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吧 关注:26,457贴子:987,903
  • 9回复贴,共1
我们通过对甘肃马家窑遗址出土的彩陶的分析和解读,我们知道早在5800多年前的甘肃马家窑就已经拥有了发达的制陶技术,高超的彩绘技艺,以及使用毛笔与颜料进行书写作画的能力。
马家窑彩陶陶器上绚丽多彩的图案,形式多样的风格,深邃丰富的内容,就像是一座上古中国文明的博物馆将5800年前乃至于10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一一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由马家窑彩陶图案的研究,我们知道早在5800多年前的中国,榫卯结构技术就已经发展到了臻善至美、炉火纯青的地步,与现代榫卯结构技术基本相同,甚至于还要略高一筹。凭借着如此先进发达的榫卯结构连接技术,马家窑人完全有能力建造任何的大型木结构建筑,完全有能力制造大型的用于远洋航海的船舶舰只。从而也以铁的事实推翻了各个学界认为5000年前的人类不具有制造大型船只能力的说法。


1楼2020-12-03 21:51回复
    榫卯结构只是马家窑彩陶图案中的一部分内容,或是一小部分内容。更多的、更丰富的、或是成为马家窑彩陶图案主旋律的是历法、是八卦图、是风鸟!八卦图与风鸟,本人在文章的许多章节中都曾多次谈到,八卦图是历法的化身、是历法的具体体现,风鸟则是历法的象征和先祖伏羲的形象化身。


    2楼2020-12-03 21:53
    收起回复
      2025-07-26 20:40:2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记得在前文关于人类美学艺术起源一文中,我曾谈到几乎所有的我们现在依然在用的美学艺术元素都起源于历法,都来源于伏羲女娲的神话传说,都出自于八卦图科学合理的布局。古往今来,无数的人们都在研究和探讨八卦图中的阴阳两鱼究竟代表的是什么意思,但至今却无一人能够参透领会其中之奥妙。
      阴阳两鱼曲线优美,画面动感,猛看像豆芽,细看似漩涡,在似动非动之间,在风卷云涌之时,人们渐渐的以最简单、最直接、也最象形的笔画将阴阳两鱼的图案演变成了漩涡纹、回形纹等等流传千古、启迪美学思维的经典图案。漩涡纹、回形纹的图案样式不仅仅只出现在中华大地,还出现在苏美尔文明、古埃及文明、玛雅文明、墨西哥奥尔梅克文明、古希腊及古罗马文明的各种绘画、建筑与雕刻中。


      3楼2020-12-03 21:54
      回复
        大师,这个解释真有点勉强。漩涡,回形,根本一点阴阳关系都看不出来。。。。一个太极图,蕴涵很多阴阳关系。。。比如,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生相克,相辅相成,阴阳是对立统一关系。是互为矛盾的双方。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12-03 22:11
        收起回复


          5楼2020-12-03 22:1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