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吧 关注:14,988贴子:288,025
  • 13回复贴,共1

【太平天国】关于太平天国后期滥封问题的问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太平天国后期的局面和滥封有很大关系,李秀成在自述中说“蒙尘失国,应丧家邦之由”。在天国十误中又说“ 八、误封王太多,此之大误。”
那么滥封是怎么造成的,我们考证一下
1、保王封官是谁负责的?
幼天王供词:“一切朝政系信王洪仁发、勇王洪仁达、幼西王萧有和及安徽歙县人沈桂四人执掌。洪仁达并管银库及封官钱粮等事。”“在南京时,保王封官,均是次兄洪仁达、吏部天僚干王洪仁玕、吏部天官慰王朱兆英三人保封的。凡封王封官,总是他们议诏稿进,乃降诏封的。”
朝政由洪仁发、洪仁达、萧有和、沈真人掌管,封王封官由洪仁达、洪仁玕、朱兆英负责。
2、有记录的保封王的记录:
《李秀成自述》
护王陈坤书——“天王见我兵多将众,忌我私心,内有佞臣之弄,封陈坤书为王,分制我势”“后谗臣见我兵势甚大,密奏天[王]加封其重爵,分我之权,故而自尊,不由我用,制其不能”《李秀成自述》
——这位馋臣是谁李秀成没提,但显然陈坤书封王他的老上司李秀成很不高兴
保王童容海——"主见我兵权重大,总计分革我权,童容海乃归我部将,一片之心为我,后被谗惑,而{北早}〈背〉我逃,此是王次兄之弄奏,欲归其辖,暗放遥〈谣〉言,童容海他心者,因此之由也"《李秀成自述》
——显然这里童容海封王是王次兄洪仁达主导的
恤王洪仁政——“老天王因我有打江山的功劳,又是至亲,封我为恤王”《洪仁政供词》
——这是洪秀全亲自过问的
昭王黄文英——“后伪章王到南京保举小的做昭王伪职”《黄文英供词》
——这是林绍章保举的
堵王黄文金——“旋伪孝王、伪佑王、伪英王同小的堂兄黄文金往攻湖州,那时湖州尚未攻破,伪天王复封堂兄堵伪职”《黄文英供词》
——堵王黄文金的王位是洪秀全亲自过问的
尊王刘庆汉——“老天王封我为尊王,命我带人马往黄梅、广济,去救安庆”《刘庆汉供词》
——刘庆汉的王位是洪秀全亲自过问的
遵王赖文光——“奈英王等...是以英王不从予议,遂率师回庐,请命自守,复行奏请加封予为遵王。唯命与扶王、启王等远征,广招兵马,早复皖省等情”《赖文光自述》
——赖文光的王位是陈玉成保封的。
3、《太平天国文书汇编》收录的幼主诏旨26封,其中关于加官晋爵的有十九封,当然此时还不是烂封王爵,是封义安福燕豫侯六爵以及相应的职位,反映的是对保奏职爵的兴趣
《升授蒙锡成等职诏》据洪仁玕本奏,升授蒙锡成等六人职爵——理由,“论功”
《升授陈志书等职诏》据李秀成本奏,升授陈志书职爵——理由,“才能素优,战守俱能,恳请升赏”“往镇常州郡,实力镇抚,作京都保障也”
《封胡鼎聪等职诏》据洪仁玕本奏,封胡鼎聪等三十五人职爵——理由“论功”
《建造正九重天廷并封李容发为忠二殿下诏》据赖冠英等本奏,封李容发为忠二殿下
《封黄松年等职诏》据洪仁玕本奏,封黄松年等六十五人职爵——理由“论功”
《封李春发为忠诚二天将兼京畿统管诏》据洪仁玕、蒙得恩、林绍璋本奏,封李春发为忠诚二天将兼京畿统管——理由“自东王升天以后,勤劳素著,恳请褒嘉”
《封李尚扬等职并准修辅天府诏》据李世贤奏,封李尚扬等四人职爵
《加封长、次伯诏》洪秀全加封洪仁发、洪仁达
《封杨庆善等爵诏》加封杨庆善等四十四人爵位——理由“功不忘”“平在山勋旧”
《升授李春发等职诏》据洪仁玕本奏,封李春发等二十一人职爵——理由“量才保举”
《升授黎臣宗等职诏》据萧有和本奏,封黎臣宗等六人职爵
《追封李芳、李世光诏》据洪仁达本奏,追封李芳、李世光——理由“著有前功”
《升授陈仕容等职诏》据陈玉成本奏,封陈仕荣等二十三人职爵
《升授朱兆英等职爵》据洪仁玕本奏,升授朱兆英等二十六人职爵
升授刘官禄等十一人职爵——理由“于南陵之役颇有功绩”
《升授陈成安等职诏》据陈玉成本奏,升授陈成安等二十一人职爵
《封孙魁星职诏》据陈玉成本奏,封孙魁星职爵——理由“历年堵剿北路残妖,屡建奇功,恳请升赏”
《追封卢明信曾添养并升授练顺森等职诏》追封卢明信曾添养——理由“大功大赏不可忘”“以酌其未团前功”
据吏部本奏,封练顺森等二十七人职爵
《封黄得用任殿前赉奏诏》据吏部本奏,封黄得用为天朝九门御林开朝忠诚四天将
《升授赖冠英等职诏》据吏部本奏,升授赖冠英等二十人职爵,并追封刘长发及其子爵位
总结,
注明洪仁玕保奏的最多,5封,164人
注明吏部本奏的,3封,48人
洪秀全亲自过问的,2封,46人
注明陈玉成保奏的,3封,45人
注明萧有和的1封,6人
注明李世贤的1封,4人
注明洪仁达的,1封,2人
注明李秀成的1封,1人
注明洪仁玕、蒙得恩、林绍璋联名的1封,1人
注明赖冠英的1封,1人
李秀成的部下比如陈炳文、黄章桂、黄子隆都是洪仁玕保奏升授他们的爵职。
最后这些人得了洪仁玕的封,却既不听他们的老上司李秀成的调,也对天京方面不管不顾,彻底成了外将。雨花台大战前,李秀成两次在苏州召集十三王会议,动员他们回救天京,最后出现在雨花台与曾国荃部作战的就只有李秀成和李世贤的军队。


1楼2021-02-16 19:27回复
    就该一个王也不封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1-02-17 06:40
    回复
      2025-07-26 19:30:4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主要还是洪秀全全面能力不行。如果洪自己把握全局,就没杨秀清韦昌辉的事。内部不分裂,曾国藩也打不进来。教员一生也遇到王明、张国涛搞分裂,最后还是有能力团结了大部分干部和战士。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1-02-19 09:4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