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美梁山吧 关注:388贴子:4,729
  • 14回复贴,共1

问各位一个事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雨妹妹,包括常来的各位,现在哪里还有水平好一些的水壶方面的论坛,能看到些新鲜东西的。实在是太厌倦水浒吧那种无意义的武功比较了。


1楼2010-02-06 12:35回复
    只有把好人拉到这儿来……


    2楼2010-02-06 14:12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我也不常逛,不过轩辕春秋的古典小说版挺好的。其他就不太清楚。
      链接一个:http://www.xycq.net/forum/forum-6-1.html


      IP属地:重庆3楼2010-02-06 18:08
      回复
        可以建设下这里啊,2L正解


        4楼2010-02-07 09:01
        回复
          回复:4楼
          我不懂武评,感觉水浒写对阵很简略,难道武评很专业吗?


          IP属地:重庆5楼2010-02-07 19:00
          回复
            雨妹妹。你所说的武评指的是什么?武功对打还是上战场对阵?这两样我多少都知道些。


            6楼2010-02-07 19:43
            回复
              我觉得水浒传除了武松的武艺写的比较详细一些,其他的人无论是步下对打,就像林冲和杨志,还是马上对阵,作者总是好像在避重就轻,只说他们斗了多少回合,至于具体的描写也是用一些比喻化的词语形容,好像水浒写武艺是比较朴拙,写军事行动又不如三国那样用智谋关系层层铺。小乐兄,你觉得呢?
              


              IP属地:重庆7楼2010-02-08 10:10
              回复
                哦,这么回事儿啊。
                嗯其实武松的打架描写也很简单,就一招儿。要说描写的比较细致的还得说燕青的相扑。剩下的人基本上都是胳膊粗力气大。这里面说明两个原因,一是作者很了解相扑,二是当时的武术实际上很讲究实用。我觉得所谓的水浒传的作者参加过张士诚的部队,这个事情很难说,而且就算是参加过也一定不是什么高级军事人员。整个水浒传的军事场面基本上就是摆排场,很不符合当时军事发展的情况。当然这个属于考证的问题,更多的只能说这个作者却是熟悉市井文化,是个长期居住于市井的人。而且最熟悉的是江湖规矩和家庭伦理方面的一些问题,其实对于武艺的了解,可以说是知道但是不怎么了解而已。不过确实过程的描写的已经算很精彩了。如果让我来写,我想我是写不了这么精彩的。
                


                8楼2010-02-08 11:52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对呀,名著就是名著,寥寥几笔通常很传神。可是我就是不明白,相扑算不算传统武术的一种?今天看央视水浒燕青打擂那一段,任原说是相扑天下无对,可是庞万春燕青和任原打得时候好像都是传统武术的招式和套路,和焦挺摔李逵的那种摔跤不一样。二者是不是一回事,还是央视水浒传在追求好看的影视效果。


                  IP属地:重庆9楼2010-02-08 17:47
                  回复
                    哦,你问这个啊。
                    是这样,宋代的所谓相扑其实不单指摔跤,也和现代日本的相扑毫无关系。当时对于近身打斗基本上都是称作相扑的。所谓相扑,字面理解就是“相互撕扑”。
                    说互转里面有三段打斗最说明问题,一是武松醉打蒋门神,一是燕青打擂,还有一个是李逵打张顺,这三个就代表了三种层次的打斗燕青是靠步法上取胜的,李逵是靠力气取胜,武松就是技术和力气相结合。像鲁智深打镇关西那种打法,实际上很少见,基本上就相当于泰森打一个很平常的普通人,一拳打晕,三拳打死。
                    实际上燕青打擂完全是燕青靠着自己的身法步伐灵活取胜的,这个很符合中国跤的技巧。虽然中国跤里面已经有很多蒙古族和满族摔跤的技巧了,但是基本战略是相同的,因为摔跤从来也不是靠力气赢人的手段;
                    李逵路上打张顺那段其实能看出来李逵真的不会拳脚功夫,因为它所有的招数就一招,抓住头发之后按住了打。张顺吃亏主要是吃在了力气小上,这也说明其实作者是很有市井生活经验的,因为一般流氓之间的打架,本来就没有什么招式能抓住头发的话就是一顿“窝脖子拳”。
                    武松醉打蒋门神这段虽然武松只用了一招儿但是这一招儿的难度很大,所谓的“玉环步鸳鸯脚”,实际上就是利用转身的瞬间以后扫腿来击打对手,成功率很低。面对蒋门神这样一个强悍的对手,武松敢用这招儿,确实够招摇。


                    10楼2010-02-08 18:18
                    回复
                      原来是这样啊,小乐兄不说,水浒中另一层面的精华东西都很难看懂,又长知识了!


                      IP属地:重庆11楼2010-02-09 18:40
                      回复
                        同12楼~~~


                        13楼2010-02-22 13:57
                        回复
                          回复:7楼
                          曾经看过一个叫疯隐僧的ID写的武评,觉得分析的蛮有意思的,也挺专业的,根据那个分析下来,水浒作者对武艺还是很有研究的,虽然有时候只是寥寥几笔,但是都能符合每个人物武艺的特色,呵呵。


                          14楼2010-02-23 12:56
                          回复
                            回复:9楼
                            央视水浒那个打擂我一直觉得很不满意,呵呵,搞得太像武打片了。。。书里写的看着很真实,其实也相当详细了,照拍也不是难事。当然电视剧追求视觉效果也无可非议啦。像书上那样两百字,一分钟不到就结束了,没法拍啊,呵呵。


                            15楼2010-02-23 13:02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回复:15楼
                              小沙弥,话说俺觉得书上就很夸张了,“燕青捺着两边人的肩臂,······从人背上直飞抢到献台上来。”什么情况啊,轻功吗,很像电视里那种借着别人肩膀飞上台的感觉,也是文学夸张吗,呵呵~~~~~~


                              IP属地:江苏16楼2010-02-24 00: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