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周之祯吧 关注:9贴子:904

《印花条议第二幕》——陆节,觉禅望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时间:成光八年三月
地点:千步廊·户部官署
人物:陆节,觉禅望知
内容:陆节着手梳理洋夷开征印花税的资料,户部参议觉禅望知谙悉西洋背景,此番得为近用。望知详陈西夷诸国征税始末,又列此课项“税源广泛、收入可观、徵缴便宜、民人自愿”等诸多好处。陆节首肯,心以为印花税的根本利得在于,中央可籍此将地方的财富更好地收拢聚集,提高对地方的制驭力度。然则若施行此法,必触动省府利益,故命望知密拟试行印花税之奏疏,莫要声张。


1楼2021-01-12 17:44回复
    节:(看见望知进来)坐坐坐,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知:梳理得差不多了,不出大人所料,这事有门
    节:哦?快说来听听
    知:这个税最早在荷兰开,当时荷兰zf需要好多钱,就得找个能大把捞钱而且群众不造反的方法。他们选了一圈,最终选了这个。让民众少交点钱,zf给大家的各类票证上印个花,票证就有法律效力了。
    节:(沉思)选这个不奇怪,不仅民众愿意交,官府也好操作
    知:是啊。这个税的基础,在于老百姓用票证用的多。粤海关一开,生意越做越好,票据用量增加那是指日可待的,所以我觉得行。
    节:(想想皇帝有点想在福建开海的暧昧态度)你说的不错,而且这么一来,户部就能通过税收,掌握各省发票情况,进而掌握各省经济运行情况。
    知:(心领神会)不仅收了钱,还能更好地管束那些平常不服管的地头蛇了。
    节:可以悄咪咪起草章程了,注意保密,不要节外生枝。
    知:得嘞。


    2楼2021-01-13 15:25
    回复
      【造访穆府之时,何曾想到穆又骧那一柄竹竿,不仅搅动了镜湖一池春澜,也搅动了心壑里伏歇已久、于户部踵事增华的风云。两江一带商贸已繁喧至此,纵使暂且不能俦匹于西夷,总归也是输短无多,洋人摄取微末之民财以富国帑,大清缘何不能行效法之?】
      【而参议觉禅望知邃晓西洋风物人情、又深谙户部庶务的殊才,便于我奉“兵贵神速”为圭臬的当口,如锥处囊中,瞬而别颖于群】
      【其人履历自吏部调取,置于我公案的翌日,便毫无保留地与之交洽了膺中关于新税徵取的所思所想。着其领命,暂放手中杂冗闲事,专志集与西洋列国有关印花一税的册载与文札。此际,得闻门吏通禀一句“参议觉禅氏请见”,自然十二分乐得搁下草批的几章奏请,不自知地一扬声】
      请!


      5楼2021-01-13 17:01
      回复


        6楼2021-01-13 17:05
        回复
          【三月寒冬一开,京城各衙邸的官儿爷们便如雁群回巢、龙蛰起陆般活泛起来,户署向是各处走动的关枢,自帘内撩眼一窥,一只手数不过来的顶戴们双双簇簇滞在厅中,笑如春风者有之,厉目肃色者亦有之,只大约殊途同归,这一茬又一茬黄韭似的新旧人,皆躲不开一个讨债的名头。】
          【苦于在诸位大人间东奔西顾周圜扯皮,元称之为枯索无味的案牍庶务便也成了一桩沈心耐烦的好差,兼有少时对西夷诸地风物颇有兴致,故而此番疏理尚书大人所授之事,倒未多费几番功夫。】
          【将案头所理西洋列国关涉印花征税的文法一一稽考详记,集列成册,晌时搦下最后一笔,又从头至尾勘正无误,方劳门吏通传。帘帷一启,中气十足的请进声招来唇畔一抹扬煦,外间碌碌杂杂的跫音与三不五时的争沸声一应趋出颅内,恭谨见礼后,将籍文呈上】
          陆大人,先前所提西洋徵取印花一税已稍有眉目,不出您所料,此事大有可为


          7楼2021-01-14 17:34
          回复
            【先前据穆牧遒叙议,心知此番摄法于夷并非空中楼阁、无根之水,“有可为”称不得如何稀奇;倒是觉禅望知如此迅捷地将浑无头绪之事梳栉出个眉目,多少逾出意料。着宦侍看座添茶——久在公廨服侍之人,当知此待遇并不多见,陆尚书批拨内帑心宽手松,待诸僚属却难称温蔼近易。细论来,还需仰赖命署吏部的五载晖阴,日日与运斡于人事黜陟,心性才淬修得愈发清澹邃远了】
            【觉禅出言乃见其胸中竹标已成,徐将案上籍文打开,一壁掠览其概貌,一壁遣问】
            如此最好。概况如何,细说来听听。


            8楼2021-01-14 20:13
            回复
              【陆尚书约与族伯应是龄岁相当,幕内惟余二人时,自然而然地便忆起彼时伯父尚未外赴,腊冬千步廊下一席方隅之地,把手指点我厘帐录簿。时移岁易,而今手畔一杯热茶又将迢递的索绪牵回,墨笔在心中囫囵绘下一抹有关这位谨严的尚书大人不曾多见的另外一面,揖礼又一承】多谢大人。
              【迨其展文,方落座顺询应声】印花一税最早在西洋荷兰国中开徵,彼时荷兰国库空虚,中///央累于财政周转,欲觅法筹巨款以济时艰,且又不可过分扰民而至群情激愤。
              其朝廷广泛征询商议后,最终择定以各项契券、凭约为徵取新税的对象,令民众在其上粘贴官家所制印花纸,百姓只需缴些少额的税款,倘事后此桩买卖遇有词讼,则可交有司理涉止息,从而有所倚仗。


              9楼2021-01-15 11:04
              收起回复
                【万绍后东南边贸渐至缩紧,西学严加禁绝,至今洋夷诸讯闻在京师多已难觅其踪。殊不知甲子之久,国朝宸极三番更迭,西夷列国亦不乏天翻地覆之亟变。如今旦开南粤海关一隅,辄可于管窥蠡测之中,稍见一斑】
                【小觉禅非笔帖式出身,文墨走笔倒也明晰酣畅。细聆其娓娓之言,膺中大抵待此新潮洋物有些计较。揆思须臾,笑续上觉禅话锋】想出这主意的人,倒真有些通才硕学。叫庶民舍小钱买个心安,自然乐意者众;计税单看票证而不论田亩人丁,则可免与户籍纠缠太深,底下胥吏执行起来,也省得不少麻烦。
                【随手取身边茶盅啜一口,再续道】要是此法在我朝早推行一年,穆提督治下那俩富得流油的茶商,也不至于争讼得头破血流了


                10楼2021-01-16 16:20
                回复
                  【因早先领命稽考西洋印花一税始末时,便与陆尚书征询过其中取舍计较,自知他业有偏向;后详加刊理,也不免赞声夷人取精用宏的眼量,是以毋论是呈於案头的文籍,抑或眼下徐述陈情,皆开宗明义地点出此税法施行之妙,亦不吝多为其美言一二】
                  不错,此法所以可行,在于坊间订立各项契券、发票、收单与字据乃是稀松平常,且有粤海关一口商贾阜通,市盈货贿,一应票据用量源源不断只增不减,以此为纳税之证则必不短税源,于己于彼,皆是善举一桩。
                  【虽粤海关夙积旧弊尚未整饬,但开解海禁、甚而敕设新关的飞沫早业纷纷,倘能在此前得以推行新税,青云堂的功劳簿上未必不会添之一笔。复闻尚书后阙诹侃,赓笑道】行商牟利本是天经地义,徵取此税对这些人而言,可谓有利无弊,以如此轻微的税负得官府庇佑,只怕再没有比此税更教他们乐意缴纳的了。


                  11楼2021-01-18 12:03
                  回复


                    12楼2021-01-18 14:44
                    回复
                      【如此详加剖析,思域则更见明廓,颔首道】
                      形势虽好,亦不可不慎。民生税种本就繁多,如欲印花贴票,则难免与房捐丁税等旧课目有所交集。还需慎加剔整厘改,免得届时舆情滋扰,不好收拾,(自指乌台那些最嗜闾阎风沫哗嚣的刀笔吏,若凭白遗口舌之柄,再补阙斡应,想想便令人头痛)。牵一发而动全身哪。
                      【言及粤海关贸易疏通润泽税源不竭,思绪便天然地顾及:闽海关选址筹建,乃是朝中时不时便要拎出来论上一论的热题。皇帝于此总暧昧不定。这态度坏也不坏——既有留白静待泼墨,便可容臣属推波助澜、各显其能。虽然在我看来,福建开海无非早晚之别,圣人奇功未竟,岂有中道裹足之理】
                      【如此默默盘算,缄静须臾,再与道】这些票据,其实不光是充盈公帑的财源。仲麟,想过没有,印花税一旦开征,哪省哪年有多少经贸往来、多少房屋田亩收受,多少藏富于民的钱款……蔚蔚天下大观,可就都拢到咱们户部手里了。


                      13楼2021-01-20 11:21
                      回复


                        14楼2021-01-20 11:24
                        回复
                          【俟言至此,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情知尚书大人有此远志,倘着意推陈出新,届时必是雷霆果决之势。但满志踌躇也未必能得一路顺遂,了然承应前阙】
                          您说的是,苛捐杂税这等与敲骨吸髓无异的手段并非是徵缴新税的初衷,分目厘清,以消除民众猜忌朝廷的顾虑才是正道。【但便是不提数众百姓,单是奏疏呈至公堂,也可想见反对的飞沫抵能淹出一条运河之广。一石激起千层浪,总有故步自封者不乐见新锐;而朝会中为着睚眦异见,彼此攻戕者更是屡见不鲜,征路漫漫,眼下不过将将踏出一步耳。】
                          【两厢阒默小晌,不得不承认的是,甫才一通剖辨,倒将稍有些脑热的冲劲儿与平素惧畏人言的束缚相折衷,当显冷静后,再闻陆尚书话音下一席恰中肯綮的瞻见,便有如醍醐灌顶,一瞬了悟顿开。且不提数千万两累累白银源源入库,兼者那些商贾明里暗地的行举、省府或掩於耳目后的交易……不必枚举,业已心中有数】
                          那咱们户部岂非不仅可以坐收税利,还能将那些往素不大服管的地头蛇们多加约束,一言蔽之,此法对我们而言,更是有利无弊。


                          15楼2021-01-22 12:21
                          回复
                            ……好像这1贴也被屏蔽了一会,截个图吧


                            16楼2021-01-22 13:42
                            回复
                              【迩今国朝藩属不兴,帝胤封王在京,省府封疆要员的权柄可称煊赫盛极,行省与枢廷间,微妙的博弈与制衡交融相掺。掌中的折子一掂,知道是件开罪人的事儿,却分毫不替他们冤枉——鞭长莫及之处,有多少阴私龌龊的心思,朝廷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涵容则个,现下全国一统掌摄调度,刮敛些皮毛又能如何?真对皇上有孝心,也别光在撒欢纳贡的小把戏上做文章】
                              【身形朝椅背上一靠,想起各家朝户部问银不啻虎狼的姿态,稍使阖眸,意有所指】都是替万岁爷分忧。
                              【复而从笔架山上搦管着墨,斟酌二三,在折上几处圈改删替,待洇痕渐干,再交还给觉禅】此事你做得甚好,可依照现有的东西,秘拟办税的章程了。诸事未决,先毋与外人悉知。我不苛时限,不要节外生枝便是。


                              17楼2021-01-22 15: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