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美梁山吧 关注:388贴子:4,729
  • 10回复贴,共1

但凡看过水浒传的人,可以喜欢里面的很多人,比如说喜欢武松,喜欢鲁智深,但是,我敢说,绝对不会有人会说我喜欢宋江。为什么呢?因为宋江不可爱。
宋江不可爱,这是一个很正统的人,久居官场,善于权谋,不苟言笑。三十几岁的人,连自己身边的老婆都留不住,说实话,这样一个男人,很难有人会觉得他有什么可爱之处。
江湖上的好汉之所以知道宋江的名字赶来投奔,说穿了无非就是宋江仗义疏财和名气真大。至于内涵,必须要细说,其他的,如果你能有机会问问梁山好汉的话,估计很多人都很难说出宋江为什么会值得他们尊敬。这里面有梁山好汉们学历确实低的问题,也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但是我为什么又要说宋江可爱呢,没什么故弄玄虚的地方,只是因为在书中,宋江确实有很多时候很可爱。
宋江什么时候可爱呢?跟一个人在一起的时候,这个人就是李逵。跟李逵在一起的宋江,会让你觉得这个人这时候已经放下了他所有的面具,露出来一个真实的面目。这时的宋江是个很慈祥甚至说很孩子气的人。不信,请看李逵双献头那段,李逵和宋江打赌,宋江气急败坏的样子,像不像一个被冤枉了的小孩子呢?
我之前再说李逵的时候说过宋江和李逵的感情类似于一种父子间的情谊,这个时候的宋江,所有的感情都是真实的发自内心的流露。一个流露真情的人,谁又能说他不可爱呢?
不过宋江在多数情况之下是不可爱的。在多数情况下,宋江都是一个高度社会化的圣人式的普通人,这个人出发点和愿望都是好的,手段也是最合理的,但是他忽略了最重要的问题——他是改革家,而不是革命家。甚至说,他其实连一个改革家都不是,只是一个想做点实事儿的人。
士大夫,作为中国社会里面一个非常特殊的夹层,是很无奈的,先秦时代,“使”这个阶层是最小的贵族,但是到了汉代以后,他们就是平民了。这样的地位变化让这些人由此也变得很尴尬,一方面,他们要争取自己的政治地位从而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一方面,如果他们不能通过体制下允许的方式来争取自己政治地位,那么,他们就只能著书立说。我们来看宋江,就会觉得这个人上梁山之前活得很憋屈,到了发配江州的时候,已经是真的很潦倒了。一个人,如果精神上的需求满足不了,那么物质的多少对于他来说真的没有意义。所以我们就能发现,实际上宋江所以那么出手大方的结交江湖好汉,其实质不在于交朋友,而在于他需要一支力量让他能够站在他想要站在的舞台上发挥力量。这也就是他为什么要在劫法场之后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上梁山而之前就算是被请上梁山都不会答应待下去的原因。
谈宋江,不能不谈他的招安路线问题。实际上,我倒认为这个问题不是多应该拿出来讨论。只能说这件事情在当时的环境下看来,只能说是最合理的方式。因为我们说宋江投降,必须要结合一个前提,就是梁山的实质问题——究竟是农民起义还是一群官场上职场上不得志的士大夫们的聚义。我倾向于后者。如果这样看来,宋江的招安就不能称之为投降,而只能是招安,他们甚至连黑社会性质都算不上,只能算一种脱离于体制之外的力量形式。
那么这时候我们再看宋江,苦心积虑的为了自己的那些兄弟们着想,是坏人吗?可以肯定,绝对不是。是好人吗?也不是。其实这就不应该说这么说,单纯的评论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这就有问题。好人也会办坏人的事情,坏人也有好人的情感,所以何为好坏?不知道,我们所说的好坏都是出于我们自己的立场。东江这个人就是这样,他做的事情谁能说就是好或者就是坏?只能说因为他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手段太过毒辣,所以很让人不舒服。但是看看那些心甘情愿称他为大哥的好汉们,为什么又会如此的心悦诚服呢?
宋江的本事在于眼光的远大和能力确实很强,和梁山的前几任寨主比较,无人能比,甚至来说就算是朝廷里面,也没有什么可以比较的。不过宋江最大的弱点在于他犯了一个大问题,他说过“宁可朝廷负我,我不负朝廷”。从这句话来看,这就已经犯了佛家所说的嗔戒了。太勉强。不过我们知道这就是儒家的精神,是儒家门人所追求的,那么,谁又能说这不对呢?
强调入世精神的人,总是要想方设法的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总要去努力的争取。即使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这时候,一切手段实际上都是手段,不能作为评价这个人的最终标准。宋江也是这样,他追求的就是要在体制下大展宏图,顺便为兄弟们找个后半生的饭碗,谁又能说这不对呢?有人说这是利用了兄弟,但是请问,兄弟如果不能被利用,又何谈兄弟呢?因为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究其本质,都可以算为是利用关系,只是我们要给他罩上各种各样的名义,比如亲情,比如友情。当然我不是支持这个“利益说”,我只是说,在人群之中,我们的发展是要建立在很多人的帮助之下的,而我们也要帮助很多人,这种帮助,实际上贬义的说法就是“利用”。
宋江最后的结局很凄惨,还是一种郁郁不得志的死,而且死的很不痛快。比较那些战场上的牺牲,只会让我们觉得更悲凉。中国人在乎一个“名”,尤其是死后的盖棺定论。很显然,宋江的死价值上不如那些阵亡的兄弟。一个大寨主,最后的下场是这样,只能说这是悲剧。
但是我们也不能说宋江是完全痛苦的离开,因为我们知道宋江带走了一个人——李逵。其实在我看来,宋江最后对待李逵时候的态度,绝对就是一个老爹极度宠爱小儿子,怕自己死了之后这孩子没人管的想法,而李逵的默然应允,也是对于宋江父亲情感的真实流露。那个时代讲究的就是一个服从,“忠”是服从,“孝”是服从。蕴含着这样的复杂情感的松李二人的关系,绝对不会有什么反抗的因素在里面了。
宋江这个人物形象,是个很成功的人物形象。他脱离了一个简单的好坏标准,身上又蕴含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所有梦想和味道,这样一个人,我真的只能说,其实,虽然这个人形象上不可爱,但是这个人的精神世界很可爱。



1楼2010-02-13 11:20回复
    我没有看过其他评论宋江的作品,还是自己的想法居多,不过就是一家之言。宋江这个人身上要说的太多,但是能挖掘出来的却很少,我想还是因为是主角的缘故,表现的比较淋漓尽致了。大年三十儿奉上,愿大家过年好。


    2楼2010-02-13 11:26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冒个泡,又一个心理年龄比实际小的~~
      话说最近想着手写一篇文,证明张清生理年龄也大不了


      3楼2010-02-13 15:00
      回复
        不过宋江最大的弱点在于他犯了一个大问题,他说过“宁可朝廷负我,我不负朝廷”。从这句话来看,这就已经犯了佛家所说的嗔戒了。太勉强。
        ======================
        在尘劳之中最厉害就是贪,嗔,痴三毒。 贪是贪恋,贪求,贪爱,贪名好利,好色贪杯等等都是贪心。嗔是嗔恨,仇恨。 发脾气,暴燥如雷,笑面虎,笑里藏刀都是嗔心。痴,愚痴,不懂道理,不明是非,无有智慧,不信正道,这是痴心。称为三毒。
        


        4楼2010-02-13 18:11
        回复
          • 122.75.4.*
          小乐过年好


          5楼2010-02-13 19:16
          回复
            宋江很难用好坏,成功者或失败来评判,他代表了一个数目很大,历史又很悠久的阶层、中国非常庞大又非常地层仕族的愿望,他又在很多时候反映了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所以这个人非常难解释,我是自觉没能力说清楚这个人的。只是有时候太想说他,才在其他人物的叙述中说说他的某一个人方面。
            小乐兄对宋江虽然也只是说宋江的某些方面,但还是非常有见地的,受教了。
            我曾用一个‘伪’字来概括宋江,现在感觉,这个‘伪’字真的是太肤浅和片面了。


            7楼2010-02-14 19:36
            回复
                 我还是觉得宋江毒死李逵不是因为爱李逵,恰恰是怕李逵。怕李逵再杀人,怕李逵脱掉宋江为他披上的官衣而转身杀官府中人,从而破坏宋江穷其一生才建立的功业和名声,因为那功业和名声不仅仅是他宋江的,还更是梁山其他兄弟的,特别是那些死去兄弟的。不管那些活着和死去的兄弟内心是否承认和接受,名声毕竟有了,他宋江怎么可以让李逵为了自己去破坏呢?李逵在知道自己中毒前是不能真正理解宋江的,他也没那个智力理解,但他在临死却突然明白和理解了,于是,这个粗鲁和没任何知识的大汉连说三个“罢”字,并说生前是追随哥哥的小弟,死后是服侍哥哥的小鬼,这不能不让人哀伤和感动,因为他突然领悟了,也第一次并最后一次真的懂了宋江,把自己身体和灵魂再次全部交给宋江。于是有了,二人死后的灵魂重聚。


              8楼2010-02-14 19:59
              回复
                说宋江郁郁不得志而死,对也不对。
                对宋江这样的人来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为国效力。可他真的为国效力了,也衣锦还乡了,我想在衣锦还乡时候的他还是很心满意足的,但突然发现自己被人下毒了。这不能不说这是对宋江绝大的讽刺和打击,如果说实现愿望前的宋江确实很怕死,但一次次出征,一个个兄弟死去,功成名就的他还在乎生死吗?可以说不那么在乎了,他还在乎官职的高低吗?可以说也不那么在乎了,他还会造反吗,那肯定不会了。他自己觉得庙堂那些人应该对自己满意和放心了,但恰恰这个时候毒酒来了。这杯酒断送了他所有的痴心,只剩下了悲哀和对他那些兄弟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青史留名”的保护和捍卫。他那句“宁可朝廷负我,我不负朝廷”与其说是表白,不如说是乞求,乞求那些恶人们不要破坏他们的名声,他死也就死了,这就和林冲的休书一样的性质。
                用得志或者不得志来形容临死前的宋江,我认为是不太准确的。


                9楼2010-02-14 20:12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关于李逵德斯这段可能我没说清楚,因为在写这段的时候我在参加一个互动节目,畅谈了一些对于春晚的感慨,思路被打断了。所以没说清。
                  宋江确实是怕,不过宋江在给李逵喝毒酒的时候,当看着毒酒毒酒被李逵喝下肚子了,你说他心里什么感觉呢?难道能是对不起兄弟那么简单吗?肯定不止于此。宋江对待李逵总是有种严父溺爱小儿子的感觉,所以这一刻我觉得在他心里面一定有种“这下子我的心愿了了,这孩子也总算不能下半生无靠”的感觉。
                  


                  10楼2010-02-15 13:50
                  回复
                       呵呵,非常理解小乐兄。


                    11楼2010-02-16 12:10
                    回复
                      你们把每个人物都分析的好透彻啊 说实话 我看水浒 真是凑热闹 现在 觉的 真的需要我 好好研究一下了


                      12楼2011-08-10 15: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