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吧 关注:596,153贴子:8,218,263
  • 15回复贴,共1
紫砂壶吸苦涩和杂味的原理是啥?
应该是物理的非化学的?
那吸附量总有上限吧?
吸附满之后就是养壶养好了?也就是说养好之后就不吸附苦涩杂味了?
那不就和不吸味的瓷器一样了?
如果用养好(吸附满)之后放清水就会有茶香——这一点来解释的话,也就是说吸附的东西会在之后释放。但问题是,吸附的都是苦涩杂味等不要的味道(当然也有些香味),这次吸的杂味再下一次泡茶释放的话,释放的都是最不要的味道啊,变成朝三暮四的猴子了?
求大神指点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01-19 09:36回复
    求大佬现身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01-19 11:16
    回复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01-20 11:21
      回复
        楼主明白人。原理上一点毛病没有。
        具体的我也不能从非常科学生物的角度来解释,就说说我个人的理解吧。
        首先因为紫砂双气孔的结构,导致在所谓茶气(空气)对流时会有一些茶汤之类的存积其中,这也是能“养”会包浆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后期泡一壶清水也能有茶香的条件。
        在养出来后还有没有强大的透气性我觉得肯定是没有的。因为新壶在前期使用时会有“凤鸣”,等用了一段时间包浆后这种情况基本不会出现,就是因为双气孔结构在不同程度上被堵上。具体程度如何,会不会失去紫砂特性,不敢妄自下结论。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正常养护使用,不留茶垢的那种,紫砂特性不会彻底消失,我的理由是根据其双气孔的另一特质,导热性没那么快(和陶器有所不同)来判断,一把紫砂在包浆之后并没有使其导热性变好。
        另一个。吸附性问题。茶叶的具体化学因子。仔细分有几百种,通俗上有十来种。所谓茶香一般是茶的酚类氧化物产生的气味(光是芳香物质组成就有醇类,酸类,内酯类等等数十样。普洱茶(特别是普洱熟茶的堆渥味)跟茶香(酚类氧化物)的持久力不是一个层级。具体的科学表现和试验数据没有,都是茶友们体验的经验之谈,紫砂确实能吸附特别像普洱中不好的气味,使茶汤味道更加讨喜。我觉得也是得益于双气孔结构,原理大概就是不同的味道留附力不同,比如堆渥味会很快排出壶体,而酚类氧化物比较能持久的吸附其中。
        总之,紫砂壶在有限的使用时间内,基本没有丧失紫砂特性,且经久使用更加让人愉悦。
        支持楼主这种思辨的态度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1-01-20 14:08
        收起回复
          我用瓷壶,盖碗,紫砂泡同一款茶,区别有限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1-01-22 13:15
          回复
            楼主何必认真,纠结一些没办法证实又没有实际意义的事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1-01-22 13:48
            回复
              好奇所谓双气孔结构是什么样的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1-01-22 20:37
              回复
                花钱就完了,快乐在于花钱,不在于花钱到底干了啥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1-01-23 02: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