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关得名“妒女说”
张少杰
近期,翻阅了《阳泉日报》等几家关于娘子关得名由来的争鸣文章,引发兴趣,也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娘子关得名由来可归纳为三说,即“妒女说”、“平阳公主说”、“两说并存说”。
三说简述
“妒女说”的主要史书依据有三:一是明代永乐年间的《永乐大典》,书载:“承天镇,在平定州东北九十里,古妒女祠在焉,故俗谓娘子关。”二是出自清康熙年间顾祖禹所著《读史方舆纪要》,该书记有:“苇泽关即唐承天军,俗名娘子关,以妒女祠得名。”三是清光绪版《山西通志》所记的“苇泽关一名娘子关,盖以妒女祠得名。”以上三部史书表明,“娘子”’指的是妒女,并非他人。因有妒女祠,才有了娘子关的名称。故称“妒女说”。
“平阳公主说”的依据均来自清乾隆年间版本的《平定州志》。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的《平定州志》记有:“娘子关在州东北九十里,即古苇泽关。唐平阳公主驻兵于此,故名。俗传因妒女祠得名者非也。”清光绪八年(1882)出的《平定州志》,完全沿用乾隆《平定州志》的说法,其“娘子”已由妒女转为平阳公主,完全推翻“妒女说”。故称“平阳公主说”。
“两说并存说”源自《平定县志》(1992年版)的观点。即“一说唐太宗李世民之妹率兵驻守,创建关城,故名;一说春秋时期介子推妹介山氏焚死绵山,后人筑妒女祠得名”。《阳泉市志》基本上延续了这个观点。两部地方志将“妒女说”与“平阳公主说”并存,故称“两说并存说”。
从史书成文时间看三说
古代历史形成文字记载,往往滞后很长时间,有的百年、千年,乃至更长。依据传说记载的文字史料,不可能有多么详细,但总的轮廓还是可信的。通常距事件发生时间越近的史料,可信度越高。以此排出娘子关得名史书的顺序是:第一,明代永乐年间的《永乐大典》。第二,清康熙年间的《读史方舆纪要》。第三,清乾隆年间的《平定州志》。第四,清光绪年间的《山西通志》及《平定州志》。显而易见,《永乐大典》、《读史方舆纪要》排名在前,可信度最高。乾隆年间的《平定州志》提出“平阳公主说”比明代《永乐大典》成书时间晚达三百多年。可见“平阳公主说”可信度次之。
另外,将同一时期,即光绪年间出的《平定州志》和《山西通志》对照,《平定州志》提出“平阳公主说”后,当即就被《山西通史》以“苇泽关一名娘子关,盖以妒女祠得名”一举否定。可见“妒女说”比“平阳公主说”可信度高。
“两说并存说”把“妒女说”与“平阳公主说”都摆出来,形成两说并存的局面,为后人留下深入探究的课题。
《娘子关,不是偶成》攻克“平阳公主说”
为何“平阳公主说”可信度不如“妒女说”高,反而炒作者甚多,影响越来越大?以至于形成现今娘子关景区唯平阳公主独尊,无有妒女立足之地的局面呢?究其根源在于乾隆版《平定州志》首次提出“平阳公主说”时,还附加了明代著名学者王世贞的一首诗《娘子关偶成》为佐证,诗曰:“夫人城北走降氐,娘子军前高义旗。今日关头独成笑,可无巾帼赠男儿。”正是诗中“夫人城”、“娘子军”,与诗的名称“娘子关”的模糊联系,加之平阳公主确实组建过“娘子军”,无意中就与娘子关名产生偶成效应。因而,这就成了“平阳公主说”的依据。所以要破除“平阳公主说”,破解王世贞的诗成为关键所在。
2012年12月7日的《阳泉日报》刊登了宇文银科先生写的《娘子关,不是偶成》一文,作者从作诗的角度及历史的考量,对王世贞《娘子关偶成》的诗作了细致入微的分析。揭示了王世贞诗的本意,令人一目了然,心领神会。
从历史角度看,记载平阳公主的《新唐书·诸帝公主》和《旧唐书·列传八》及相关史料,没有平阳公主镇守娘子关的表述,更找不到娘子关及其得名的影子。王世贞诗中“夫人城”、“娘子军”是两个典故,在《辞海》中就有解释。“夫人城”故址在湖北襄阳西北,是东晋太元初,守城将领朱序之母韩夫人,率领城中妇女,协助其子与秦军作战,坚守城池,当地人民为纪念她的功绩称为“夫人城”。“娘子军”则是唐高祖李渊的女儿平阳公主,在陕西组成娘子军,帮助高祖作战的事。故有“夫人城北走降氐,娘子军前高义旗”的诗句。作者王世贞站在以妒女得名的娘子关城头,被妒女为天下百姓免受寒食之苦,还天下清明,羞耻于兄长介子推只顾自己名节而藏身绵山。于是百日积薪,毅然自焚,作者深感人世间竟有男子不如女的事。联想到2000多年前春秋时期的韩夫人帮助儿子守城;唐代平阳公主率娘子军协助父亲征战的非凡事迹,真令男人汗颜。于是仰天长笑,痛惜昔日女中豪杰远去,再也找不到这样的巾帼英雄能帮助男儿成就大业。顿时情感爆发,才有了“今日关头独成笑,可无巾帼赠男儿”的绝笔。王世贞无愧于明代文坛盟主和史学巨匠,这首《娘子关偶成》诗,就是那么立意深远,令常人难解真谛。难怪成为娘子关得名一道二百多年来难解的历史难题。
宇文先生的《娘子关,不是偶成》一文理据充分,从源头上找到了“平阳公主说”的错误,充分证明“平阳公主说”不能成立。
“妒女说”史出有据,毋须置疑。提出两说并存的《平定县志》(1992年版),都不支持否定“妒女说”。据周立业先生《从娘子关得名由来说开去》(见2013年3月20日《阳泉日报》)一文介绍,“主要总纂人员在当时趋于一致的认识是‘妒女说’是《永乐大典》、《读史方舆纪要》、《山西通史》等史著的观点,理由还是比较充分的。对《平定州志》中‘俗传因妒女祠而得名,非也’不能予以支持”。
笔者认为:“平阳公主说”是平定史学的一大误解。1992年编的《平定县志》提出“两说并存”的观点,为后人留下深入研究的课题,很有必要。可现在还有一种观点要维持“两说并存说”,那只有驳倒宇文银科先生《娘子关,不是偶成》的说法。问题出在哪里,就从哪里说起。扯到其他处,都无实际意义。
故笔者认为,娘子关得名由来,应是“妒女说”才对。
张少杰
近期,翻阅了《阳泉日报》等几家关于娘子关得名由来的争鸣文章,引发兴趣,也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娘子关得名由来可归纳为三说,即“妒女说”、“平阳公主说”、“两说并存说”。
三说简述
“妒女说”的主要史书依据有三:一是明代永乐年间的《永乐大典》,书载:“承天镇,在平定州东北九十里,古妒女祠在焉,故俗谓娘子关。”二是出自清康熙年间顾祖禹所著《读史方舆纪要》,该书记有:“苇泽关即唐承天军,俗名娘子关,以妒女祠得名。”三是清光绪版《山西通志》所记的“苇泽关一名娘子关,盖以妒女祠得名。”以上三部史书表明,“娘子”’指的是妒女,并非他人。因有妒女祠,才有了娘子关的名称。故称“妒女说”。
“平阳公主说”的依据均来自清乾隆年间版本的《平定州志》。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的《平定州志》记有:“娘子关在州东北九十里,即古苇泽关。唐平阳公主驻兵于此,故名。俗传因妒女祠得名者非也。”清光绪八年(1882)出的《平定州志》,完全沿用乾隆《平定州志》的说法,其“娘子”已由妒女转为平阳公主,完全推翻“妒女说”。故称“平阳公主说”。
“两说并存说”源自《平定县志》(1992年版)的观点。即“一说唐太宗李世民之妹率兵驻守,创建关城,故名;一说春秋时期介子推妹介山氏焚死绵山,后人筑妒女祠得名”。《阳泉市志》基本上延续了这个观点。两部地方志将“妒女说”与“平阳公主说”并存,故称“两说并存说”。
从史书成文时间看三说
古代历史形成文字记载,往往滞后很长时间,有的百年、千年,乃至更长。依据传说记载的文字史料,不可能有多么详细,但总的轮廓还是可信的。通常距事件发生时间越近的史料,可信度越高。以此排出娘子关得名史书的顺序是:第一,明代永乐年间的《永乐大典》。第二,清康熙年间的《读史方舆纪要》。第三,清乾隆年间的《平定州志》。第四,清光绪年间的《山西通志》及《平定州志》。显而易见,《永乐大典》、《读史方舆纪要》排名在前,可信度最高。乾隆年间的《平定州志》提出“平阳公主说”比明代《永乐大典》成书时间晚达三百多年。可见“平阳公主说”可信度次之。
另外,将同一时期,即光绪年间出的《平定州志》和《山西通志》对照,《平定州志》提出“平阳公主说”后,当即就被《山西通史》以“苇泽关一名娘子关,盖以妒女祠得名”一举否定。可见“妒女说”比“平阳公主说”可信度高。
“两说并存说”把“妒女说”与“平阳公主说”都摆出来,形成两说并存的局面,为后人留下深入探究的课题。
《娘子关,不是偶成》攻克“平阳公主说”
为何“平阳公主说”可信度不如“妒女说”高,反而炒作者甚多,影响越来越大?以至于形成现今娘子关景区唯平阳公主独尊,无有妒女立足之地的局面呢?究其根源在于乾隆版《平定州志》首次提出“平阳公主说”时,还附加了明代著名学者王世贞的一首诗《娘子关偶成》为佐证,诗曰:“夫人城北走降氐,娘子军前高义旗。今日关头独成笑,可无巾帼赠男儿。”正是诗中“夫人城”、“娘子军”,与诗的名称“娘子关”的模糊联系,加之平阳公主确实组建过“娘子军”,无意中就与娘子关名产生偶成效应。因而,这就成了“平阳公主说”的依据。所以要破除“平阳公主说”,破解王世贞的诗成为关键所在。
2012年12月7日的《阳泉日报》刊登了宇文银科先生写的《娘子关,不是偶成》一文,作者从作诗的角度及历史的考量,对王世贞《娘子关偶成》的诗作了细致入微的分析。揭示了王世贞诗的本意,令人一目了然,心领神会。
从历史角度看,记载平阳公主的《新唐书·诸帝公主》和《旧唐书·列传八》及相关史料,没有平阳公主镇守娘子关的表述,更找不到娘子关及其得名的影子。王世贞诗中“夫人城”、“娘子军”是两个典故,在《辞海》中就有解释。“夫人城”故址在湖北襄阳西北,是东晋太元初,守城将领朱序之母韩夫人,率领城中妇女,协助其子与秦军作战,坚守城池,当地人民为纪念她的功绩称为“夫人城”。“娘子军”则是唐高祖李渊的女儿平阳公主,在陕西组成娘子军,帮助高祖作战的事。故有“夫人城北走降氐,娘子军前高义旗”的诗句。作者王世贞站在以妒女得名的娘子关城头,被妒女为天下百姓免受寒食之苦,还天下清明,羞耻于兄长介子推只顾自己名节而藏身绵山。于是百日积薪,毅然自焚,作者深感人世间竟有男子不如女的事。联想到2000多年前春秋时期的韩夫人帮助儿子守城;唐代平阳公主率娘子军协助父亲征战的非凡事迹,真令男人汗颜。于是仰天长笑,痛惜昔日女中豪杰远去,再也找不到这样的巾帼英雄能帮助男儿成就大业。顿时情感爆发,才有了“今日关头独成笑,可无巾帼赠男儿”的绝笔。王世贞无愧于明代文坛盟主和史学巨匠,这首《娘子关偶成》诗,就是那么立意深远,令常人难解真谛。难怪成为娘子关得名一道二百多年来难解的历史难题。
宇文先生的《娘子关,不是偶成》一文理据充分,从源头上找到了“平阳公主说”的错误,充分证明“平阳公主说”不能成立。
“妒女说”史出有据,毋须置疑。提出两说并存的《平定县志》(1992年版),都不支持否定“妒女说”。据周立业先生《从娘子关得名由来说开去》(见2013年3月20日《阳泉日报》)一文介绍,“主要总纂人员在当时趋于一致的认识是‘妒女说’是《永乐大典》、《读史方舆纪要》、《山西通史》等史著的观点,理由还是比较充分的。对《平定州志》中‘俗传因妒女祠而得名,非也’不能予以支持”。
笔者认为:“平阳公主说”是平定史学的一大误解。1992年编的《平定县志》提出“两说并存”的观点,为后人留下深入研究的课题,很有必要。可现在还有一种观点要维持“两说并存说”,那只有驳倒宇文银科先生《娘子关,不是偶成》的说法。问题出在哪里,就从哪里说起。扯到其他处,都无实际意义。
故笔者认为,娘子关得名由来,应是“妒女说”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