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型糖尿病吧 关注:5,500贴子:43,071
  • 5回复贴,共1

通过主食热量与升糖血糖生成指数GI计算,从饮食上控制好血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除食物GI高低之外,糖尿病患者选择主食时,还要考虑脂肪含量。含大量脂肪的食物,如油条、油饼等虽然GI较低,但含有大量的能量,不利于血糖控制,不利于预防血脂异常,所以不建议糖尿病患者选用。
(GI,指“血糖生成指数”——是反映食物引起人体血糖升高程度的指标,是人体进食后机体血糖生成的应答状况。)


1楼2020-11-18 16:23回复
    1.少吃白米粥
    烹调方法对某种食物的GI影响甚大。同一种主食类食物,烹调方法不同,则对餐后血糖的影响不同。同样的大米,如果煮米粥吃,则GI较高,如果做成米饭,则GI相对较低。这主要是因为白米粥特别容易消化吸收(速度很快)。所以大部分医生或营养师会建议糖尿病患者尽量少吃白米粥,以减缓餐后血糖升高。很多患者通过血糖仪监测也发现,吃白米粥的确会使餐后血糖升高幅度更大。
    大米或其他谷物均以淀粉为主要成分,淀粉以颗粒的形式存在。常温下淀粉并不溶于水,加热才能促进它在水中溶解。加热和加水使淀粉颗粒膨胀(糊化),从而使包裹它们的包膜破裂,淀粉变成粘胶状。加热时间越长,这种作用越强,进食后越能广泛与肠道消化液接触,从而越容易被快速吸收。煮粥加热时间通常比米饭长,水分比米饭多,淀粉糊化更彻底,更容易消化。另外,白米粥等液体在胃内停留时间比米饭等固体食物短,进入小肠快,而小肠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因此,白米粥比白米饭更容易消化吸收,升血糖更快。
    同样是粥,煮的时间越长,则越容易消化吸收,GI越高;煮的时间越短则GI越低。此外,米粥的稀稠(加水量)也影响其GI。理论上,粘稠的粥GI较高,很稀的粥GI较低。


    2楼2020-11-18 16:23
    回复
      2025-07-03 08:14:06
      广告
      4.主食与较多蔬菜搭配
      单独吃大米饭GI为83.2,大米饭与蒜苗一起吃GI为57.9。搭配蔬菜以后,主食GI有所降低。这主要是因为蔬菜往往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尤其是蒜苗、芹菜、韭菜、木耳、蘑菇、海带等。
      膳食纤维在小肠内无法消化吸收,因而不会升高血糖。并且,膳食纤维较多时会干扰主食中糖类的消化吸收,减缓餐后血糖升高的速度,使混合食物的GI降低。
      另外,烹调蔬菜时常要加食用油。食用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脂肪抑制胃排空,使食物由胃进入小肠的速度减慢,进而减慢消化吸收的速度,GI降低,餐后血糖升高较慢。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魔芋及其制品,如魔芋丝、魔芋块、魔芋片等,常作为蔬菜食用,可以炒、炖、煲汤、涮火锅等。魔芋制品富含葡甘露聚糖,这是一种可以形成胶状物的粘性纤维。葡甘露聚糖进入小肠后,本身不能被消化吸收,又有很强的粘滞性,能吸附糖类等有机物,故而与主食搭配摄入后,能延缓主食中糖类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
      总之,糖尿病患者的主食类食物最好不要单独食用,而是与鱼虾、肉类、蛋类以及蔬菜搭配食用。不论是正餐还是加餐,都要尽量避免单独吃高GI的主食类食物,比如一碗单纯的面条。


      5楼2020-11-18 16:24
      回复
        5.一日多餐
        在一日食物总量(总能量)不变的前提下,一日四餐或五餐往往比一日三餐更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其基本原理是,餐次增加以后,每餐摄入的糖类就减少了,餐后血糖水平相对较低。这里必须强调每日食物总量不能因为餐次增多而增加,否则就适得其反了。
        一日多餐通常是在早餐(6:00左右)、午餐(12:00左右)和晚餐(18:00左右)三个正餐基础上,加餐一、二次。加餐的时间可以定为上午9:00~10:00以及晚上21:00左右。糖尿病患者进餐时间必须相对固定,定时定量,不可饥一顿饱一顿。很多时候还要与降糖药物配合。
        加餐要“分担”一些糖类食物,但务必选用低GI食物,包括水果。或者通过不同食物搭配降低GI,包括奶类、蛋类、肉类等高蛋白食物和蔬菜。


        6楼2020-11-18 16:24
        回复
          转自糖糖圈APP文章《基础篇七| 通过主食热量与升糖血糖生成指数GI计算,从饮食上控制好血糖 》


          7楼2020-11-18 16:25
          回复
            感谢分享


            IP属地:广东8楼2023-07-11 09: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