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你问这个啊。
是这样,宋代的所谓相扑其实不单指摔跤,也和现代日本的相扑毫无关系。当时对于近身打斗基本上都是称作相扑的。所谓相扑,字面理解就是“相互撕扑”。
说互转里面有三段打斗最说明问题,一是武松醉打蒋门神,一是燕青打擂,还有一个是李逵打张顺,这三个就代表了三种层次的打斗燕青是靠步法上取胜的,李逵是靠力气取胜,武松就是技术和力气相结合。像鲁智深打镇关西那种打法,实际上很少见,基本上就相当于泰森打一个很平常的普通人,一拳打晕,三拳打死。
实际上燕青打擂完全是燕青靠着自己的身法步伐灵活取胜的,这个很符合中国跤的技巧。虽然中国跤里面已经有很多蒙古族和满族摔跤的技巧了,但是基本战略是相同的,因为摔跤从来也不是靠力气赢人的手段;
李逵路上打张顺那段其实能看出来李逵真的不会拳脚功夫,因为它所有的招数就一招,抓住头发之后按住了打。张顺吃亏主要是吃在了力气小上,这也说明其实作者是很有市井生活经验的,因为一般流氓之间的打架,本来就没有什么招式能抓住头发的话就是一顿“窝脖子拳”。
武松醉打蒋门神这段虽然武松只用了一招儿但是这一招儿的难度很大,所谓的“玉环步鸳鸯脚”,实际上就是利用转身的瞬间以后扫腿来击打对手,成功率很低。面对蒋门神这样一个强悍的对手,武松敢用这招儿,确实够招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