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蛮疑心菲妈写小说的时候到底有没有主旨的,也就是说,她想要表达什么,想要读者看到什么样的人物性格,人物行为是为了说明什么?还是说,其实她写到哪里算哪里的?最近鳟鱼下定决心品品她的“Kingmaker's Daughters”,根据《白王后》的剧情(蓝本之一是这部小说)应该说,菲妈是正面塑造EW和三嫂,而MOA是作为反派,值得吃瓜众憎恶的对象,然而,在她的原著里,除了一遍遍给读者洗脑三嫂的视角看过去的EW是多美丽“How beautiful she is” "She is beautiful"就没有了,你好歹给点外貌描写让人知道她美在哪里是不?况且,朕始终认为,外貌描写是服务人物性格的,人物性格是要和整个情节所描绘的事件的走向契合的。为什么同一事件内参与的众人是不同的态度和手法?因为她们性格不同。还是以《红楼梦》为例,林黛玉初进贾府这段曾经被选入高中语文课本,曹公花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林黛玉和贾府不同人物的外貌,林黛玉弱柳扶风,贾探春见之忘俗,贾迎春温柔沉默,贾惜春形容尚小,到了王熙凤出场,则是一段高潮,通过她与众位姑娘们不同的打扮,突出了王熙凤在贾府中的地位,也呈现了人物盛气凌人的性格“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这是多么生动的形象。所以在后续的故事中,林黛玉的心思总是藏在心里,不会随便表露,通过诗篇来记录自己的内心世界,贾迎春在丢了攒丝累金凤时面对刁钻顽劣的下人却一筹莫展,贾探春在治理贾府的时候能比王熙凤更为深谋远虑……
菲妈在这里不断给读者洗脑,说EW是个美女,行吧,美女就美女,美女要干嘛?不干嘛,就是一个美女,你们只要记住是个美女,看到美女的时候多赞叹多花痴就行了 然后,她以三嫂的视角,一遍遍吐槽MOA是个母狼(与中国传统中的母老虎异曲同工)凶残,狠毒,然而她的凶残狠毒体现在哪里?试看:Now you see it. If a woman rises to greatness she becomes every woman's enemy. If she fights to keep greatness then everyone, men and women, simply hate her. In your sister's green face you(Anne Neville) see your triumph.
先不谈这观点是否正确,是否有所偏颇,但是,就凭这段文字,作为读者的朕一点也没觉得MOA面目可憎,相反,朕认为她比起一遍遍重复“She is beautiful”的Elizabeth Woodville要来得清醒,有主见,而且富有认识水平。至少,她不需要老公来告诉她该怎么做,而是自己去认识,她知道自己的处境,即便会面临无法挽回的失败,这股勇气也会支持她放手一搏,比起只会问母亲卢森堡的杰奎塔自己下一步该做什么,以及老公不在,就躲进教堂而不知所措的EW,MOA的人物形象要立体而且富有吸引力得多。而作为女主的Anne Neville(三嫂)只会在MOA这段话之后回答:She(my sister Isabel)is not green
得了,又是一个把理查三老婆写成**的作者。婆婆长篇大论教了一堆如何在乱世中生存的基本原则,她的关注点只有“我姐的脸孔绿了没有”,鸡同鸭讲不算,一个关注点总是无法正确命中目标的女主,在写个寂寞呢?是因为装逼朝以来,黑理查三是政治正确,在这个大框架下,他老婆唯独是个没脑子的**,才能体现理查三的暴虐,从而迎合这种政治正确?余毒至今未消就罢了,菲妈那么努力黑MOA,捧EW,且不说拉踩这种行为本身遭人厌恨,就她这种塑造,愣是把反派塑造得比正派还要有人格魅力,这是要图谋什么?何况,人物性格具有多面性,看《红楼梦》 就知道,王熙凤能够让人“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就是她性格的复杂而多元化的魅力所致,如果写出来的人物,正派的宛若白纸,傻白甜,反派的一黑到底却富有理想,敢于行动,具有清醒的认识能力,那朕必定是更看好这样的反派的,所以,菲妈到底想塑造什么? 想表达什么?
最后,以《红楼梦》为例,并不是为了说明菲妈有曹公的高度,也不是秀中国魔的自豪感,无非是想说明一点,塑造人物性格如果只是单一的、平面的、非此即彼的,则是缺乏内在生命力,也是缺乏观赏价值的。
菲妈在这里不断给读者洗脑,说EW是个美女,行吧,美女就美女,美女要干嘛?不干嘛,就是一个美女,你们只要记住是个美女,看到美女的时候多赞叹多花痴就行了 然后,她以三嫂的视角,一遍遍吐槽MOA是个母狼(与中国传统中的母老虎异曲同工)凶残,狠毒,然而她的凶残狠毒体现在哪里?试看:Now you see it. If a woman rises to greatness she becomes every woman's enemy. If she fights to keep greatness then everyone, men and women, simply hate her. In your sister's green face you(Anne Neville) see your triumph.
先不谈这观点是否正确,是否有所偏颇,但是,就凭这段文字,作为读者的朕一点也没觉得MOA面目可憎,相反,朕认为她比起一遍遍重复“She is beautiful”的Elizabeth Woodville要来得清醒,有主见,而且富有认识水平。至少,她不需要老公来告诉她该怎么做,而是自己去认识,她知道自己的处境,即便会面临无法挽回的失败,这股勇气也会支持她放手一搏,比起只会问母亲卢森堡的杰奎塔自己下一步该做什么,以及老公不在,就躲进教堂而不知所措的EW,MOA的人物形象要立体而且富有吸引力得多。而作为女主的Anne Neville(三嫂)只会在MOA这段话之后回答:She(my sister Isabel)is not green
得了,又是一个把理查三老婆写成**的作者。婆婆长篇大论教了一堆如何在乱世中生存的基本原则,她的关注点只有“我姐的脸孔绿了没有”,鸡同鸭讲不算,一个关注点总是无法正确命中目标的女主,在写个寂寞呢?是因为装逼朝以来,黑理查三是政治正确,在这个大框架下,他老婆唯独是个没脑子的**,才能体现理查三的暴虐,从而迎合这种政治正确?余毒至今未消就罢了,菲妈那么努力黑MOA,捧EW,且不说拉踩这种行为本身遭人厌恨,就她这种塑造,愣是把反派塑造得比正派还要有人格魅力,这是要图谋什么?何况,人物性格具有多面性,看《红楼梦》 就知道,王熙凤能够让人“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就是她性格的复杂而多元化的魅力所致,如果写出来的人物,正派的宛若白纸,傻白甜,反派的一黑到底却富有理想,敢于行动,具有清醒的认识能力,那朕必定是更看好这样的反派的,所以,菲妈到底想塑造什么? 想表达什么?
最后,以《红楼梦》为例,并不是为了说明菲妈有曹公的高度,也不是秀中国魔的自豪感,无非是想说明一点,塑造人物性格如果只是单一的、平面的、非此即彼的,则是缺乏内在生命力,也是缺乏观赏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