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4.172.* 40楼
楼上请看这段--
岭上公主
0位粉丝 10楼
看白燕升老师这段最为有力度的话:
我一直认为:凡是津津乐道于让内行看的文学艺术门类都将走向灭亡,凡是着眼于让外行看的,能让外行感兴趣的艺术门类一定翻身。历史上京剧、地方戏、小说、诗歌繁盛的时节,都是因为外行人对它感兴趣。现在光盯着专家、内行、戏迷、票友,仅满足他们的需要是一种慢性的安乐死。对某些剧种来说,这样的迎合,可能都凑不齐满满当当的一场观众,这就是现实。
让年轻人走近戏曲,很重要的一点,传播方式要有时代感时尚味儿,要以年轻人的视角和体验来诠释和演绎戏曲艺术。传统的内核精髓不变,但现代的包装营销要紧跟,先把目光吸引过来。否则,陈旧的舞台,暗淡的灯光,拖沓的节奏,程式的表演,很难赢得青睐。就像常年挂着中老年人服装的商店,很难让年轻人进入一样。
2009-3-9 09:48 回复
回复:39楼
楼上请看这段--
岭上公主
0位粉丝 10楼
看白燕升老师这段最为有力度的话:
我一直认为:凡是津津乐道于让内行看的文学艺术门类都将走向灭亡,凡是着眼于让外行看的,能让外行感兴趣的艺术门类一定翻身。历史上京剧、地方戏、小说、诗歌繁盛的时节,都是因为外行人对它感兴趣。现在光盯着专家、内行、戏迷、票友,仅满足他们的需要是一种慢性的安乐死。对某些剧种来说,这样的迎合,可能都凑不齐满满当当的一场观众,这就是现实。
让年轻人走近戏曲,很重要的一点,传播方式要有时代感时尚味儿,要以年轻人的视角和体验来诠释和演绎戏曲艺术。传统的内核精髓不变,但现代的包装营销要紧跟,先把目光吸引过来。否则,陈旧的舞台,暗淡的灯光,拖沓的节奏,程式的表演,很难赢得青睐。就像常年挂着中老年人服装的商店,很难让年轻人进入一样。
2009-3-9 09:48 回复
回复:39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