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纠正你一个错误观点——飞牛是承租人,东城时代则是商业体,并不具备可比性。
按承租人对比,应该是飞牛(城东商业大楼超市承租人)vs世纪联华(东城时代宣传的超市承租人)
按商业体对比,应该是城东商业大楼vs东城时代
以下正文:
1、飞牛的败退是必然的,表面上看是没客流,说穿了并不是没人,而是潜在消费者认为售价的不合理及商品不对胃口。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售价不合理呢?显而易见是成本问题。进价+运营成本分摊后,造成其售价高于其他超市,那谁来买啊?
进价问题,飞牛不是真大润发,它没有大润发的品牌集采优势,采购价并不见得会比小超市便宜多少。
运营成本,人员比小超市多,房租比小超市高,这种情况下每个商品的加价势必也要比小超市高。价格怎么降得下?
至于房租,城东商业大楼的高房租,恐怕不是什么新闻了吧?一楼菜场和外围店面,两年换了不止2波业主了吧?
遇到一个死要房租的房东,干死干活给房东干一场,谁吃得消?跑路是必然的选择。
2、城东商业大楼不是没有机会,2018年建成时作为城东地区唯一的商业,并不是没机会做大做强。但是作为业主的村经合社干的是什么?除了坐着收房租外也没看他们干什么?哦,对了,干了不停换租客的事。这方面的舆情我都记不清出现过多少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