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从“流人”到“流民”,到东北“移民社会” 。清初民族矛盾尖锐,清朝统治者采取了极其残酷的镇压手段。将“造反”者遣送边陲“烟瘴”之地,山东触犯刑律者多发配“极边寒苦”的关东,这种遣犯史称“流人”。山东人是“安土重迁”的典型。人口压力、天灾人祸、满清政府的政策导向等构成了山东人闯关东的外因。
随着禁令的解除,关东地区迎来了大量的人口涌入。1877 —1878年,中原地区爆发了“丁戊奇荒”,山东、直隶、河南、山西一带遭遇大旱,大约有1000多万人饿死,华北大批灾民涌入东北。因为当时前往关东的路途遥远,所以时人称之为“闯关东”。
当大批中原的破产农民进入辽阔的东北地区,发现当地匪患严重“本境胡匪,少或三五,多或百十成群,忽聚忽散,出没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