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少吃白米粥
烹调方法对某种食物的GI影响甚大。同一种主食类食物,烹调方法不同,则对餐后血糖的影响不同。同样的大米,如果煮米粥吃,则GI较高,如果做成米饭,则GI相对较低。这主要是因为白米粥特别容易消化吸收(速度很快)。所以大部分医生或营养师会建议糖尿病患者尽量少吃白米粥,以减缓餐后血糖升高。很多患者通过血糖仪监测也发现,吃白米粥的确会使餐后血糖升高幅度更大。
大米或其他谷物均以淀粉为主要成分,淀粉以颗粒的形式存在。常温下淀粉并不溶于水,加热才能促进它在水中溶解。加热和加水使淀粉颗粒膨胀(糊化),从而使包裹它们的包膜破裂,淀粉变成粘胶状。加热时间越长,这种作用越强,进食后越能广泛与肠道消化液接触,从而越容易被快速吸收。煮粥加热时间通常比米饭长,水分比米饭多,淀粉糊化更彻底,更容易消化。另外,白米粥等液体在胃内停留时间比米饭等固体食物短,进入小肠快,而小肠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因此,白米粥比白米饭更容易消化吸收,升血糖更快。
同样是粥,煮的时间越长,则越容易消化吸收,GI越高;煮的时间越短则GI越低。此外,米粥的稀稠(加水量)也影响其GI。理论上,粘稠的粥GI较高,很稀的粥GI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