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吧 关注:988,258贴子:32,721,788
  • 0回复贴,共1

【 交友互动】你和她对味儿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不知道你有过这样的经历没有——到书店看书,穿梭于几十排巨大的书架之间,时不时的随手拿起一本书,却翻上两三页就看不下去了!其实这并非书本身的原因,它们的内容未必不精彩,其中大概也不乏名著,只是恰恰不符合你当时的心境和阅读兴趣,读起来自然就索然无味了。
  这就如同吃饭一样,同样的食物有人吃上一口就欲罢不能,有人则难以入口。所谓众口难调,几乎没有人能够做出一种饭菜使所有的人都感到好吃。同样也没有任何一本书能够征服每一个人的心。就连“矛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平凡的世界》也曾惨遭退稿,理由是啰嗦、没悬念,读不下去。
  多年以后,当年负责组稿的《当代》杂志的编辑周昌义这样说道:再经典的名著,我读不下去,就坚决不读。就跟吃东西一样,你说鲍鱼名贵,我吃着难吃,就坚决不吃。
  清代性灵派诗人袁枚在其代表作《随园食单》里这样写道:“凡事不可苟且,而于饮食尤甚。”。这似乎与周编辑“隔空”唱和,点透了路遥受冷遇的原因——不对味!
  这世上相生相克的道理就是这么奇妙,你吃得津津有味,别人也许并不可口。不仅如此,某些食物之间的味道也是无法调和的,比如咸鱼和生花生米,单吃都是不错的美食,但若是不小心同时吃了,咸鱼的那种腥味会被花生米无限放大,令人隐隐作呕。虽然这两种食品并不相克,但就是不“对味儿”。
  人与人相交,不也是这个道理吗?什么是朋友?对味儿!
  且先不管这种“味”是什么味,总之是意气相投,心有灵犀,兴趣、话题等方面肯定有不少相通的地方,这样才能合得来,交得久。古人说得好: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对味儿的朋友之间,不仅有说不完的话题,大同小异的三观,即使谈天说地间也能够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不仅令人齿颊生香,还能够化为营养,催化出充满正能量,使不完的“劲儿”!
  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千古传诵,大概是古人“对味儿”的典范。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知音”一词由此而来。后钟子期病故,伯牙悲痛万分,认为世上再无知音,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所以就“破琴绝弦”,把自己最心爱的琴摔碎,终生不再弹琴了。
  “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境界已成绝唱,真正的知音可遇不可求。作为现代人,我们不妨学着古人的样子去寻觅能够互相信任,互相欣赏的知己,去发现那个与自己“对味”的人。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朋友是什么味儿,愿意去迎合这种味儿,主动试着融合两种味道,从而达到“和合”的最高境界。对于没法沟通的人则干脆从思想上隔离,就像物种隔离一样。这好比你是咸鱼,他偏偏是生花生米,无法调和,也就不必调和。
  细品人生百味,一一尝过之后,真正对味的也就那么几种。山珍海味吃多了,才会发现五谷杂粮的香甜。馒头“无味”却与百味合,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齐鲁名师【ID:qilumingshi】原创 欢迎关注


IP属地:山东1楼2021-01-10 21:4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