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朱颜记》,一如既往的秉承了斩鞍的写作风格,他就喜欢用大篇幅的笔墨去描绘点缀人物,而向来浮燥的我,也因此险些就看不到那抹鲜红得刺眼的裙裾,也看不到那把决绝得让人心寒的长刀了。
朱颜公主也好,不败名将也罢,在书中再怎么璀璨夺目,在斩鞍下笔的同时,其实他们悲剧性的命运便已既定——没有什么永远快乐的人,被视为掌上明珠的七海蕊做不到,与其说是英雄倒不如说他是枭雄的谢雨安也一样无能为力。
斩鞍就喜欢这样,先是用无数的光辉将他们捧得高高的,然后再让他们从高处失足摔个痛快淋漓——一如原文那句“说蓝衣统领和朱颜公主一样无足轻重,倒是更加顺理成章一些。”
至于《博上灯》,责任推使他们面对赤旅而不退……但最终呢,他们又得到了什么……
灯保住了,光亮依旧,船却已南返。
《水晶劫》,我其实想问问,到底有谁跟我一样,将着眼点落在了路牵机的抉择之上?第一次是他的任务驱使,他选择离开。第二次是他的所谓理想促使,他选择拯救。第三次……
第三次,阿袖已经不在了。
突然想起一句话——有时侯,其实我们也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呀。
而《秋林箭》,一箭倾城是怎么也谈不上了,于是我看见的只是小月倾倒了她的好爹爹,那兰冰倾倒了她的阿隐,如此而已。
路牵机付不付诛,与他何干?
这天下可以有千万个索隐,小月却是有这么一个爹爹。
不说了,就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