目《唐宫夜宴》引出的话题不断,热度持续一个多星期仍旧居高不下。在众多枝节旁生的话题当中有一个特别引人注目,那就是洛阳在唐代究竟是不是都城?笔者就针对此话题展开讨论。看看是唐朝人懂唐朝,还是现代人比唐朝人更懂唐朝。
我们先根据史料,简单梳理一下洛阳在有唐一代的地位沿革:
①618-657 年,唐太宗时期首都长安,洛阳地位低于长安。
②657-684年,唐高宗颁布《建东都诏》后,改洛阳宫为东都,长安洛阳并列为首都。
③684-705年,武则天时期洛阳为“神都”,长安地位低于洛阳。
④705-762年,长安洛阳并列首都;唐玄宗开元年间,长安为京畿道,洛阳为都畿道。期间洛阳又称“上都”,地位略高于长安,有《河洛上都龙门之阳大卢舍那像龛记》为证。
⑤762-904年,安史之乱后首都长安,洛阳称东京,地位低于长安。
⑥904-907年,首都洛阳。
经过简单梳理后我们不难发现,洛阳作为都城几乎贯穿了整个唐朝。尤其是盛唐时期地位一度超越长安。在唐代都城建制上,虽在安史之乱时临时又增设了西都凤翔、北都太原、南都成都等。但五都时期仅存在约5年,且皇宫、太庙、三省六部等首都基本配置也仅存在于长安洛阳二京。
综上所述,洛阳也是名符其实的唐代都城之一。盛世大唐是全体国人共同的荣光,泱泱华夏任何一个地方都有资格宣传唐文化,它并不是某一地区独享的文化。
参考资料:
《旧唐书-高宗纪上》记载:唐高宗手诏“改洛阳宫为东都,洛州官员品阶并准雍州”,二京并重。
《全唐文》卷十二:“二京之盛,其来自昔。”
《资治通鉴》卷二百十四,李林甫对玄宗说:“长安、洛阳,陛下东西宫耳,往来行幸。”
《全唐文》卷二十三,唐玄宗曰“三秦九洛,咸曰帝京,五载一巡,时惟邦典。”
《通典·卷一百七十七》:“(洛州)凡周、汉、魏、晋、后魏、隋,至於我唐,并为帝都。”#唐宫夜宴##洛阳##唐朝#
我们先根据史料,简单梳理一下洛阳在有唐一代的地位沿革:
①618-657 年,唐太宗时期首都长安,洛阳地位低于长安。
②657-684年,唐高宗颁布《建东都诏》后,改洛阳宫为东都,长安洛阳并列为首都。
③684-705年,武则天时期洛阳为“神都”,长安地位低于洛阳。
④705-762年,长安洛阳并列首都;唐玄宗开元年间,长安为京畿道,洛阳为都畿道。期间洛阳又称“上都”,地位略高于长安,有《河洛上都龙门之阳大卢舍那像龛记》为证。
⑤762-904年,安史之乱后首都长安,洛阳称东京,地位低于长安。
⑥904-907年,首都洛阳。
经过简单梳理后我们不难发现,洛阳作为都城几乎贯穿了整个唐朝。尤其是盛唐时期地位一度超越长安。在唐代都城建制上,虽在安史之乱时临时又增设了西都凤翔、北都太原、南都成都等。但五都时期仅存在约5年,且皇宫、太庙、三省六部等首都基本配置也仅存在于长安洛阳二京。
综上所述,洛阳也是名符其实的唐代都城之一。盛世大唐是全体国人共同的荣光,泱泱华夏任何一个地方都有资格宣传唐文化,它并不是某一地区独享的文化。
参考资料:
《旧唐书-高宗纪上》记载:唐高宗手诏“改洛阳宫为东都,洛州官员品阶并准雍州”,二京并重。
《全唐文》卷十二:“二京之盛,其来自昔。”
《资治通鉴》卷二百十四,李林甫对玄宗说:“长安、洛阳,陛下东西宫耳,往来行幸。”
《全唐文》卷二十三,唐玄宗曰“三秦九洛,咸曰帝京,五载一巡,时惟邦典。”
《通典·卷一百七十七》:“(洛州)凡周、汉、魏、晋、后魏、隋,至於我唐,并为帝都。”#唐宫夜宴##洛阳##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