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トーイツ A to Z☆
曲评
它来了它来了,大家期待已久的那首歌终于来了!(狂喜)
歌名为“天下统一A to Z”,其实我也不知道“A to Z”到底是什么含义,但是似乎在各种歌曲里用的还挺多,就比如隔壁水团也有一首A toZ(那个异域风格真的洗脑),pp拉邦结派又一力证!
当然这首A to Z在洗脑程度上绝对不输给隔壁。一看标题就是非常武士道的曲子,看来是伊芙的主唱没错了。事实也确实如此,整首歌曲的风格偏向激情,演唱也采用了pp少见的每人一句solo的形式(彩彩终于不是孤独传说了,泪目),而且伊芙的solo占了更大比重,把她的英气体现得十分突出(不得不说用伊芙的声线唱歌真的挺困难的,佐和子辛苦了)。这种和pp传统主题相差很大的曲风真的给了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它的人气那么高也是在情理之中了。
不过,就算是这样的主题创新,这首歌的节奏和速度依然维持了pp传统的偏向轻快的调调,所以总感觉pp五人是在用最柔和的方式唱最威武的歌曲似的(翻唱那边的华击团也是如此),反而更有了种反差萌。加上这首歌节奏带感,已经被配上了各种鬼畜舞蹈,导致它的人气继续升温。去年俊杰他们举办的邦多利人气曲评选中,A to Z勇夺第六名,是除了r组之外的第一人气曲,实在可喜可贺!
谱评
关于这首歌在游戏中的地位,相信不用我过多赘述,肝帝们早就把它刻在DNA里了……这首歌的人气这么高,很大一部分也是归功于此。不过,这也证明了它确实是耐听,我就算是玩了那么多遍,但打起来还是觉得带感,这正是证明了这首歌曲本身和谱面的极高质量!
在大家对这首歌的印象都集中于“顶级效率曲”上后,它的难度反而被人忽视了。其实,别看它的游戏时间短,A to Z的ex其实也属于26级的顶级水平了!开头的一系列短绿条阵,“哈哈哈哈”部分的扭曲绿条+单手粉键配置都相当锁手;中段的三连阶梯式单点,粉键短绿条组合,左右手交替大滑条,骗手跨屏大绿条等,虽然绝对难度都不高,但多处采音都不是正拍,而且相当锁手,稍有不慎就会吃下good。加上这首歌节奏紧凑,全程几乎无休息段,使得它对技巧的要求并不比2分钟的曲子差。我们现在基本都不会说它的ex有多难,主要还是因为打得多,自然熟练了的缘故。所以还是那句老话,“多练”确实是有用的啊!
相比而言,这首歌的sp难度就水得多了,本来是最难点的短绿条基本全部消失,粉键除了首尾部分,直接少了大半,许多扭曲绿条拉直了,阶梯式三连也变成了三角。虽然后半段还是有一根跨全屏的大绿条,但这种配置也已经不算新鲜了。经历了ex那么长时间的洗礼,这个sp大家应该都不在话下了,当然,副歌部分的节奏还是有些难抓,导致这首歌也不算是25下位,如果对ex难度没有自信,协力时选择sp也是可以的,总体的游玩感觉还是很爽快的!
(据我的经验,18w以上的房间打A to Z时,基本上已经很少有人选sp难度了,而且ex弹簧的人也几乎没有了,一看就是日常训练的结果啊,感谢A to Z提高了广大玩家的音游水平!)

曲评
它来了它来了,大家期待已久的那首歌终于来了!(狂喜)
歌名为“天下统一A to Z”,其实我也不知道“A to Z”到底是什么含义,但是似乎在各种歌曲里用的还挺多,就比如隔壁水团也有一首A toZ(那个异域风格真的洗脑),pp拉邦结派又一力证!
当然这首A to Z在洗脑程度上绝对不输给隔壁。一看标题就是非常武士道的曲子,看来是伊芙的主唱没错了。事实也确实如此,整首歌曲的风格偏向激情,演唱也采用了pp少见的每人一句solo的形式(彩彩终于不是孤独传说了,泪目),而且伊芙的solo占了更大比重,把她的英气体现得十分突出(不得不说用伊芙的声线唱歌真的挺困难的,佐和子辛苦了)。这种和pp传统主题相差很大的曲风真的给了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它的人气那么高也是在情理之中了。
不过,就算是这样的主题创新,这首歌的节奏和速度依然维持了pp传统的偏向轻快的调调,所以总感觉pp五人是在用最柔和的方式唱最威武的歌曲似的(翻唱那边的华击团也是如此),反而更有了种反差萌。加上这首歌节奏带感,已经被配上了各种鬼畜舞蹈,导致它的人气继续升温。去年俊杰他们举办的邦多利人气曲评选中,A to Z勇夺第六名,是除了r组之外的第一人气曲,实在可喜可贺!
谱评
关于这首歌在游戏中的地位,相信不用我过多赘述,肝帝们早就把它刻在DNA里了……这首歌的人气这么高,很大一部分也是归功于此。不过,这也证明了它确实是耐听,我就算是玩了那么多遍,但打起来还是觉得带感,这正是证明了这首歌曲本身和谱面的极高质量!
在大家对这首歌的印象都集中于“顶级效率曲”上后,它的难度反而被人忽视了。其实,别看它的游戏时间短,A to Z的ex其实也属于26级的顶级水平了!开头的一系列短绿条阵,“哈哈哈哈”部分的扭曲绿条+单手粉键配置都相当锁手;中段的三连阶梯式单点,粉键短绿条组合,左右手交替大滑条,骗手跨屏大绿条等,虽然绝对难度都不高,但多处采音都不是正拍,而且相当锁手,稍有不慎就会吃下good。加上这首歌节奏紧凑,全程几乎无休息段,使得它对技巧的要求并不比2分钟的曲子差。我们现在基本都不会说它的ex有多难,主要还是因为打得多,自然熟练了的缘故。所以还是那句老话,“多练”确实是有用的啊!
相比而言,这首歌的sp难度就水得多了,本来是最难点的短绿条基本全部消失,粉键除了首尾部分,直接少了大半,许多扭曲绿条拉直了,阶梯式三连也变成了三角。虽然后半段还是有一根跨全屏的大绿条,但这种配置也已经不算新鲜了。经历了ex那么长时间的洗礼,这个sp大家应该都不在话下了,当然,副歌部分的节奏还是有些难抓,导致这首歌也不算是25下位,如果对ex难度没有自信,协力时选择sp也是可以的,总体的游玩感觉还是很爽快的!
(据我的经验,18w以上的房间打A to Z时,基本上已经很少有人选sp难度了,而且ex弹簧的人也几乎没有了,一看就是日常训练的结果啊,感谢A to Z提高了广大玩家的音游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