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收的huayra bc,因为毕竟喜欢这个外观还有开合设计。拿到以后比较满意,毕竟比起1500和1800的其他塑料车,这个的可动件和细节相对价格还是比较值得的。
逐步,喜欢上了花雅。于是又收了银花雅。
因为收车顺序,可能我的感受跟大家不同。大家认为花雅值得,而bc不值,是拿花雅做标准。
而我先收的bc,以bc做标准的话,花雅是超值。毕竟,6,7年没涨价,哪找这好事去,全靠led和ar的压力。
对于两车,我觉得是各有优缺点的。
bc确实钣金更犀利,见图1的后翼子板和图2的鼻椎,即使抛开实车的差别,塑料bc线条还是更犀利。
再加上更多的碳纤维加持,bc外观上显然是胜出的。如果没有bc,我甚至不会喜欢上花雅。
内饰,同样的材质,因为涂色不同,bc完败,见图3。
发动机,bc是直接对花雅进行的简配。甚至简配零件后,车架都是分离的,见图4图5的部位。
图6图7的金属悬挂支撑杆,在bc中也被简配成一个塑料棍。bc简配的不只是可动,而是全面的简配。
图8的类似电机的黑色凸起,我一直没明白为**c没涂成银色,很简单的工序能提神很多。后来看到花雅明白了,因为花雅这块整体是银色的,所以不用单独涂装。而bc,呵呵,偷懒了。
图9,花雅和bc同样的问题。散热器的碳纤框架,真车有8个螺钉,提神的很。而模型,省略了。花雅也许是因为这个部件被皮包箱挡住了,所以没做。但bc这个部位是完全暴露的,因为几个螺钉偷懒而失神,不值得呀。
总体来说,这两个车各有特点,都值得收。
当然,随着lcd和ar的加入,后面没准这俩货也会特价,这里不做购买建议。
最后说一点,不是bc太轻,而是花雅太重了,重到影响手持,不喜欢。









逐步,喜欢上了花雅。于是又收了银花雅。
因为收车顺序,可能我的感受跟大家不同。大家认为花雅值得,而bc不值,是拿花雅做标准。
而我先收的bc,以bc做标准的话,花雅是超值。毕竟,6,7年没涨价,哪找这好事去,全靠led和ar的压力。
对于两车,我觉得是各有优缺点的。
bc确实钣金更犀利,见图1的后翼子板和图2的鼻椎,即使抛开实车的差别,塑料bc线条还是更犀利。
再加上更多的碳纤维加持,bc外观上显然是胜出的。如果没有bc,我甚至不会喜欢上花雅。
内饰,同样的材质,因为涂色不同,bc完败,见图3。
发动机,bc是直接对花雅进行的简配。甚至简配零件后,车架都是分离的,见图4图5的部位。
图6图7的金属悬挂支撑杆,在bc中也被简配成一个塑料棍。bc简配的不只是可动,而是全面的简配。
图8的类似电机的黑色凸起,我一直没明白为**c没涂成银色,很简单的工序能提神很多。后来看到花雅明白了,因为花雅这块整体是银色的,所以不用单独涂装。而bc,呵呵,偷懒了。
图9,花雅和bc同样的问题。散热器的碳纤框架,真车有8个螺钉,提神的很。而模型,省略了。花雅也许是因为这个部件被皮包箱挡住了,所以没做。但bc这个部位是完全暴露的,因为几个螺钉偷懒而失神,不值得呀。
总体来说,这两个车各有特点,都值得收。
当然,随着lcd和ar的加入,后面没准这俩货也会特价,这里不做购买建议。
最后说一点,不是bc太轻,而是花雅太重了,重到影响手持,不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