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5月15日漏签0天
中微子地球演化说吧 关注:292贴子:4,031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游戏

  • 10回复贴,共1页
<<返回中微子地球...吧
>0< 加载中...

研究发现:地球自转加快了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中微子地球
  • 人气楷模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英媒称,地球的自转速度比以往更快,所以现在一天的时长比规定的24小时稍稍短了一些。现在,全世界的计时人员都在讨论是否需要删除一秒钟来说明这一变化,以使时钟的走速重新与地球自转保持一致。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1月5日报道,为了使原子时与太阳时保持一致,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共增加了27个“闰秒”。这是因为几十年来,地球完成一次自转的时间略长于24小时,但从去年开始,地球自转的时间已经略短于此。
报道指出,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原子钟一直保持着超高精度的日长记录。其发现在过去50年里,地球完成一次旋转所需的时间慢于24小时(86400秒)。然而在2020年年中,这一长期存在的趋势被逆转了,现在一天的时长经常短于86400秒。2020年7月19日,这一天的时长比24小时整缩短了1.4602毫秒——这是有记录以来最短的一天。
在2020年之前,最短的一天出现在2005年。但在过去的12个月里,这一纪录被打破了28次。平均来说,现在一天的时长比24小时整少了0.5秒。
报道称,这种时间上的细微差别只有通过原子钟才能发现,但其有着广泛的影响。
卫星和通信设备依赖于与太阳时相一致的真实时间,而太阳时由星星、月亮和太阳的位置所决定。为了保持这种协调关系,总部设在巴黎的国际地球自转学会的计时人员此前曾给某一天增加所谓的“闰秒”。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27次,最后一次发生在2016年的除夕夜。不过由于地球自转速度一直在减慢而非加速,所以此前从未出现过需要增加负闰秒的情况。
报道称,人们现在正在争论是否可能需要加上一个负闰秒来纠正日益扩大的时间差。
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时间和频率组的高级研究员彼得·惠伯利向《每日电讯报》表示:“现在地球的自转速度比过去50年的任何时候都要快,这肯定是正确的。”他说:“如果地球自转速度进一步加快,很可能需要加上一个负闰秒,但现在还为时尚早,说不准这种情况是否可能发生。”
他指出:“关于闰秒的未来,国际上也在进行讨论。对负闰秒的需求也可能促使人们决定永久性地废止闰秒。”(编译/杨雪蕾)
来源:2021-01-06 19:12:30 来源:参考消息网


  • 中微子地球
  • 人气楷模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钾40占全部钾的0.0117%,半衰期为1.277亿年


2025-05-15 16:31:26
广告
  • Yokly楠瓜
  • 高级粉丝
    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谢谢


  • 中微子地球
  • 人气楷模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通常将单一岩体不论大小均看作一次岩浆活动的产物,认为岩体是一次侵人造成的。
封闭体系的岩浆分异作用/
岩浆混合作用是一个古老的问题,最早是由德国化学家Bunsen R于1851年提出来的,他认为,镁铁质岩浆与长英质岩浆按照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成分复杂多样的火成岩类型,犹如连续光谱一样。
浆混花岗岩专题填图方法初探--以东昆仑加鲁河地区为例


  • 中微子地球
  • 人气楷模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冥古宙地球的冷却、分异和构造体制及其比较行星学研究


  • 中微子地球
  • 人气楷模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大陆演化与花岗岩研究的变革


  • 中微子地球
  • 人气楷模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复合造山作用和中国中央造山带的科学问题


  • 中微子地球
  • 人气楷模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准噶尔—北天山盆山过渡带断裂系统发育特征及地质意义


2025-05-15 16:25:26
广告
  • 中微子地球
  • 人气楷模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吕梁隆起中段冲断构造解析


  • 中微子地球
  • 人气楷模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岩石圈位于地球最外层,平均厚度约为 80 km,由地壳和部分上地幔组成,它又被划分成许多刚性的构造板块,它们在下伏低粘度的软流圈上运动。岩石圈与软流圈之间的界面被称为 LAB(lithosphere-asthenosphere boundary)。LAB 下 方, 地 震剪切波速下降了 3%-10%,即在软流圈中约100-200 km 深度处存在一全球范围的地震低速层(LVZ),与上地幔的低粘度层在深度上基本一致,但时至今日,人们对低粘度层的起源缺少理解,对 LVZ 的成因也仍有争议。


  • 中微子地球
  • 人气楷模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Nature :软流圈熔体促进构造板块运动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0回复贴,共1页
<<返回中微子地球...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