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节简要描述文献综述的目的;第三节介绍查找文献的方法;第四节是对阅读文献层次的说明;第五节探讨了文献综述类文章的不同结构安排;第六节针对研究生提出了写作文献综述类文章的建议。
文献综述的目的
任何研究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某个方面进行深化,都具有一定的传承性。因此,文献综述是研究的第一步,其目的在于了解前人说过些什么,而这实际上也决定了我们能够说些什么。具体地,对于要研究的问题,我们必须弄清:
1.前人是否说过
要知道前人是否说过,关键是要进行充分的文献检索。互联网的出现以及在线数据库的广泛应用为文献检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便。
目前,各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图书馆都购买了非常齐全的中、英文数据库。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中的Jstor、Science Direct、CN KI等都是极佳的在线数据库。
如果文献搜索结果表明自己拟做的研究别人已经做过,那么就没有必要做无为的重复。
2.前人说过什么
要想知道前人说过什么,就必须解答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前人研究的对象或问题是什么(what)、前人是如何(how)阐述研究问题的以及为什么(why)这样阐述;
然后是前人观点的异同点是什么,这些观点是否可以分类、如何分类,观点之间的前后时间关系和逻辑关系是什么。搞清楚别人是否说过、说了什么,是我们进行学术创新的重要基础。
3.前人是怎么说的
在文献综述时不仅要综述观点,还要综述研究方法(即别人是怎么说的)。方法的发展和进步会在很多方面改变已有的观点。
因此,当我们发现某类文献主要以使用某一种或某几种研究方法为主,而对其他研究方法应用较少时,就应该考虑能否采用其他方法特别是比较新的研究方法,以便通过方法创新来实现观点创新。
4.何人、何时、何地说过
这组问题主要反映相关观点演化过程的影响因素,包括观点在不同地域、不同时间上的变化。另外,了解“是谁说的”,对于我们认识相关观点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也有帮助。如何寻找代表性文献
文献综述的第一步是查找文献,也就是搜集要综述的素材。如何查找代表性文献呢?
请教导师当然是最简单、有效的途径。但也有一些时候,我们拟综述的主题并非导师擅长的研究领域,导师可能无法提供主要文献阅读清单。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建议采用下面一些方法。
1.首先查找并阅读发表在一流刊物上的文章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刊物分级和排名,要重点查阅排名靠前的刊物所刊载的文献。
例如,管理学排名靠前的英文期刊(根据不同的评价标准,具体排名可能有所不同)有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而国内排名比较靠前的管理学期刊则包括《管理世界》、《中国软科学》、《外国经济与管理》、《南开管理评论》和《管理科学学报》等。
2.查找权威教科书及其提到的某领域的经典文献
一般来说,我们所研究的问题大多可以在教科书中找到相应的章节。若能找到权威的教科书,就可以从相应的章节中找到这些教科书作者所引用的文献,这些文献往往也是对于相关学科发展较为重要的文献。若能找到最新版本的教科书,那么效果就更好。
3.查找学术权威发表的研究成果
与其他学科一样,国内、外管理学各领域都有若干重要的学术权威,如服务质量管理领域中的“PZB”(即服务质量研究领域的三位著名学者Parasuraman、Zeithaml和Berry,他们三人各自或合作发表了大量重要的原创论文)。
若能找到并认真阅读这些学术权威亲自撰写的关于相关研究领域发展历史的述评文章,那么,我们就能更加清晰地了解相关领域不同学术观点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节简要描述文献综述的目的;第三节介绍查找文献的方法;第四节是对阅读文献层次的说明;第五节探讨了文献综述类文章的不同结构安排;第六节针对研究生提出了写作文献综述类文章的建议。
文献综述的目的
任何研究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某个方面进行深化,都具有一定的传承性。因此,文献综述是研究的第一步,其目的在于了解前人说过些什么,而这实际上也决定了我们能够说些什么。具体地,对于要研究的问题,我们必须弄清:
1.前人是否说过
要知道前人是否说过,关键是要进行充分的文献检索。互联网的出现以及在线数据库的广泛应用为文献检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便。
目前,各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图书馆都购买了非常齐全的中、英文数据库。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中的Jstor、Science Direct、CN KI等都是极佳的在线数据库。
如果文献搜索结果表明自己拟做的研究别人已经做过,那么就没有必要做无为的重复。
2.前人说过什么
要想知道前人说过什么,就必须解答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前人研究的对象或问题是什么(what)、前人是如何(how)阐述研究问题的以及为什么(why)这样阐述;
然后是前人观点的异同点是什么,这些观点是否可以分类、如何分类,观点之间的前后时间关系和逻辑关系是什么。搞清楚别人是否说过、说了什么,是我们进行学术创新的重要基础。
3.前人是怎么说的
在文献综述时不仅要综述观点,还要综述研究方法(即别人是怎么说的)。方法的发展和进步会在很多方面改变已有的观点。
因此,当我们发现某类文献主要以使用某一种或某几种研究方法为主,而对其他研究方法应用较少时,就应该考虑能否采用其他方法特别是比较新的研究方法,以便通过方法创新来实现观点创新。
4.何人、何时、何地说过
这组问题主要反映相关观点演化过程的影响因素,包括观点在不同地域、不同时间上的变化。另外,了解“是谁说的”,对于我们认识相关观点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也有帮助。如何寻找代表性文献
文献综述的第一步是查找文献,也就是搜集要综述的素材。如何查找代表性文献呢?
请教导师当然是最简单、有效的途径。但也有一些时候,我们拟综述的主题并非导师擅长的研究领域,导师可能无法提供主要文献阅读清单。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建议采用下面一些方法。
1.首先查找并阅读发表在一流刊物上的文章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刊物分级和排名,要重点查阅排名靠前的刊物所刊载的文献。
例如,管理学排名靠前的英文期刊(根据不同的评价标准,具体排名可能有所不同)有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而国内排名比较靠前的管理学期刊则包括《管理世界》、《中国软科学》、《外国经济与管理》、《南开管理评论》和《管理科学学报》等。
2.查找权威教科书及其提到的某领域的经典文献
一般来说,我们所研究的问题大多可以在教科书中找到相应的章节。若能找到权威的教科书,就可以从相应的章节中找到这些教科书作者所引用的文献,这些文献往往也是对于相关学科发展较为重要的文献。若能找到最新版本的教科书,那么效果就更好。
3.查找学术权威发表的研究成果
与其他学科一样,国内、外管理学各领域都有若干重要的学术权威,如服务质量管理领域中的“PZB”(即服务质量研究领域的三位著名学者Parasuraman、Zeithaml和Berry,他们三人各自或合作发表了大量重要的原创论文)。
若能找到并认真阅读这些学术权威亲自撰写的关于相关研究领域发展历史的述评文章,那么,我们就能更加清晰地了解相关领域不同学术观点的产生和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