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吧 关注:229,099贴子:16,633,650

回复:【讨论】前提速时代(81-96)列车时刻表欣赏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目前能在网上找到的,最早的1533(K1127)次列车车票在03年。可以看出,该车早年在浙赣线等级不高,但在2003年底,即第4-5次提速之间,就已经使用25G空调车

结合网上给出的此列车在不同时期的火车票,初步推测下图的时刻表对应该车2005年下半年左右的时刻。列车在浙江境内慢的一比,进入江西后车速提高,均速不到60.推测该车在浙江境内,存在大量隐形待避,待避浙赣线下行的其他快速列车(05年浙赣线基本没有长途T和Z,沪九直通车也是K99/100),当时最有可能的配置为DF4B/D+25G。此后,列车逐渐提速,杭州始发越来越晚,汉口端到达越来越早,并延长到襄阳


272楼2021-02-10 13:30
收起回复
    95年宝成线开行旅客列车9-10对,宝鸡-阳平关间还有西安-安康旅客列车311/2/3/4次绕行,因为西康线不通,所以只能采取这种C形走位;阳平关-成都,上海开来的182/3次加入群聊,后来一直到K282/3均坚持该走向。走全线的直通旅客列车7对,包括7/8次特快;西安-重庆237/8次直快,当时走宝成、成渝,西康通车后拉直并去贵阳,即今K1033/4次;乌鲁木齐-成都111/2/3/4,如今已改到喀什,广元-兰州改走兰渝线(K451/2/3/4);成都-浦口/合肥129/30/31/32次,随着动车开通,早已寿终正寝(此前一直坚持宝成线,00年改1431/2/3/4且升级为空调车,后来改K675/6/7/8);兰州-成都145/6/7/8次,后来使用1045/6/7/8和K345/6/7/8车次,早已失传,且目前这一走向的列车优先考虑兰渝;北京-成都163/4次,虽然一直以K1363/4的身份活到现在,但阳平关下线改道阳安线,类似的还有189/90次,不仅改线,而且近来退出上海,缩短昆山;原185/6次成都-太原直快,即后来的(K)1485/6次,也在高铁的冲击下销声匿迹,之前感人的车速与车况也已成为历史



    273楼2021-02-10 16:48
    收起回复
      巴山蜀水凄凉地,韶3牵引22B


      274楼2021-02-10 21:56
      收起回复
        老成渝线当时还是很热闹的,尽管都跑不快,以至于成都到重庆需要夕发朝至。在特定时期内,泸州一度有去往成都的图定旅客列车


        275楼2021-02-10 22:01
        回复
          川黔线91年电气化,95年途经该线路的,有重庆-广州141/2/3/4次直快(后K201/2/3/4,改走渝怀),成都-南宁221/2/3/4次(后K141/2/3/4,以破闻名,更有22B刷红安装空调之类辣眼睛的操作);重庆-上海71/2/3/4次特快,还有一些局部的特快和直快列车。全程463千米,至少需要10 h


          276楼2021-02-10 22:11
          收起回复
            中场休息,玩一会小游戏


            277楼2021-02-10 22:26
            回复


              278楼2021-02-10 22:43
              回复
                这真是一款令人沉醉其中的游戏





                279楼2021-02-10 23:29
                回复
                  大的要来了!



                  280楼2021-02-11 09:54
                  回复
                    该来的还是来了


                    281楼2021-02-11 10:12
                    收起回复
                      孔夫子旧书网可以找到解放后大多数年份的列车时刻表,包括改革开放后所有年份的时刻表,60-70年代半数年份的时刻表,50年代的比较稀罕,碰运气吧,民国时期的更为稀少,且一般价格会有提升
                      从升值的角度,60-70年代以后的时刻表还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升值,经常有机会以极低的白菜价淘到。比如85年那份,标价好像只有5元还是7元,还没有邮费贵。这种对于大多数非车迷而言,搬家时候大概率是直接当废纸卖掉的,相比于当年发行量,目前尚未损坏的估计也就10%了,得到有意保存的可能只有1% 80-90年代坐火车买时刻表的人,现在基本已经退休60起步了,从那时候到现在,超过一代人时间,期间估计大多数国人至少搬过一次家,保护的不怎么样,但考虑到巨大的印刷数量,还不至于稀缺
                      60年以前的时刻表,因为坐火车的人少,印刷量小,而且至少2代人,大概率经过多次搬家,存活率低,已经有升值倾向了,再往前民国的时刻表,基本可按收藏品处理了


                      287楼2021-05-05 22:2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