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科幻相关
中国科幻发展历程(3)——八十年代的短暂春天。
到了70年代末、80 年代初,随着严苛的政治空气消散,以及对国外科幻尤其是对英美欧洲科幻的了解 越来越多开阔了视野的科幻作家认识到:科幻作品除了介绍科学知识、提出科学展望外,还要有社会批判、人性洞察,要写出社会、写民族、写对科学和人类命运的思考,而不应只是处在“儿童文学”和“科学普及”的从属地位。1976年春,在文化大革命尚未结束的年月里,时任上海电影制片厂编剧的叶永烈发表了十年动乱后期第一篇科幻小说《石油蛋白》,标志着中国科幻在大陆掀起第二次高潮就此展开。他的科幻代表作《小灵通漫游未来》写于1962年,文革时为躲避抄查,曾将这部手稿东存西藏,使之幸免于祸。1978年正式出版后风行一时,成为一时流行图书,从某正意义上来说,培育了新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批科幻爱好者。
在这次科幻大潮中,科幻作者们不断向科幻创作的深度和广度进军,终于产生了两部二十万字以上的长篇科幻小说。第一部是黑龙江作家程嘉梓创作的《古星图之谜》,另一部是北京的宋宜昌创作的《祸匣打开之后》,而更令人欣喜的是除了创作热潮,市场也积极的回应了人民对科幻的需求,当时,大陆科幻文学界先后涌现了五个专门的发表园地:北京的《科幻海洋》(海洋出版社主办)、天津的《智慧树》(新蕾出版社主办)、成都的《科学文艺》、黑龙江的《科学时代》以及黑龙江的《科幻小说报》,被业内人士称为“四刊一报”。专业科幻园地的数量超过了前苏联、日本和英国的同期水平,发行量均在几十万册之间,在世界上也屈指可数,对科幻从业者来说,这似乎将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年代的开始。
但是欣欣向荣的这一切,都在一场争论后戛然而止,中国科幻开始了困难的二十年,请关注下期,中国科幻发展历程(4)——突如其来的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