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寻找各种资料的茫茫征途中遇到了子弟书周西坡,由于华丽派的在下一直都会被单纯只是词句清丽的东西萌倒,所以就在看了一堆戏但即使非常喜欢也找不出一句能做签名的唱词的情况下被词句清丽的子弟书华丽丽倾倒了……毕竟是文人做的风雅物。当然在这个之前紧接着看的那篇是二人转罗成叫关也有很大的关系啦,那个戏它从标题到内容乃至细节方方面面都把我炸得张口结舌欲语不能……
其实除了“主要是词句清丽”之外,剧情和那些个版本……还是有几个大差异的。一个是加了【头回】被责打再度遣出后的单人部分,这段时间的故事在评书中经常很是简略,在其他戏词鼓词中也多不见。只记得那个《罗成叫街》的相声里提到“他人也饿一天了马也饿一天了还叫的出那么响亮的‘得儿~马来’么”(汗)。但这段实在写得好美又好惨,百度知道里说子弟书由于是没落文人的作品所以写起凄惨冤枉来格外有精神,信之。估计有人会觉得对于一个言必称英雄的角色而言这段动不动的“点点滴湿粉战裙”太娘了,但我想说贴切地写出了一个独生子女常胜小将(前半辈子只有爹敢打他还天天诈死逃避,后半辈子只有罗松打得过他还没下过重手……)生平第一次真正挨饿受冻被人欺负的心情来的……然后忽然觉得秦琼病在家里一个清清爽爽的小表弟放出去,一封血书送回来,那反差还真是天崩地裂啊……而且那种“伤心极处一横心”的委屈感和傲娇感(好吧可自行替换为傲气感,下同|||)都很到位。马……也很到位……马它再怎么忠良也是要草的><。【二回】基本就是叫关的一般情节了。“此一去凭我敢对青天的心窝儿一点,素缨枪笑挑敌人首级还”大爱,和上一回一样的伤心极处生傲娇,如果换成“必挑”甚至“誓挑”,那就谁都能写出来,但“笑”字放在这情境里太好太好太好了!作者简直惯会的写这种情景,却把写书三言两语带过了。“切记着不可多饶生事端”这句很是,我一直觉得罗成不让罗春开关,不反上长安主要就为的这一句(而未必只为了愚忠)呢。皆因为自己喜欢的是兴唐传版的罗成,那家伙无论如何不像为愚忠而死的安分人物(记得之前看一个评论文说他这些年间发生了什么事以致变化如此大,叹气,不过兴唐传后半许多设定与通行版本不同,尤其是削弱了皇家内部矛盾给人一种尉迟恭也好罗成也好会被暗算一半是因为自己性格太急公好义不顾别人感受的缘故的感觉),但傲气千丈,冷静决绝,施手段为维护友爱重视之人却是有的。毕竟乱战时期都是解决了家属问题才反掉王世充的,现在则是所有家属包括蔫巴的表哥都在唐的掌控之中,秦王又关着说不上话(指说唐和京剧系统,兴唐传他们是在外行军,同样山高皇帝远无力保护),万一还没打到能说清楚的地步就全伙被收了去就惨了。宁割舍自己一个,留下“罗家三代你一人而已”的罗春做保全和复仇的期望。至于忠良,马革裹尸什么的说辞我是理解成一种对自己处境深切绝望后的傲娇,“那家伙不会蔫巴着抱怨着去死的”这么想就行了。即使泪流满面都要傲娇给天下看……以及用来直接把罗春吼至噎死绝了情回去以免罗春再“生事端”的(实在不理解者可参见骑士救公主桥段经常出现的“你这个大笨蛋!别过来!过来我就再也不理你了!”)。我宁可这么相信。【三回】最主要的改变是一个令人非常非常非常无奈的桥段——不是苏定方被罗成打怕了布下陷阱,也不是苏定方马跃檀溪跳了淤泥河,而是……而是“苏定方全军逃去走如云”罗成找了他一夜没找着临到天明前自己掉了进去,定场诗美得,简直的,真堪伤情……苏定方那句很三国无双腔的“欺敌太甚”我几乎笑了一下,果然从敌军的角度看这叫欺敌太甚么,可是欺敌太甚有一个人大雪天在外面转一夜找敌人的么|||……“劝降”段同上,基本他投降了的话头一个罗春是无有活理的。(话说兴唐传苏定方居然拿“你不考虑自己,难道就不考虑家人么”这种囧理由来劝降,我完全想不出苏定方有什么办法可以保住他家人-。-)对于两代渡之鸟的罗家而言“我世受皇恩”几乎是句囧话,但那段告白还是好有气势。还有一个改动或者说增加的细节是投枪,其实这一下想来是伤不到敌酋的,愤极而最终为之罢。而后即刻切换成很有形象的赴死状态,已经做到一切都是无用的地步,终于可以安心接受而解脱。冷眼读书时最爱兴唐传那段傲娇到演出般的“无有不死之人,无有不败之家,无有不亡之国,你来观瞧”卸全身甲胄,白衣赴死,而这段受箭的做派也未堕其英风。
花痴了半日,于是以下是正牌转帖,改了几个错别字。
其实除了“主要是词句清丽”之外,剧情和那些个版本……还是有几个大差异的。一个是加了【头回】被责打再度遣出后的单人部分,这段时间的故事在评书中经常很是简略,在其他戏词鼓词中也多不见。只记得那个《罗成叫街》的相声里提到“他人也饿一天了马也饿一天了还叫的出那么响亮的‘得儿~马来’么”(汗)。但这段实在写得好美又好惨,百度知道里说子弟书由于是没落文人的作品所以写起凄惨冤枉来格外有精神,信之。估计有人会觉得对于一个言必称英雄的角色而言这段动不动的“点点滴湿粉战裙”太娘了,但我想说贴切地写出了一个独生子女常胜小将(前半辈子只有爹敢打他还天天诈死逃避,后半辈子只有罗松打得过他还没下过重手……)生平第一次真正挨饿受冻被人欺负的心情来的……然后忽然觉得秦琼病在家里一个清清爽爽的小表弟放出去,一封血书送回来,那反差还真是天崩地裂啊……而且那种“伤心极处一横心”的委屈感和傲娇感(好吧可自行替换为傲气感,下同|||)都很到位。马……也很到位……马它再怎么忠良也是要草的><。【二回】基本就是叫关的一般情节了。“此一去凭我敢对青天的心窝儿一点,素缨枪笑挑敌人首级还”大爱,和上一回一样的伤心极处生傲娇,如果换成“必挑”甚至“誓挑”,那就谁都能写出来,但“笑”字放在这情境里太好太好太好了!作者简直惯会的写这种情景,却把写书三言两语带过了。“切记着不可多饶生事端”这句很是,我一直觉得罗成不让罗春开关,不反上长安主要就为的这一句(而未必只为了愚忠)呢。皆因为自己喜欢的是兴唐传版的罗成,那家伙无论如何不像为愚忠而死的安分人物(记得之前看一个评论文说他这些年间发生了什么事以致变化如此大,叹气,不过兴唐传后半许多设定与通行版本不同,尤其是削弱了皇家内部矛盾给人一种尉迟恭也好罗成也好会被暗算一半是因为自己性格太急公好义不顾别人感受的缘故的感觉),但傲气千丈,冷静决绝,施手段为维护友爱重视之人却是有的。毕竟乱战时期都是解决了家属问题才反掉王世充的,现在则是所有家属包括蔫巴的表哥都在唐的掌控之中,秦王又关着说不上话(指说唐和京剧系统,兴唐传他们是在外行军,同样山高皇帝远无力保护),万一还没打到能说清楚的地步就全伙被收了去就惨了。宁割舍自己一个,留下“罗家三代你一人而已”的罗春做保全和复仇的期望。至于忠良,马革裹尸什么的说辞我是理解成一种对自己处境深切绝望后的傲娇,“那家伙不会蔫巴着抱怨着去死的”这么想就行了。即使泪流满面都要傲娇给天下看……以及用来直接把罗春吼至噎死绝了情回去以免罗春再“生事端”的(实在不理解者可参见骑士救公主桥段经常出现的“你这个大笨蛋!别过来!过来我就再也不理你了!”)。我宁可这么相信。【三回】最主要的改变是一个令人非常非常非常无奈的桥段——不是苏定方被罗成打怕了布下陷阱,也不是苏定方马跃檀溪跳了淤泥河,而是……而是“苏定方全军逃去走如云”罗成找了他一夜没找着临到天明前自己掉了进去,定场诗美得,简直的,真堪伤情……苏定方那句很三国无双腔的“欺敌太甚”我几乎笑了一下,果然从敌军的角度看这叫欺敌太甚么,可是欺敌太甚有一个人大雪天在外面转一夜找敌人的么|||……“劝降”段同上,基本他投降了的话头一个罗春是无有活理的。(话说兴唐传苏定方居然拿“你不考虑自己,难道就不考虑家人么”这种囧理由来劝降,我完全想不出苏定方有什么办法可以保住他家人-。-)对于两代渡之鸟的罗家而言“我世受皇恩”几乎是句囧话,但那段告白还是好有气势。还有一个改动或者说增加的细节是投枪,其实这一下想来是伤不到敌酋的,愤极而最终为之罢。而后即刻切换成很有形象的赴死状态,已经做到一切都是无用的地步,终于可以安心接受而解脱。冷眼读书时最爱兴唐传那段傲娇到演出般的“无有不死之人,无有不败之家,无有不亡之国,你来观瞧”卸全身甲胄,白衣赴死,而这段受箭的做派也未堕其英风。
花痴了半日,于是以下是正牌转帖,改了几个错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