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开朗基罗吧 关注:1,666贴子:5,834
  • 5回复贴,共1

艺术作品中的心理动力学——弗洛伊德对米开朗基罗的《摩西像》的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为犹太人,弗洛伊德一直以摩西自居,有趣的是,他曾经告诉荣格:“如我是摩西,你就是约书亚。”弗洛伊德一生都没有停止对摩西的研究,临终之前,他向世界贡献了《摩西与一神教》一书。
    1515-1516年,“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艺术家米开朗基罗为教皇尤里乌斯二世创作了一幅雕塑《摩西像》(在圣皮埃特罗教堂),这部雕塑被很多西方艺术评论家认为是米开朗基罗最成功的雕像之一,研究者和评论者无数。4个世纪之后,弗洛伊德也加入到这群人之中,只不过他用一种新的方法来阐释,这就是他的精神分析方法,为此,他专门写了一篇论文:《米开朗基罗的摩西》(1914年)。
    在论文的开头,弗洛伊德为避免主观性的介入,他先与早先的作品评论进行对话。(参见斯佩克特.2006,p198)首先是对人物肖像的描述问题,前人对摩西像的描述迥然不同,弗洛伊德赞赏汤德的说法,即雕塑表现了“一种愤慨、痛苦、蔑视掺杂在一起的表情”。(弗洛伊德.1998,p515)其次,对于米开朗基罗的创作动机问题,前人有两种主要观点,一种是“对性格和气质永恒的研究主题”。(弗洛伊德.1998,p515)如汤德认为,“米开朗基罗所创造的不是一个历史人物,而是一个人物类型”,“摩西塑像艺术效果的巨大秘密就在于人物内心的烈火和外在姿态的冷静两者之间的艺术对比”。(弗洛伊德.1998,p520-521)
    另一种是“想把摩西一生中……最有意义的时刻塑造出来”(如贾斯第和纳普)(弗洛伊德.1998,p516)。这种观点认为,这个“最有意义的时刻”,就是摩西从西奈山得到上帝恩赐的《十诫》(法版),正当走下山时,发现他的人民正围着自铸的金犊起舞欢庆时,他怒不可遏,把《十诫》摔在地上的情景。早先的一些艺术评论家认为,米开朗基罗刻画的正是摩西在观看他的没有信仰的人民进行偶像崇拜时的那种“暴风前的平静”(弗洛伊德.1998,p516),剑拔弩张,下一瞬间摩西将要采取行动。
    由于存在着两种看似合理却对立(如动态与静态)的解释,弗洛伊德认为要得出一个更为客观的结论,就应该深挖那些微小的细节。有两个细节前人没有注意到,即摩西“右手的姿势和两版《十诫》圣书的位置”(弗洛伊德.1998,p522)。通过对雕塑的人物形体和一位艺术家画的《摩西像》的几幅草图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弗洛伊德认为,米开朗基罗刻画的摩西刚从西奈山走下,看到那个情景,“他抬起脚准备跳起来,手放开了《十诫》伸向左上方插进了胡子,似乎要把暴怒发泄在自己身上”(弗洛伊德.1998,p526),这时,摩西考虑到手上的《十诫》开始向下滑动,由于《十诫》是不可以随意放置,更不可以摔碎的,因此摩西“右手缩回,放开胡须,但一部分胡子无意地被拉回,把手及时地靠在《十诫》的上沿,在靠近后面书角的地方挟住了《十诫》,置于最高处。”(弗洛伊德.1998,p526)
    这样,弗洛伊德就完成了对前面两种解释的综合,并增加了自己的看法。摩西像并不是一个历史事件的横切面,表现历史的瞬间状态,因为这不符合米开朗基罗的独特的设计;也不是在表现一种人物类型,即内心的烈火和外在冷静姿态的对比。
    真正的关键在于雕塑中摩西的内心的冲突,即想要采取行动的冲动和无法付诸于实践的压抑。因为手上有《十诫》,他不得不压制自己的感情。在这期间摩西经历了挣扎,《十诫》滑落,但摩西最终醒悟过来,记起了自己的使命,权衡之下用手将《十诫》挟住,这才使雕塑中那个动作怪异的摩西的形象可以得到理解。所以,米开朗基罗的摩西并不是《圣经》中的摩西,而是经过修改之后艺术家心中的摩西形象,这个形象“体现了只有人才能达到的最高精神境界;为了他所献身的事业,同内心感情成功地进行着斗争”。(弗洛伊德.1998,p532)



IP属地:安徽1楼2010-02-08 23:58回复
    沙发。。。。
    his best art of all the time!.............
    the wonderful lines come from his heart!...............
    his stands at the top of the art!...............................
    ..........................................


    3楼2010-02-09 10:53
    回复
      2025-05-15 10:21:12
      广告
      ding ls
      见弗洛伊德对达芬奇恋母情结的分析,他赖以安身立命的证据被证实是子虚乌有,枉他老分析的头头是道。过于执着于个人心理方面肯定有局限的,特定的社会环境不可不考虑。有意思的是,丹纳写过一本《艺术哲学》,专强调外在环境的决定作用,同弗洛伊德全然是反的。我也没看下去。两人结合以下才好呢。


      5楼2010-02-23 16:38
      回复
        唉唉唉,弗洛伊德也太离谱了!


        8楼2010-05-30 16: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