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城微时代吧 关注:1贴子:42
  • 0回复贴,共1

黄川,男,(原名,显明)1984年出生鄱阳湖畔,6岁随父到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黄川,男,(原名,显明)1984年出生鄱阳湖畔,6岁随父到景德镇长大,受父辈影响从小就接触古瓷,对古瓷研究一直至今,途中做过陶瓷绘画,雕刻,吹釉,等工艺,对陶瓷现代工艺流程古瓷工艺流程非常深的研究,现任古瓷佛道文化鉴定专家,上海私人博物馆鉴定专家,上海交通大学海外艺术品会员,东方青白瓷协会会员,景德镇时光草堂堂主,从古瓷中研究佛道文化,对佛道文化做出重要发现,佛文化早在千年以前非常盛行,这点从古瓷中可以体现,佛道文化推广任重道远,将佛道文化发扬光大。
长期从事中国古陶瓷及其他古代工艺品的研究,重点研究历代陶瓷。就瓷器而论,胎为骨,釉是衣。细致观察胎体和釉面,是断代和鉴别中很重要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在胎釉成分和烧造工艺上都有比较显著的差别,可资代表当时的时代风格。鉴别胎质时,可从器足的无釉处观察,注意胎土淘炼的纯净与烧结的缜密程度。以各个时期所具典型足形来断代和辩伪也是一种切实可行的途径。研究并类比各个时代不同形式的器足特点,找出其继承、发展、演变的规律,和研究造型、纹饰一样至关重要。对于明清两代各品种釉面的观察,除以双眼直观外,必要时还可借助放大镜。从釉面的新旧光泽上,可以辨别真伪。各时期施釉的厚薄,釉面的莹润与乾色,釉质的缜密和疏松,及浓缩、积釉 情况,也是鉴定真伪的一个重要依据。对于明、清瓷器胎和釉所表现的时代特征,必须联系考察,不可偏执一方,并需结合其他方面来共同判断。若能经过长期实践和切磋,总结它们的发展规律,甚至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方面加以研究更佳。造型、纹饰、款识、釉色、胎质等鉴定方法必须同时并用,方能收到殊途同归、全面一致的效果。明清瓷器各代款式千差万别,以款识特点来断代和辩伪也就相当重要。体会各代款识的不同风格,首先可以从研究书法入手,然后将真假实物款式相互比照,结合实物反复审度其字体的结构,排列的形式,落款的部位,以及款字色泽的深浅浓淡等。另外,也应当注意总结同一时期早、中、晚期款识不尽相同的变化规律。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20-11-20 23:3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