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德县,隶属于山西省忻州市,位于山西省西北部,北接河曲县,南连兴县毗临,西与府谷县隔黄河相望,东邻岢岚县。
保德县境,古属冀州之域,春秋时期属晋国,三家分晋后被楼烦(林胡)占据,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收复了此地,秦朝属太原郡地,西汉时分属宣武、武车二县,东汉末年因羌胡入侵而内迁民众放弃,北魏时属秀荣县地。
隋、唐时,县境均属岚州地。北宋淳化四年(993年),析宪州(辖今娄烦县、静乐县一带)置定羌军;
景德二年(1005年),改为保德军,取“民保于城,城保于德”之意,此为“保德”得名之始
;景德四年(1007年),改为保德州。
金朝大定十一年(1171年),置保德县;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复升为保德州,设倚郭县。元宪宗七年(1249年),将倚郭县并入保德州。
明朝初,仍为保德州;洪武七年(1374年),改为保德县;洪武九年(1376年),复升为保德州,领河曲县;洪武十四年(1381年)河曲县分出。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保德州升为直隶州,辖河曲县、兴县;雍正八年(1730年),兴县分出,保德州领河曲县。
民国元年(1912年),改保德州为保德县。
1959年1月1日,撤销保德县,并入河曲县、兴县;1959年7月,恢复保德县建制;此后,保德县先后隶属于晋北专区、忻县专区、忻县地区、忻州地区,2000年地级忻州市成立后属之管辖至今。


保德县境,古属冀州之域,春秋时期属晋国,三家分晋后被楼烦(林胡)占据,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收复了此地,秦朝属太原郡地,西汉时分属宣武、武车二县,东汉末年因羌胡入侵而内迁民众放弃,北魏时属秀荣县地。
隋、唐时,县境均属岚州地。北宋淳化四年(993年),析宪州(辖今娄烦县、静乐县一带)置定羌军;
景德二年(1005年),改为保德军,取“民保于城,城保于德”之意,此为“保德”得名之始
;景德四年(1007年),改为保德州。
金朝大定十一年(1171年),置保德县;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复升为保德州,设倚郭县。元宪宗七年(1249年),将倚郭县并入保德州。
明朝初,仍为保德州;洪武七年(1374年),改为保德县;洪武九年(1376年),复升为保德州,领河曲县;洪武十四年(1381年)河曲县分出。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保德州升为直隶州,辖河曲县、兴县;雍正八年(1730年),兴县分出,保德州领河曲县。
民国元年(1912年),改保德州为保德县。
1959年1月1日,撤销保德县,并入河曲县、兴县;1959年7月,恢复保德县建制;此后,保德县先后隶属于晋北专区、忻县专区、忻县地区、忻州地区,2000年地级忻州市成立后属之管辖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