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江湖』为大学新闻系实习生们说句话
作者:听海1982 提交日期:2005-12-12 20:20:00
为大学新闻系实习生们说句话
新闻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操作性极强的学科,理论学习更需要与实践的对接,这就需要学生应到媒体实习,以便对媒体有直观的认识,熟悉新闻的生产流程,初步接触新闻业务,从而找出不足,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为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从业者做准备。况且,现在媒体单位在招聘的时候,有工作经验已基本成为必需条件,这更让广大新闻学子意识到实习的重要性。
但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实习单位难找,找到理想的实习单位更是难上加难”。很少有媒体主动招聘实习生,于是,每到寒暑假实习高峰时,学生们只得纷纷通过老师、学长等帮忙,为自己谋求一个实习机会,实在没有办法的,只有靠自己硬闯,希望能用自己的诚心与执著为自己敲开一扇门,虽然不乏成功之例,但许多人还是以希望破灭告终。笔者的不少同学曾给不少国内知名媒体打电话询问暑假可否能去实习,对方冷冷的一句或就挂断了,然他们好生心寒。笔者自己也曾在广州向南方某都市报、在北京向新某报打电话一个被告诉“我们这里满了”,一个被告诉“我们不招实习生”而被打发。
大多数媒体把实习生当作免费的“新闻劳力”,甚至有的媒体开始收取所谓的“实习费”。这些不规范现象让实习生对媒体的良好印象也开始打折扣,让一度高涨的实习热情受到打压。
父母的钱花的差不多了,大学新闻系也毕业了,非但找工作就是实习都成了问题。新闻专业一个实践性特别强的学科,多数学校的实习期都在半年时间左右。可是有谁知道我们新闻系大学生有多少委屈。求爷爷拜奶奶,历尽艰难,找到了个实习单位,在那里尽心尽力的干,食宿不但自理,报社工资、补助一分钱也不给外,就连平时采访的路费、电话费也要自己掏腰包,有的报社还要收取所谓的“实习费”,真不知道这算不算乱收费。真的感觉对不起父母,亏对大学生的称谓。我们连民工也不如啊,就连下岗人员、无业人员也不如,至少他们也能有城市低保啊!我们呢,做牛马活,出牛马力,非但无一点回报,还要花去父母几千块的血汗钱,我们可都是二十好几的人了啊,我们可都是大学本科毕业生了啊!!!
另一方面,学校也是稳坐钓鱼台——照样收取学费和住宿费。半年实习在外谁不花个几千块,既没有占用学校一点教育资源,却照常收费,真的让人想不通。
为此,笔者痛心疾首的在此呼吁:
——媒体,对你们的后备军对你们的后辈们提携一点吧,关爱一点吧!能让一个学生进来实习就让他进来吧!
——高校,你们还厚着脸皮说大学生没有诚信没有道德,不按时交纳学杂费,真是很好意思啊!请仁慈一点吧,收取的费用不让全部至少也得抽出一部分反还大学生,也好让他们能在社会上生活的好一点。
——教育部门和政府,请出台一项政策来维护一下大学生的利益,其一要让接受实习生的单位也对实习生的劳动有点回报,起码得有点表示,意思意思也行,算是对劳动的尊重;其二,实在不行,就出台一强制政策,对大学生也像对待失业、无业人员一样,给个最低生活保障也行,也好让这些在你们的城市里付出劳动的你们自己的天之骄子们有个糊口的钱,也好让他们都有脸面对得起养活了这么多年的父母。
各位大老爷们,你们说行吗?拜托了!
原文作者所属博客:新闻人
作者:screy 回复日期:2005-12-12 20:43:05
我就是受害者~~
作者:仗剑走天涯729 回复日期:2005-12-12 21:09:05
我认为说的很有道理
的确是这样的
现在的新闻专业的学生实在是太多了 是个学校他就开新闻专业
加上媒体的门槛比较的低
媒体对于非新闻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大
整个市场基本上是供过于求
作者:听海1982 提交日期:2005-12-12 20:20:00
为大学新闻系实习生们说句话
新闻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操作性极强的学科,理论学习更需要与实践的对接,这就需要学生应到媒体实习,以便对媒体有直观的认识,熟悉新闻的生产流程,初步接触新闻业务,从而找出不足,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为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从业者做准备。况且,现在媒体单位在招聘的时候,有工作经验已基本成为必需条件,这更让广大新闻学子意识到实习的重要性。
但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实习单位难找,找到理想的实习单位更是难上加难”。很少有媒体主动招聘实习生,于是,每到寒暑假实习高峰时,学生们只得纷纷通过老师、学长等帮忙,为自己谋求一个实习机会,实在没有办法的,只有靠自己硬闯,希望能用自己的诚心与执著为自己敲开一扇门,虽然不乏成功之例,但许多人还是以希望破灭告终。笔者的不少同学曾给不少国内知名媒体打电话询问暑假可否能去实习,对方冷冷的一句或就挂断了,然他们好生心寒。笔者自己也曾在广州向南方某都市报、在北京向新某报打电话一个被告诉“我们这里满了”,一个被告诉“我们不招实习生”而被打发。
大多数媒体把实习生当作免费的“新闻劳力”,甚至有的媒体开始收取所谓的“实习费”。这些不规范现象让实习生对媒体的良好印象也开始打折扣,让一度高涨的实习热情受到打压。
父母的钱花的差不多了,大学新闻系也毕业了,非但找工作就是实习都成了问题。新闻专业一个实践性特别强的学科,多数学校的实习期都在半年时间左右。可是有谁知道我们新闻系大学生有多少委屈。求爷爷拜奶奶,历尽艰难,找到了个实习单位,在那里尽心尽力的干,食宿不但自理,报社工资、补助一分钱也不给外,就连平时采访的路费、电话费也要自己掏腰包,有的报社还要收取所谓的“实习费”,真不知道这算不算乱收费。真的感觉对不起父母,亏对大学生的称谓。我们连民工也不如啊,就连下岗人员、无业人员也不如,至少他们也能有城市低保啊!我们呢,做牛马活,出牛马力,非但无一点回报,还要花去父母几千块的血汗钱,我们可都是二十好几的人了啊,我们可都是大学本科毕业生了啊!!!
另一方面,学校也是稳坐钓鱼台——照样收取学费和住宿费。半年实习在外谁不花个几千块,既没有占用学校一点教育资源,却照常收费,真的让人想不通。
为此,笔者痛心疾首的在此呼吁:
——媒体,对你们的后备军对你们的后辈们提携一点吧,关爱一点吧!能让一个学生进来实习就让他进来吧!
——高校,你们还厚着脸皮说大学生没有诚信没有道德,不按时交纳学杂费,真是很好意思啊!请仁慈一点吧,收取的费用不让全部至少也得抽出一部分反还大学生,也好让他们能在社会上生活的好一点。
——教育部门和政府,请出台一项政策来维护一下大学生的利益,其一要让接受实习生的单位也对实习生的劳动有点回报,起码得有点表示,意思意思也行,算是对劳动的尊重;其二,实在不行,就出台一强制政策,对大学生也像对待失业、无业人员一样,给个最低生活保障也行,也好让这些在你们的城市里付出劳动的你们自己的天之骄子们有个糊口的钱,也好让他们都有脸面对得起养活了这么多年的父母。
各位大老爷们,你们说行吗?拜托了!
原文作者所属博客:新闻人
作者:screy 回复日期:2005-12-12 20:43:05
我就是受害者~~
作者:仗剑走天涯729 回复日期:2005-12-12 21:09:05
我认为说的很有道理
的确是这样的
现在的新闻专业的学生实在是太多了 是个学校他就开新闻专业
加上媒体的门槛比较的低
媒体对于非新闻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大
整个市场基本上是供过于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