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设计吧 关注:663贴子:2,033
  • 0回复贴,共1

未知力:餐饮营业额十倍增长的“价值之轮”模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当下餐饮门店最迫切的需求是什么?流量?口碑?翻台率?不,是营业额。有了流量,营业额才能有保障;有了口碑营业额才能稳住;有了翻台率营业额才能达到预期。一切的诉求,都是围绕着营业额展开的。
我们调研了数百家餐饮企业经营状况,发现业绩稳定,增长较快的企业是有共性的,这个共性将之归纳梳理便得出了一个营业额十倍增长的模型。我们称之为餐厅业绩增长的“价值之轮”模型。模型的最大意义在于,但凡餐饮企业,不论业绩好坏,一旦套上这个模型,会输出相似的结果,即业绩稳中有升,甚至一骑绝尘。

“价值之轮”模型包含产品、服务、资讯、体验和梦想五个模块,各模块的价值逐步递进。每递进一层犹如内功升级,需要企业付出极大的心血,若突破层级进入下一级,企业的软硬实力会大大提升,最显著的表现是营业额的提升。
没有拳头产品,就没有竞争力
“价值之轮”最核心的模块依然是产品。餐厅开张,必然是提供产品给消费者,千千万万的门店,会有千千万万的产品。如火锅,用户为什么选择你而不选择旁边的火锅店?这个问题若没有答案,门店的经营是很危险的,而拳头产品往往是这个问题的最优解。

我们服务的一家豆花鱼火锅店,其拳头产品是免费食用的豆花,各种辅料任意添加。也许鱼火锅不足以打出差异化,但是那鲜滑爽口的豆花,让每一位食客流连忘返。很多食客之所以成为回头客,就是为了尝一尝那可口的豆花。这个豆花就是他们的拳头产品。
服务是温度,有温度才能有增长
产品是冷冰冰的,因为产品不会说话,只有辅以良好的服务,餐饮门店才算有了温度,暖了消费者的心,营业额的提升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数字系统的应用提升了餐饮门店服务效率,扫码点单、在线支付等,却减少了服务的触点。我们在经营餐饮门店时,不能因为触点的减少,而减少与顾客的互动,相反要更多频次的与消费者互动。
如椰子鸡门店,服务可以设置四次接触,一次烧水,一次下料,一次清沫,一次开锅食用。每一次的服务都要把控好时间,深圳有家椰子鸡店不仅四次服务衔接得当,若天气降温,还会为顾客披上薄毯,服务满分。哪怕客单价相对较高,他们依然是顾客首选的门店。
服务无边界,资讯是服务的延伸
只做产品和服务是传统餐饮的做法,新餐饮品牌会把资讯加入到服务之中,如每日的推文。让用户离开店面后依然能被抓到,这个抓手就是资讯。资讯的制作对于老一辈的餐饮人而言,稍微有些吃力。但餐饮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行业,跟不上时代,就有被淘汰的可能。
有一家酸菜鱼品牌每日推文,为它的顾客提供开店、上新、活动等信息,很好的提升了用户粘性。对老一辈的餐饮人,我们的建议是成立新媒体部门,两到三个人即可,把门店日常的经营或者是家长理短用图文或视频的形式分享给用户,与用户玩到一起,待用户有就餐需求时,自然会想到你。
三段式体验,获得完美价值感
三段式体验分为用户来之前、来之中、来之后。一个完美体验的餐厅,要能做到顾客来之前有好的预期,来之中有好的体验,来之后有念念不忘的回想。三段式体验是价值之轮的倒数第二层,也是较难做到的一个层级。

来之前的预期可以通过点评等平台的好评,为用户营造期待感。我们建议餐饮门店做一些如发布小红书送小礼物的活动,刷足用户来之前的体验感。来之中,靠的是实打实的产品与贴心服务,这些不是挂在墙上,也不是口头说下,而是落地执行中的用户感受。来之后的体验是建立在与用户有链接的基础上,如将用户引流到用户群,进行维护。三段式体验,很考验餐饮企业的全链路经营能力。
梦想,是价值之轮的顶层追求
为梦想而生不应是一句空话,所有的企业都是梦工厂。画家用画笔描绘世界,餐饮用美食诉说人生。盈利是餐饮企业的目标,一个企业若有了更高层次的梦想,盈利随之而来。那些存活几十上百年的餐饮老店,多是为梦想而活,这样的餐厅是不需要担心生计问题的。
“价值之轮”模型就像一件神器,运用得当能为餐饮企业带来十倍甚至更高的业绩增长,那么,如何将这个模型完美的运用到自己经营的企业中呢?唯“用心”二字足矣。


1楼2020-12-04 16:1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