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他们讲“双受诰封”(三娘教子),讲到小东人在学房里,听同学说三娘并不是他的生身之母,他在放学回家去,晚间照例背书时,就故意的不好好背诵,三娘督促他,他就冷言冷语讥刺三娘说:“你并不是我的生身之母,若是我的亲娘在,我哪能受你的冤枉气呢!”三娘听了这话,一怒之下,就把织布的机头割断。老家奴薛宝,听他母子吵闹,出来问明了原委,就向小东人说:“三娘为了教养你读书,日夜在织布,望你长大成人,光耀祖宗,你万不可恶言相加,赶快头顶家法,请娘亲责罚。”于是小东人,便如老奴所言,跪在三娘面前,认罪说:“孩儿年幼无知,忤逆娘亲,请娘亲教训孩儿,打儿几下!”三娘说:“儿快起来!是我不会做娘,不该和你一般见识,来动肝火气。”遂则母子言归于好!
我听了这段故事,心里想奇怪,他们母子是吵什么嘴?吵了,又各自认不是呢?想来想去,想明白了,怪不得,他俩母子,均是贤人。贤人争不是,愚人才争理呀!
听完了善书,在家的途中,一面走路,一面想,我从没读过一天的书,不明白道理,怪不得我生疮痨。我一看人家有不合自己的意,就生气,这正是我不明理,所以我是愚人呀!于是就大声审问自己说:“我专找人家的毛病,那怎算对?看人不对我就生气,那怎算对?”一路上嚷这句话,走十里路,一直嘈嚷到家里。夜里还自己问自己,问来问去,问的自己也笑起来,自己把过失悔过了,就顿悟从前皆非。
第二天早晨,在无意之中,有感肚皮痒,长了十二年的疮痨,一夜的工夫,竟完全好了。所以我在最初给人家讲病的时侯,就告诉人们,若能把自己的过,悔过了就能好病,这种方法,就是从我自身的经验上得来的。
我听了这段故事,心里想奇怪,他们母子是吵什么嘴?吵了,又各自认不是呢?想来想去,想明白了,怪不得,他俩母子,均是贤人。贤人争不是,愚人才争理呀!
听完了善书,在家的途中,一面走路,一面想,我从没读过一天的书,不明白道理,怪不得我生疮痨。我一看人家有不合自己的意,就生气,这正是我不明理,所以我是愚人呀!于是就大声审问自己说:“我专找人家的毛病,那怎算对?看人不对我就生气,那怎算对?”一路上嚷这句话,走十里路,一直嘈嚷到家里。夜里还自己问自己,问来问去,问的自己也笑起来,自己把过失悔过了,就顿悟从前皆非。
第二天早晨,在无意之中,有感肚皮痒,长了十二年的疮痨,一夜的工夫,竟完全好了。所以我在最初给人家讲病的时侯,就告诉人们,若能把自己的过,悔过了就能好病,这种方法,就是从我自身的经验上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