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趣闻,《金刚经》遗漏的这段经文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这一段《金刚经》中的经文,很好地阐述了众生闻法的境界。但是这段经文却不是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在鸠摩罗什翻译的《金刚经》中根本没有此段。
它是怎么来的呢?有一个这样的佛家“公案”在里面:
唐长庆二年,长安庆善寺,有一位和尚名灵幽,一天突然暴亡,见有二使者带他见阎王,阎王问他在世间习何行业?
他说:“出家为僧,常习金刚经。”
阎王听毕立即施座,并请他诵念经文,于是灵幽法师把金刚经背诵下来,诵毕,阎王说:“你的经文少了一段,犹如串花线不续,真本现在濠州钟离寺石壁上。”
灵幽被送了回来,便把经过告知朝廷,朝廷于是下令把这段经文加进了鸠摩罗什的译本内。鸠摩罗什称须菩提为长老须菩提,而在魏朝菩提流支所译的金刚经中则称须菩提为慧命须菩提。
凡夫色身,以寿为命,诸佛如来以法为身,法身以慧为命,须菩提解空第一,深解般若,般若就是法身慧命,故称慧命须菩提。
这段经文的意思就是,须菩提问“可有众生于如来灭度之后,听闻如来上述的法身无法,能说一切法;法身无相,具足诸想;法身无身 具足一切色身,能不能相信呢?”
若人不具此无生之智慧 形同法身慧命尚未活过来,不能具有智慧的寿命。须菩提在佛弟子中智慧深利,以智慧为生命、寿命;然于广大众生而言,实无慧命可言,由于无慧命的原因,才被称为众生。
修学佛法,应以智慧的修证为目标 ,不是神通,也不是四禅八定;解脱是因智慧而得解脱,成佛也是因智慧而成佛。四禅八定和神通都不能令众生得解脱,亦不能因之而成就佛地果位,因此智慧才是修学佛法最重要的目标。
须菩提不愧是有深妙智慧的人,他早已经知道未来世众生,会有于此中实相妙法不能生信的情形,所以特请问世尊。
像是现在末法之时,仍有许多佛弟子于如来所说深妙法不能信受 乃至心生诽谤、否定,真是可怜至极啊!
众生是指一切有如来藏之有情生命,名为众生。众生不是有,亦不是无,因此不可说众生是有,亦不可说众生是无,佛法本来是玄妙,是意会不可言传的。
众生如幻如化,不落有无,非有非无,就是中道。
法身如来无法而说一切法、无相而具足一切相、无身而具足一切色身,其道理就等于众生无生,随缘一切众生。也就是说,平常颠倒分别的众生,不容易闻此法而深信,所以佛说的众生,是说的具戒、具德、具慧、闻了大乘经典能深信的众生。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这一段《金刚经》中的经文,很好地阐述了众生闻法的境界。但是这段经文却不是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在鸠摩罗什翻译的《金刚经》中根本没有此段。
它是怎么来的呢?有一个这样的佛家“公案”在里面:
唐长庆二年,长安庆善寺,有一位和尚名灵幽,一天突然暴亡,见有二使者带他见阎王,阎王问他在世间习何行业?
他说:“出家为僧,常习金刚经。”
阎王听毕立即施座,并请他诵念经文,于是灵幽法师把金刚经背诵下来,诵毕,阎王说:“你的经文少了一段,犹如串花线不续,真本现在濠州钟离寺石壁上。”
灵幽被送了回来,便把经过告知朝廷,朝廷于是下令把这段经文加进了鸠摩罗什的译本内。鸠摩罗什称须菩提为长老须菩提,而在魏朝菩提流支所译的金刚经中则称须菩提为慧命须菩提。
凡夫色身,以寿为命,诸佛如来以法为身,法身以慧为命,须菩提解空第一,深解般若,般若就是法身慧命,故称慧命须菩提。
这段经文的意思就是,须菩提问“可有众生于如来灭度之后,听闻如来上述的法身无法,能说一切法;法身无相,具足诸想;法身无身 具足一切色身,能不能相信呢?”
若人不具此无生之智慧 形同法身慧命尚未活过来,不能具有智慧的寿命。须菩提在佛弟子中智慧深利,以智慧为生命、寿命;然于广大众生而言,实无慧命可言,由于无慧命的原因,才被称为众生。
修学佛法,应以智慧的修证为目标 ,不是神通,也不是四禅八定;解脱是因智慧而得解脱,成佛也是因智慧而成佛。四禅八定和神通都不能令众生得解脱,亦不能因之而成就佛地果位,因此智慧才是修学佛法最重要的目标。
须菩提不愧是有深妙智慧的人,他早已经知道未来世众生,会有于此中实相妙法不能生信的情形,所以特请问世尊。
像是现在末法之时,仍有许多佛弟子于如来所说深妙法不能信受 乃至心生诽谤、否定,真是可怜至极啊!
众生是指一切有如来藏之有情生命,名为众生。众生不是有,亦不是无,因此不可说众生是有,亦不可说众生是无,佛法本来是玄妙,是意会不可言传的。
众生如幻如化,不落有无,非有非无,就是中道。
法身如来无法而说一切法、无相而具足一切相、无身而具足一切色身,其道理就等于众生无生,随缘一切众生。也就是说,平常颠倒分别的众生,不容易闻此法而深信,所以佛说的众生,是说的具戒、具德、具慧、闻了大乘经典能深信的众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