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岚铁路工程代号3203
修建时间1972-1983.1.31
修建以后归北京铁路局管辖
太岚铁路位于山西中部,起自太原,止于岚县。修建太岚铁路主要是为了适 应开发沿线煤铁矿藏之需要。根据开发建设任务的迸展情况,国家确定太岚线首 先修到镇城底,以解决古交煤炭外运之急需。这段铁路从太原枢鈕汾河站出岔, 向北经古东、古交至镇城底,长54公里,为I级铁路支线。
一期工程太原到镇城底
二期工程镇城底到岚县
二期下马时间70年代,因中越自卫反击战争开始,部分铁道兵师被调往前线,太古岚镇城底到岚县停建。
太岚铁路镇岚段,太岚铁路原计划从太原到岚县,线路长约126公里。
太岚铁路1972年开探,1975年11动工,1979年11月铺轨至55公里处的镇城底之后没有继续向岚县推进。
其余的镇城底-岚县段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下马后一直未建设。虽经1980-2010多次提议仍无实质进展。
1972-1975未知修建
其中1975-1981铁道兵4师修建
1981-1983铁道兵2师修建
由于铁道兵第四师已经由太原调到山东临沂,和一师共同担负兖(州)石(臼所)铁路建设了。
铁
铁道兵司令部把二师调到太原,师部设在太原市西铭,接替太(原)岚(县)铁路修建。
太岚铁路通车的报纸
太岚铁路第一期工程铺轨完毕
全线由铁道兵第2师、 第4师(十六、十七、十八团和师直分队投入太岚线施工。)各3个团担负施工。第4师负责汾河至河下段33,9公里;第2师负责河 下至镇城底段19.9公里。两个师的领导机关均驻太原市。这条铁路,从太原至 镇城底段,线路逆汾河而上,行经于高山峡谷之中,桥隧约占线路总长的40“, 工程艰巨复杂;特别是进入汾河1、2号隧道区段,多处悬崖陡壁,施工十分困难。 70年代前期,国家曾多次列入年度基建计划,但始终未能顺利实施。这次第4师 接受任务后,于1975年春陆续进驻工地,并迅速展开了施工准备。他们排除种种 困难,很快修通了运输便道,妥善安排了部队生活,抓紧备齐了各种料具,同年11月即重点开工。为了尽快修通这条铁路,在桥隧作业中普遍采用了光面爆破、 综合防尘、滑动模板等新技术,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提高了施工效率,促进了工 程任务的圆满完成。为了推广上述经验,铁道兵机关于1978年6月在该师第17 团专门召开了隧道施工现场会议,他们的做法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根据 施工计划,第2师的部队于1978年春陆续开往工地,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后,河 下至镇城底段于1月正式开工。该师周密计划,科学安排,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 作,积极采用新的施工技术,整个工程进展也比较顺利,按上级的要求如期完成 了任务。经两个师的共同努力,1979年11月30日,铺轨到达了镇城底,全线共 完成路基土石方937万立方米,桥梁4,92公里,隧道17. 05公里,涵渠3, 58公 里,正线铺轨53‘ 8公里,投资21035万元。这条铁路1983年1月31日,正式交 由北京铁路局接管运营。
该段长53.87公里,穿越吕梁山脉,七跨汾河,桥隧相连。大中桥24座,隧道21座,其中一公里以上隧道6座。









修建时间1972-1983.1.31
修建以后归北京铁路局管辖
太岚铁路位于山西中部,起自太原,止于岚县。修建太岚铁路主要是为了适 应开发沿线煤铁矿藏之需要。根据开发建设任务的迸展情况,国家确定太岚线首 先修到镇城底,以解决古交煤炭外运之急需。这段铁路从太原枢鈕汾河站出岔, 向北经古东、古交至镇城底,长54公里,为I级铁路支线。
一期工程太原到镇城底
二期工程镇城底到岚县
二期下马时间70年代,因中越自卫反击战争开始,部分铁道兵师被调往前线,太古岚镇城底到岚县停建。
太岚铁路镇岚段,太岚铁路原计划从太原到岚县,线路长约126公里。
太岚铁路1972年开探,1975年11动工,1979年11月铺轨至55公里处的镇城底之后没有继续向岚县推进。
其余的镇城底-岚县段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下马后一直未建设。虽经1980-2010多次提议仍无实质进展。
1972-1975未知修建
其中1975-1981铁道兵4师修建
1981-1983铁道兵2师修建
由于铁道兵第四师已经由太原调到山东临沂,和一师共同担负兖(州)石(臼所)铁路建设了。
铁
铁道兵司令部把二师调到太原,师部设在太原市西铭,接替太(原)岚(县)铁路修建。
太岚铁路通车的报纸
太岚铁路第一期工程铺轨完毕
全线由铁道兵第2师、 第4师(十六、十七、十八团和师直分队投入太岚线施工。)各3个团担负施工。第4师负责汾河至河下段33,9公里;第2师负责河 下至镇城底段19.9公里。两个师的领导机关均驻太原市。这条铁路,从太原至 镇城底段,线路逆汾河而上,行经于高山峡谷之中,桥隧约占线路总长的40“, 工程艰巨复杂;特别是进入汾河1、2号隧道区段,多处悬崖陡壁,施工十分困难。 70年代前期,国家曾多次列入年度基建计划,但始终未能顺利实施。这次第4师 接受任务后,于1975年春陆续进驻工地,并迅速展开了施工准备。他们排除种种 困难,很快修通了运输便道,妥善安排了部队生活,抓紧备齐了各种料具,同年11月即重点开工。为了尽快修通这条铁路,在桥隧作业中普遍采用了光面爆破、 综合防尘、滑动模板等新技术,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提高了施工效率,促进了工 程任务的圆满完成。为了推广上述经验,铁道兵机关于1978年6月在该师第17 团专门召开了隧道施工现场会议,他们的做法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根据 施工计划,第2师的部队于1978年春陆续开往工地,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后,河 下至镇城底段于1月正式开工。该师周密计划,科学安排,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 作,积极采用新的施工技术,整个工程进展也比较顺利,按上级的要求如期完成 了任务。经两个师的共同努力,1979年11月30日,铺轨到达了镇城底,全线共 完成路基土石方937万立方米,桥梁4,92公里,隧道17. 05公里,涵渠3, 58公 里,正线铺轨53‘ 8公里,投资21035万元。这条铁路1983年1月31日,正式交 由北京铁路局接管运营。
该段长53.87公里,穿越吕梁山脉,七跨汾河,桥隧相连。大中桥24座,隧道21座,其中一公里以上隧道6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