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宫音吧 关注:430贴子:4,062
  • 5回复贴,共1

【音韵-品藏】光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奉献百度。
此文收集与已逝世的《最映刻》。


1楼2010-02-12 00:53回复
    侧身扶住桌子的男生匆匆抬头看了看自己立于桌面上的同伴,很快将目光转回教室窗口,继续履行放风职责,嘴里不忘催促:
          “好了么?”
           声音有些颤抖,不知是因为兴奋还是因为紧张。
           站在桌上的男生没有做声,伸长一臂稳稳托住荧光灯的灯管,另一只手则试图把什么安上管脚。忽而一声响脆的口哨飞鸟般掠过窗口,扶桌子的男生立即昂头对同伴说:
           “报警了!”
           “好了。”
           桌上的男生回答的同时跳下桌子,顺势追向已站在教室门口的同伴,跑了两步却又转回,伸出衣袖抹尽了桌上的足印,这才离开。
           一分钟后,刚刚照完毕业照的高三三班学生陆续回到教室,被烈日和相机摧残得奄奄一息他们谁也没有注意到,教室中间一排,靠左的那盏荧光灯的脚座间,多了一枚一元钱的硬币。
          硬币上有两个孔,一个穿过火线,一个穿过零线。
    


    2楼2010-02-12 00:54
    回复

      光                          迹
      【一】       
      我拿着毕业留言薄进物理教研组的时候,根根正伏在桌上帮一个三班的学生写留言。意识到有人进来,他抬起头,看见是我,便微笑着示意我先在旁边的椅子上坐,等他一下。随即低下头专心握住毛笔,继续呈冥思状。对,你没有看错,就是毛笔。
      我依意坐在他办公桌右侧的椅子上,和对面三班的同学视线交错,眨眨眼睛算是打过招呼。这并不是我一贯的待客之道,但那个学生来自“重点班中的重点班”(三班班主任刘老师自称),和我们九班的重合领域比电子云还要小。何况,他们班老刘经常给我们根根添堵,新仇旧恨一箩筐,我肯跟他打招呼,一是因为我大人有大量,二是对即将发生的事件心存窃喜——如同导演见到自己手下的演员正认真排戏时的,那种窃喜。
      我不再看他,转而看向根根。根根的椅子依然调到很高,以便他控制整个办公桌。随意打点的短发盖在头上,稀落得有点“我欲归去”的意思。综合他瘦小的身姿,显得极富喜感。彼时这个四十岁出头的人正用心填写着学生拿来的纪念薄。用毛笔。
      “莎莎事件”留下的疤,红红地烙在他额角。
      没想到有人捷足先登,我看了看表,离晚自习亮灯还有半个小时,应该还来得及。
      窗外只剩几抹日光暧昧地拉扯着夜幕的边角,很快,天色便暗了下去。根根将手伸向桌上的小台灯——虽然知道教室里的荧光灯和其他用电设备的电路系统是独【蒲宫音吧】立开的,但看到根根的手指按下台灯开关的时候,我还是不免小小地心惊了一下。
      灯亮了。柔柔向周围洒出微黄的光芒。
      我吃下一颗定心丸。再看表,刚刚过去三分半钟。百无聊赖中,我轻轻用脚跟敲打起椅子腿儿。这段预想之外的空档让我刻意规避的现实伺机挤了进来:
      今天,我们就将阶段性地告别这个伏案疾书的人。
      脚下的敲击停了。


      3楼2010-02-12 00:56
      回复
        全文转载完毕。
        版权归蒲宫音所有。
        原文链接:
        【光迹】上
        http://hi.baidu.com/dandelion_echo/blog/item/687a35dafa60f66dd1164e3f.html
        【光迹】下
        http://hi.baidu.com/dandelion_echo/blog/item/a5b962078c08ae7003088138.html


        8楼2010-02-12 01:02
        回复
          顶下~美文啊~~


          IP属地:广东9楼2010-03-05 15:11
          回复
            啊!写的真好啊!


            10楼2010-03-11 08: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