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吧 关注:96贴子:621
  • 0回复贴,共1

广盛原中医药受邀出席第十七届世界中医药大会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2020年12月15日,第十七届世界中医药大会在京隆重召开。本次大会是汇集了全球知名的中医药专家,中国更是有“人民英雄”张伯礼院士、“国医大师”王琦院士、来自大同的广盛原中医药有限公司徐胜、贺雷等知名人士。本次大会以“构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全球中医药人在行动”为主题,展开了一场中医药界的学术盛会。

在大会的开幕式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秘书长陈立新为大会支持单位广盛原中医药有限公司与中国知网颁发奖杯。
广盛原作为一家中医药企业,不仅在疫情中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中医药的传承中更是做到了“行广致盛还本原”。就如同广盛原的名字一样,要让中医药在这个时代重新发光,而不是掩埋在历史的尘土下。广盛原在恒山建立了一个也上黄芪的基地,就是为了做道地的中药材,做效果显著的中成药,从药品的源头把控,为中医药正名。
上午的报告环节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人民英雄”张伯礼以《弘扬抗疫精神,坚定文化自信》为题做了报告;来自山西的广盛原中医药有限公司贺雷先生以《同呼吸,共命运——中医药产业助力全球抗疫》为题做了报告;“国医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琦以《让中医药走出去》为题做了报告;澳门大学客座教授王一涛以《中药质量技术创新与国际拓展探索》为题做了报告。

(从左至右:广盛原中医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徐胜、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秘书长陈立新、中国知网副总编辑肖宏)
在上午主论坛的最后环节,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妇女儿童关爱工程执行主任、慢病防控工程副主任、广盛原中医药有限公司贺雷先生做了题为《同呼吸,共命运——中医药产业助力全球抗疫》的报告。贺雷在报告中首先介绍了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发起的“世界卫生组织COVID-19 团结应对基金·中国行动”,以及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支持中国中药协会呼吸病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和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共同编写的《中成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共识》的相关情况。

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妇女儿童关爱工程、慢病防控工程执行主任,广盛原中医药贺雷先生做主题报告
作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文化专委会、中国中药协会国医药文化专委会秘书长单位的广盛原中医药,不但第一时间捐赠上千万药品、现金和抗疫物资驰援湖北一线,同时积极参与全球抗疫工作。广盛原独家产品芪参补气胶囊、清肺宁嗽丸等入选《中成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共识》后,立即引起了多个国家的关注。广盛原响应号召,通过世界中联的学术平台,与包括墨西哥、俄罗斯、日本、韩国、欧洲等多个国家建立合作,探索中医药产业走出国门、助力全球抗疫的新模式。


墨西哥国家科技部部长Maria Elena博士向广盛原中医药董事长徐胜先生来信申请药品援助
接下来,在谈到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问题上,贺雷指出,中医药产业过去二十年产值上突飞猛进,但又深陷困境:一方面在体制内被西化,被片面唯物主义观改造、盲从西医模式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医药的发展与传承;而在体制外,中医药又被神话,各种三无神医、造神运动后面的利益链条,中医药被当作了敛财工具,亟待正本清源;最终的结果,中医药被主流体系边缘化,去年达到了一个顶峰,非常典型的就是所谓的“西医不让处方中成药”的新闻。总的来看,以药养医、透支医保成就的繁荣只会是阶段性的。

在这个背景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文化专委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中药协会国医药文化专委会秘书长徐胜先生,利用自己在太极、昆中药、健民、神威等多家上市公司操盘的经验和资源,结合自身对中医药发展的认识和理解,自主创业,重光广盛原老号。在徐胜董事长中医药情怀的感召下,原天津达仁堂厂长李燕钰等一群有着中医药信仰的人走到了一起,共同探寻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新模式和新路径。
广盛原老号最早可追溯到明朝时期,清顺治《云中郡志》载,明万历八年(1580年),大同瘟疫大作,紧急关头,有司于广盛巷设药局施药。大同名医任服远夜梦祖爷爷任荣告之药方,痊治数千人,任服远因此被呼为神医,此药方亦被称为“妙灵丸”,寓“妙药灵方”之意。因此1580年是广盛原的传承元年。1956年大同中医药老字号公私合营,发展成为大同中药厂;大同中药厂继承创新,以过硬的品质畅销全国,比肩同仁堂。2019年10月25日,全国中医药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同日,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广盛原中医药有限公司”,成为国内第一家由中药厂升级为全国性“中医药’公司的企业。

在过去一年,广盛原不仅积极参与国内外抗疫,还与中西医专家深度合作,充分挖掘中成药的临床价值;打造行业影响力,助推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尤其在引领中成药经典名方与经典剂型全面回归与创新方面,做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现在很多人迷信创新,中医药的经典名方往往是经过了几百上千年的临床验证,疗效确切,使用经验丰富,但却因为价格便宜、质量得不到保证等种种原因,被众多企业束之高阁;中成药丸散膏丹等传统剂型,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傻大黑粗”,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但恰恰是很多疾病治疗的优势剂型。“丸者缓也,汤者荡也”,以大蜜丸为例,原生药材打粉与蜂蜜直接混合所制成的大蜜丸,不仅能做到“贵重药材,涓滴不漏”、还能“均匀释放,充分吸收”,特别适合含贵细药材的药物与滋补类药物;蜂蜜本身还具有“润肺止咳,润肠通便”与“缓急和中,减少刺激”的作用,特别适合呼吸类疾病与消化类疾病使用。广盛原通过“精选道地药材、优质药用蜂蜜、严格工艺控制”,力求让每一颗大蜜丸像都细腻、柔软、好吃;通过独家专利的“小红罐”包装,解决了大蜜丸使用、携带、储存不便的问题,更佳时尚、方便与健康。一经推出,就成为了市场上的“爆款”。

为了更好的实现战略布局与资源协同,广盛原斥巨资在有“北芪之源,黄芪正宗”的北岳恒山北土岭沟兴建3000余亩广盛原野生恒山黄芪原生态培育基地,从源头确保药品质量;现代化生产厂区和全国大型的大蜜丸生产线已经正式投产;在大同古城广盛原老号旧址打造的广盛原中医药文化博览苑,在未来也将成为消费者了解中医药、体验中医药的理想去处;在北京组建的广盛原文化传媒,正在积极与专家开展公益项目,传播中医药文化。
源于对中医药的信仰、对品质的追求以及对创新发展模式的不懈探索,广盛原在短短一年时间内赢得了业内同仁、专家领导与终端用户的一致口碑,被誉为“中医药行业的一匹黑马”。在未来,广盛原将继续坚持“医为体,药为用”的产业布局,向着“经典名方中成药引领者”、“道地药材原生态守护者”以及“中成药大蜜丸第一品牌”的目标而努力。让广盛原这个440年的中医药老号焕发时尚魅力,引领国潮新风范,让年轻人爱上中医药。

广盛原参与全球抗疫的经验以及对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引起了全球参会嘉宾的高度关注与行业同仁的深度共鸣。广盛原中医药将和业界同仁一道,守正创新,探寻中医药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行中医药之宽广,致中医药之兴盛,还中医药之本原!


1楼2021-01-08 13:5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