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原则
(1)满足施工进度、方法、工艺流程及施工组织的需求,布置合理、紧凑,用地少。
(2)运输组织合理,避免二次搬运,充分利用场地。
(3)因地制宜划分施工区域和临时用地,减少各工种之间的干扰。
(4)尽可能利用施工现场附近的原有建筑物作为施工临时设施,减少临时设施搭设。
(5)办公用房、福利设施等的布置,应方便生产和生活。
(6)应符合主管部门相关规定和建设单位安全保卫、消防、环境保护的要求。
2、围挡(墙)的管理
(1)施工现场围挡(墙)应沿工地四周连续设置,不得留有缺口。
(2)围挡的用材宜选用砌体、金属材板等硬质材料,不宜使用彩布条、竹篱笆或安全网等。
(3)施工现场的围挡一般应不低于1.8m,在市区内应不低于2.5m。
(4)禁止在围挡内侧堆放泥土、砂石等散状材料以及架管、模板等。
(5)雨后、大风后以及春融季节应当检查围挡的稳定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施工现场的进口处应有整齐明显的“五牌一图”
4、施工现场道路要求
(1)施工现场应悬挂限速标志,应当有循环干道,满足运输、消防要求。
(2)主干道应当平整、坚实,硬化材料可以采用混凝土、预制块或用石屑、焦渣、砂石等压实整平。
(3)道路应当中间起拱,两侧设排水设施,主干道宽度不宜小于3.5m,载重汽车转弯半径不宜小于15m。
(4)施工现场主要道路应尽可能利用永久性道路。
(1)满足施工进度、方法、工艺流程及施工组织的需求,布置合理、紧凑,用地少。
(2)运输组织合理,避免二次搬运,充分利用场地。
(3)因地制宜划分施工区域和临时用地,减少各工种之间的干扰。
(4)尽可能利用施工现场附近的原有建筑物作为施工临时设施,减少临时设施搭设。
(5)办公用房、福利设施等的布置,应方便生产和生活。
(6)应符合主管部门相关规定和建设单位安全保卫、消防、环境保护的要求。
2、围挡(墙)的管理
(1)施工现场围挡(墙)应沿工地四周连续设置,不得留有缺口。
(2)围挡的用材宜选用砌体、金属材板等硬质材料,不宜使用彩布条、竹篱笆或安全网等。
(3)施工现场的围挡一般应不低于1.8m,在市区内应不低于2.5m。
(4)禁止在围挡内侧堆放泥土、砂石等散状材料以及架管、模板等。
(5)雨后、大风后以及春融季节应当检查围挡的稳定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施工现场的进口处应有整齐明显的“五牌一图”
4、施工现场道路要求
(1)施工现场应悬挂限速标志,应当有循环干道,满足运输、消防要求。
(2)主干道应当平整、坚实,硬化材料可以采用混凝土、预制块或用石屑、焦渣、砂石等压实整平。
(3)道路应当中间起拱,两侧设排水设施,主干道宽度不宜小于3.5m,载重汽车转弯半径不宜小于15m。
(4)施工现场主要道路应尽可能利用永久性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