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四五”规划聚焦新时代文科发展
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聚焦新时代南大文科发展,精心谋划文科科研“十四五”规划方案,致力于“南大原创、南大名家、南大学派”发展愿景,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境界。
二、“卓越研究计划”布局特色原创研究
7个十层次项目进展顺利。百卷本“中国抗战研究”等项目系列成果完成签约出版。在三批次文科“双一流”百层次项目的基础上,遴选出19项“文科中长期研究专项”,支持南大原创科研和冷门绝学研究。
三、新型高端智库咨政建言能力持续提升
积极推进长江产经研究院、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华智全球治理研究院等一批高校新型智库的“专精化”运行。围绕疫情防控实施32项专项课题,向中央有关部门报送88篇咨询报告,多篇获得中央领导重视,并有效实现政策转化。成功举办江苏发展高层论坛第37次会议,推动江苏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新增一家江苏省重点培育智库“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
四、基地平台建设站位创新前沿取得新成效
积极筹备申报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试点建设实验室。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获批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入选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人文社会科学大数据研究院重点推进大屠杀研究团队、大数据集团队、数字人文团队、计算传播团队的大屠杀语料加工、科学大数据集、政策文本数据集、创新数据集建设。
五、重大科研任务服务国家需求取得新进展
我校文科教师共获得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各类项目70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重大项目13项,连续两年位列全国高校第三;获得教育部各类项目共20项。承担“长江生态文明史”“大运河文化价值弘扬”“工业文化遗产研究”“自贸区与国家级新区建设”等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跨学科协作任务。
六、中文学术综合评价助力科研评价改革
积极响应国家关于进一步深化科研评价体系改革的号召,在完善分类评价、推动中文学术海外传播等方面深入探索,推进中文期刊、中文图书、中国智库(CSSCI-CBKCI-CTTI)新一轮建设工作。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破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意见》,修订《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分类评价实施方案》,不再使用将分类成果折算为C刊论文。“中文学术集刊索引数据库”和“中文学术集刊虚拟图书馆”正式上线。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研究院启动多学科“全景评价报告”的研究。
七、文科科研奖励保持优势再获佳绩
128项成果获江苏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一等奖33项,二等奖 62 项,三等奖 33 项,一等奖比例约占全省30%。在2020年底正式公布的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选中,我校文科教师获奖成果共有49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 30项,三等奖8 项,青年成果奖6项。
八、多措并举加强文科科研队伍建设
启动30项南京大学“文科青年跨学科团队专项”,持续资助青年跨学科团队建设,鼓励学科交叉、注重方法转型,助力青年教师队伍成长。继续推进“南大人文基金特任教授奖励计划”,已有7位退休教师获得奖励津贴。
九、国家双创基地文科平台运行良好
“双创”文科平台顺利通过教育部高教司“双创示范基地三年行动计划项目结项验收评议”,获验收专家组积极评价。承担完成南京江北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局“十四五”规划编制。
十、疫情防控常态下营造国际学术交流氛围
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弘扬南大学术传统,创新科研交流形式,面向海内外开放,推出庆祝118周年校庆人文社科高端系列讲座等50余场;线上线下结合举办“第六届钟山论坛·亚太发展年度论坛”“2020中国智库治理论坛”等重要学术论坛。
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聚焦新时代南大文科发展,精心谋划文科科研“十四五”规划方案,致力于“南大原创、南大名家、南大学派”发展愿景,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境界。
二、“卓越研究计划”布局特色原创研究
7个十层次项目进展顺利。百卷本“中国抗战研究”等项目系列成果完成签约出版。在三批次文科“双一流”百层次项目的基础上,遴选出19项“文科中长期研究专项”,支持南大原创科研和冷门绝学研究。
三、新型高端智库咨政建言能力持续提升
积极推进长江产经研究院、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华智全球治理研究院等一批高校新型智库的“专精化”运行。围绕疫情防控实施32项专项课题,向中央有关部门报送88篇咨询报告,多篇获得中央领导重视,并有效实现政策转化。成功举办江苏发展高层论坛第37次会议,推动江苏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新增一家江苏省重点培育智库“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
四、基地平台建设站位创新前沿取得新成效
积极筹备申报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试点建设实验室。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获批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入选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人文社会科学大数据研究院重点推进大屠杀研究团队、大数据集团队、数字人文团队、计算传播团队的大屠杀语料加工、科学大数据集、政策文本数据集、创新数据集建设。
五、重大科研任务服务国家需求取得新进展
我校文科教师共获得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各类项目70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重大项目13项,连续两年位列全国高校第三;获得教育部各类项目共20项。承担“长江生态文明史”“大运河文化价值弘扬”“工业文化遗产研究”“自贸区与国家级新区建设”等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跨学科协作任务。
六、中文学术综合评价助力科研评价改革
积极响应国家关于进一步深化科研评价体系改革的号召,在完善分类评价、推动中文学术海外传播等方面深入探索,推进中文期刊、中文图书、中国智库(CSSCI-CBKCI-CTTI)新一轮建设工作。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破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意见》,修订《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分类评价实施方案》,不再使用将分类成果折算为C刊论文。“中文学术集刊索引数据库”和“中文学术集刊虚拟图书馆”正式上线。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研究院启动多学科“全景评价报告”的研究。
七、文科科研奖励保持优势再获佳绩
128项成果获江苏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一等奖33项,二等奖 62 项,三等奖 33 项,一等奖比例约占全省30%。在2020年底正式公布的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选中,我校文科教师获奖成果共有49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 30项,三等奖8 项,青年成果奖6项。
八、多措并举加强文科科研队伍建设
启动30项南京大学“文科青年跨学科团队专项”,持续资助青年跨学科团队建设,鼓励学科交叉、注重方法转型,助力青年教师队伍成长。继续推进“南大人文基金特任教授奖励计划”,已有7位退休教师获得奖励津贴。
九、国家双创基地文科平台运行良好
“双创”文科平台顺利通过教育部高教司“双创示范基地三年行动计划项目结项验收评议”,获验收专家组积极评价。承担完成南京江北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局“十四五”规划编制。
十、疫情防控常态下营造国际学术交流氛围
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弘扬南大学术传统,创新科研交流形式,面向海内外开放,推出庆祝118周年校庆人文社科高端系列讲座等50余场;线上线下结合举办“第六届钟山论坛·亚太发展年度论坛”“2020中国智库治理论坛”等重要学术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