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星余孤吧 关注:457贴子:1,203
  • 18回复贴,共1

【经验】对于捏模块的经验合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为了避免反复造轮子,发出来供大家交流探讨。
参考http://tieba.baidu.com/p/6330982063
同时也是研究笔记。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10-23 22:49回复
    【火炮】
    利用化学能发射炮弹的武器。用于无人机主炮,战舰近防炮,或者作为大质量物体的投射工具(导弹可以替代)。
    示例模块:

    设计思路:
    1.选择是否使用载荷:载荷目前无了解,一律采用炮弹。
    2.选择炮弹材质:主要选择锇。密度最高的金属,穿透力强,比起更便宜的铂铱抗拉,而且昂贵的贫铀在游戏内无特别作用,注意炮弹材质的选择只会影响弹药的体积和价格,不影响火炮,锇在炮弹内算便宜又性能好的。
    3.选择口径:常见口径30mm,60mm。30mm以下威力太小,60mm以上可以被其他武器替代,一般30mm用于250kg级别无人机,60mm火炮用于1吨级无人机主炮。口径越大体积越大,如果做成炮塔式的,炮弹种类应该略大于当前口径下的最佳质量以使总体的单位动能越高。
    4.选择初速:一般玩家的火炮要求对小型目标至少要有2km的射程估算,这一般需要1.9kmps的初速,玩家常用的初速是1.9~2.1kmps,两者的有效射程相差10%左右,如果是无人机的火炮,可以采用1.9kmps的初速来节省重量,如果是战舰的近防炮,可采用2.1kmps的初速,以及初速越高,火药的效率越低,需要携带火药的质量越大。极限情况下初速可以达到3.8kmps以上。
    5.选择倍径:由于炮管的粗细一致,不像现实中火炮前粗后细,所以游戏内倍径越短越好,以示例模块为例子,设定初速2kmps,15倍径以下不经济,弹药1000(攻击无人机)时采用15倍径较经济,弹药5000(战舰近防炮)时采用30倍径较经济,弹药20000(基本没这种情况)时采用60倍径较经济。
    6.选择炮管材料:钻石。钻石是最经济的选择,在钻石无法满足的情况下采用钒铬钢,在2.5kmps的情况下,钻石炮管比起钒铬钢质量相同,精度高很多,过热时间更短,造价为60-70%。在2kmps情况下,钻石质量和造价都更低,一般选择钻石炮管即可。


    IP属地:上海2楼2020-10-24 01:24
    收起回复
      7.选择发射药:一般在3种内选择,以图为例,采用硝棉27g(改limits),采用三硝基23.8g,采用奥克21.1g,奥克过于昂贵,为其他发射药200%+造价,用于大量弹药情况下关键减重(这种情况一般不存在),硝棉与三硝基相差25%造价,硝棉却提高了12.5%质量,加上装弹机的消耗,在弹药小于10000的情况下,三硝基比起硝化棉造价低质量轻。推荐选择三硝基,硝化棉的成本优势实际上并不经济。
      8.选择炮弹质量:在固定直径和粗细下,炮弹质量越轻初速越高但动能越小。如图为例,采用5g级别炮弹单位动能0.47kj/kg炮弹9.3g,采用10g级别炮弹单位动能0.53kj/kg炮弹20g,15g炮弹单位动能0.55kj/kg炮弹31.5g,20g炮弹单位动能0.54kj/kg炮弹43.8g,30g炮弹单位动能0.52kj/kg轻火药效率炮弹71g,40g炮弹单位动能0.49kj/kg炮弹101g,50g炮弹单位动能0.46kj/kg炮弹133.6g。对于无人机来说,可以降低效率得到最小的体积采用2倍质量的重弹,对于战舰近防炮,采用15g炮弹质量较好,如果实验够多可以算上炮座来计算总体最佳质量。重弹在同等动能下对通常才用的惠普尔盾装甲更有利。
      9.挂钩发射药质量:增加发射药质量直到足够将炮弹推到选择的初速。
      10.挂钩颗粒半径(联动发射药质量):寻找效率最高点。
      11.挂钩炮管装甲:石墨气凝胶提高精度最佳,一般炮塔装甲为炮管只能抵抗梁变形压力,无法抵抗气体膨胀压,因此炮管装甲主要用于提高精确度,火药炮精确度一般为0.0001-0.0002,一般钒铬钢炮管才需要使用,钻石炮管可直接将其设定为0。
      12.挂钩炮管厚度:保证炮管不在气体膨胀压下破裂。
      13.挂钩装弹机:保证射速在33ms-50ms之间,能耗低于15kw。推荐采用50ms较好。
      14.选择炮塔形式:无人机用内置,近防炮炮塔。(炮塔参数本篇不说)
      15.附带弹药库:无人机附带,战舰单独用集中弹药库。
      16.选择目标:无人机近防炮全选,特殊用途特殊选择。(例如发射炮射导弹反卫星or反导弹)
      17.结束命名保存。


      IP属地:上海3楼2020-10-24 01:24
      回复
        【燃烧火箭】
        利用氧化剂和燃料化合产生能量,生成物向后高速排出获得推力。比冲范围0.237-5.15kmps,推力范围26.5uN-7.26GN。由于核火箭最低100g的核心质量(修改limits除外)导致推力不能太低,电阻推进器需要厚重的反应堆,磁等离子体动力推进器推力太低,因此燃烧火箭适合采用0.1kN-50kN的推力,用于5kg-1000kg的太空飞行器上面。
        示例模块:

        1.选择使用的化学反应:氟氢在绝大部分情况下为最佳。(叠一堆装甲除外)参见https://tieba.baidu.com/p/7020706016
        2.选择化学计量混合比:1为最佳,偏向其他任意一边都会降低排气速度和推力。
        3.选择内膛成分:钻石,性价比最好的内膛材料,耐高温高压。
        4.选择喷嘴扩张角:推荐采用12°,这个角度能获得最低的推重比,保持同样的排气速度,低于12因为太长导致推重比降低,大于12导致喷嘴扩张比需要的弥补过多,太长导致推重比降低。
        5.选择排气速度:氢氟极限情况可以达到5.15kmps的排气速度,在5.1kmps的排气速度下,示例模块41.1kg249g推重比,在5kmps下,示例模块8.08kg1280g推重比,在4.95kmps下,示例模块5.39kg1900推重比。一般来说,在推重比大于20g时候采用低排气速度获得更低质量较好,推重比大于10g采用中排气速度,推重比大于1采用高排气速度。一般氢氟标准采用4.95kmps,用于中小型进攻导弹可用5kmps,用于中小型防御导弹可用4.9kmps。
        6.选择喷嘴扩张比:一般在70-85之间,需要高推重比可以上到160,超高推重比拉1000可能还要缩小扩张角(不推荐采用)。
        7.再生冷却:拉到100%
        8.选择注油器材料:一般采用锂,经济性最好的材料,缺点体积略大。
        9.选择注油器泵半径和转速:使发动机达到需要的推力。
        10.选择膛口半径(联动内膛厚度,内膛压缩比):将内膛压缩比增加到4,然后将膛口半径增加到内膛温度低于额定值。
        11.选择内膛厚度(联动膛口半径,内膛压缩比):增加内膛厚度,直到膛压降低到安全值,由于内膛增加,散热变差,需要增加膛口半径降低温度,增加的膛口半径会导致内压下降,内膛厚度可以继续降低,降低的厚度可以增加散热,可以缩小膛口半径,如此往复得到最佳值。
        12.选择内膛压缩比(联动内膛厚度,膛口半径):由于3压缩比以下会明显影响排气速度,一般限制压缩比在4以上。采用低温燃烧的燃料的情况下压缩比越低越好。压缩比降低,内膛长度越长压力越低温度越高,压缩比越高,内膛长度越断压力越高温度越低。膛口半径越大,内膛的长度相对越低,膛口小的时候15的压缩比可能相当于大膛口半径的2压缩比。可以通过这个参数来调节内膛厚度和膛口半径的比例来达到最高的推重比。注意压缩比越低矢量越慢,作为矢量发动机的时候要平衡矢量模块的质量。


        IP属地:上海4楼2020-10-25 04:23
        回复
          【激光】
          通过受激辐射产生的光放大产生的光子束的武器。目前只有持续激光,热冲击为其杀伤方式。用于战舰主要防御武器,战斗无人机主炮或者辅助的逗猫棒。功率10MW-10GW。杀伤战舰和无人机的炮塔为其主要用处,对于斗笠导弹效果很差。
          示例模块:

          设计思路:
          参考: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22703921
          1.选择增益介质:一般选择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游戏内所有有一定效率的的搭配见下图。

          2.选择弧光灯气体:增益介质中泵浦效率最高的。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与氪为最佳搭配。
          3.选择弧光灯背壳:钻石为最佳选择,强度和耐温为可选材料之最,价格也足够低。
          4.选择腔冷却剂成分:氢为比热容最大的冷却剂,在所有的冷却剂中质量最低。
          5.选择冷却剂入口温度:对于安全温度低于50K的选择50K,对于高于50K的选择其安全温度。
          6.选择腔壁成分:选择对发射波长反射率最高的材料,对于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采用银(97.9%)为对其反射率最高的。(可用材料对1050nm光束的反射率有:银97.9 金97.2 铜97.1 铝94.5 钼68.5 钨59.5)
          7.选择腔半长轴和短轴:使腔形效率最高并让长半轴的最短。
          8.选择弧光灯半径:一般选1mm(最低半径),增加弧光灯半径可以提高泵浦效率,但是会导致需要的激光棒半径增加,导致质量和造价上升,这种提升一般小于直接提升功率。(游戏内玩家反应堆1吨100mw左右,算上散热器大概1吨60mw)
          8.选择激光棒半径:增加半径使腔形效率最高,然后调节腔半短轴,增加短轴长度,降低激光棒长度,来获得最高的腔形效率,最低的体积。
          9.选择透镜节点:使光束质量M²(激光束腰直径表光源发光面积ΔS=14λd2o,光束远场发散角表光源发射立体角ΔΨ=14πθ2f,M2因子为d0θf积,激光束亮度公式就可表示:B=PΔS·ΔΨ=P(M2)2·λ2(21))达到设计要求,越接近3越好。一般非特殊功能都使其为3。
          10.选择反射镜:选择对当前波长反射率最大的材料,对于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采用银。
          11.选择输出耦合器:选择对当前波长透射率最大的材料,对于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采用熔融石英。(可用材料对1050nm光束的透光率有:熔融石英96.6 硼硅酸岩玻璃96.6 二氧化钛82.9 钻石82.9)
          12.选择冷却剂涡轮泵半径和转速:合理选择两参数获得质量最小的参数。对于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采用1173K的出口温度。
          13.选择冷却剂涡轮泵材料:材料对于冷却剂无任何影响,因此从密度最低的材料开始选,一般选锂,强度不够用钾,聚乙烯,钙。。。依次增加。
          14.选择频率倍增器材料长度与半径:选择能在最小半径下,长度范围内能获得最大效率的材料,一般来说用铌酸锂为最佳的选择。一般只有铌酸锂和银硒化镓能将频率倍增器叠到100效率。优先采用铌酸锂,只有在铌酸锂没法叠上去的情况下才采用银硒化镓。银硒化镓约会增加5-10%的质量,自行权衡。一般都会采用2频率倍增器,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可以达到266nm的波长,根据E=hv,波长越短能量越大(光通量因为能量守恒也会变小),因为波长越短,衍射和干涉越小,因此波长越小越好。
          15.选择聚焦镜材质:对于任何波段反射率都很高的铝为最佳选择。
          16.选择激光的光圈:光圈小光束的发散就大,投射到的面积就多,对目标的穿透性降低,但是光圈大了会导致炮塔重量的成倍增加,一般来说可以选择100mw的激光在100km让其输出功率在0.1m³内,1gw的激光在1000km让其输出功率在1m³内,如果是高装甲炮艇,可以将上面的要求降低4倍,如果是专门的低装甲激光防御舰,可以将上面的要求提高4倍。(据说每平米激光的上限伤害为300MW,所以说对有效射程时的明度选择建议不超过该值)


          IP属地:上海5楼2020-10-26 00:54
          回复
            【轨道炮】
            以电流通过两根平行导线产生的巨大安培力推动弹丸的武器。用于超轻物体的投射。最通用武器,可用于主炮近防炮等。甚至可以做发动机(划掉)

            示例模块:

            设计思路:
            1.选择是否采用载荷:载荷目前无了解,一律采用炮弹。
            2.选择是否采用电容:一般都采用电容。散射近防轨道炮有些不采用。
            3.选择炮弹质量:一般用1g,轨道炮对于轻载炮弹的效率比起其他的投射方式有绝对优势。在大质量投射仍然有一定效率,但是不如其他的投射方式。
            4.选择轨道炮初速:无人机15kmps,小型战舰或战舰副炮或狙击无人机50kmps,战舰副主炮75kmps,战舰主炮100kmps,大型狙击战舰200kmps。
            5.选择电容材料:氧化铪最佳,双向拉伸聚乙烯性价比最佳。氧化铪价格昂贵,但是重量较轻。双向拉伸聚乙烯价格减半,但是质量翻倍。推荐氧化铪。
            6.选择电容数量:1最佳。随后每加一个可以提升一定效率,但是经济性大幅降低。
            7.选择电容尺寸:根据选择的初速,调整半径和高度,达到选择的初速。
            8.选择电容间隔:达到最高效率,调节尺寸使其趋近选择初速。
            9.选择炮弹材料:钒铬钢,其为游戏内屈服强度最高的物质,能承受最高的内压。用锇,锆铜,达到同样的初速需要的质量与造价为钒铬钢的2倍。
            10.选择示踪器:决定炮弹的颜色,按喜好选择,常用的材料为钨(最亮的白色)。
            11.选择炮管装甲:石墨气凝胶为最佳。炮管装甲的作用为协助炮轨抵抗内压(需要几cm),抵抗炮管的梁变形压力(一般只需要抵抗内压的3倍厚度),增加精度到额定值(需要m级别的厚度),抵抗攻击。由于达到高精度需要的厚度太高,所以采用高强度的炮管装甲,即便是钒铬钢对提高精度也无很大帮助,反而采用石墨气凝胶这种密度最低的物质,抵抗变形压力也只需十几二十几mm厚度,反而在需要m级别的厚度的时候由于最低的密度拥有最低的价格最高的性价比。对于防御,由于炮管只能采用一种装甲,因此无法采用惠普尔盾防御,所以无论采用何种材料对于动能攻击处于一发击毁的状态,因此防御只针对激光攻击,而石墨气凝胶为防御激光的最好物质之一。
            12.选择炮管口径(优先)炮管厚度与炮管长度(决定磁轨炮的单位动能):
            炮管口径增加,降低电感,降低效率,降低发射物内压,增加或降低炮管内压。
            炮管厚度增加,增加电感,增加效率,降低发射物内压,增加炮管内压。
            炮管长度增加,降低电感,降低效率,降低发射物内压,降低炮管内压。
            (发射物内压与发射物单位时间通过电流相关,炮管内压与炮管单位时间通过电流相关)
            口径越小,相同情况下攻击力越强,但是轨道炮的整体效率会下降,质量比也会下降,炮管的长度与厚度也会上升,一般来说,会使用效率作为约定,一般控制电磁炮的效率为30%-35%。该值太大会导致炮管质量过大,该值过小会导致电容质量过大,该值为电容质量与炮管质量的平衡参数,经验值效率如下15mps约为35,50mps初速效率约为33左右,75mps初速约为32,100mps约为31。口径越大,加速越容易,在保证30%-35%效率的情况下可以尽可能压缩口径,相对于增加的质量,获得的比动能增加值比起质量增加大于3倍可以认为是值得的。以下是经验值参考:对于50mps初速,选择5mm半径,对于75mps选择5.5mm对于100mps选择6mm。
            13.选择炮管装甲厚度:增加到合适的值,一般来说增加到对小型目标的射程估算达到最大的时候为止,再增大精度已经无实际意义。
            14.选择轨道炮射速:这决定了轨道炮的输出能力,由于计算系统的限制,过快的射速会被限制,该值可以确定低于50ms。一般轨道炮射速在50ms-33ms之间。以示例模块为例子,33ms比起40ms提高了20%火力密度,质量却只提高了5%,因此射速在不超过限制的情况下越高越好。
            15.轨道炮耗能和装弹机耗能:根据得出的轨道炮射速,就可以求出轨道炮能耗的最优解,对于能源来说,玩家采用的反应堆,带散热器的质量功率密度约为0.06MW/kg即1MW需要16kg的质量。由于装弹器一般远低于轨道炮功率所以可以求最优解,以示例模块为例子,500mw+35mw装弹机,其最优解约为540mw+18mw装弹机,电容充电30ms,装弹10ms,总共40ms的重装速度。
            16.最终微调一下电容,保证初速和射速达到额定值,选择目标和炮塔形式(这里不包括),命名保存。


            IP属地:上海7楼2020-10-27 01:34
            收起回复
              【核载荷】
              利用核裂变以及核聚变产生能量,其能量为化学反应一百万倍以上,产生的能量表现为热能产生大量的高能光子,通过高能光子加热装甲来造成伤害的武器。弹头质量0.1kg-1000kg。通常采用投射武器,导弹,无人机来投射。由于游戏计算的机制,导弹有可能穿透装甲直接内爆,千吨当量级的核弹内爆能几乎摧毁整艘战舰,但在装甲外的一定距离,即便是兆吨当量级的核弹也仅仅是一个大号的闪光弹。兆吨当量级的吨级核拦截弹常用于一发摧毁几公里内的低防护无人机和进攻导弹,区域防空也能依赖火炮发射的克级核炮弹,高dv的10kg-100kg核导弹用于突防。很多情况下核导弹间的干扰导致效果较低,这对当量的选择有很大的要求。

              示例模块:

              1.选择核心成分:铀233与铀235。前者价格便宜,后者价格为前者6倍,但是提高了10%的单位能量。一般都采用铀233作为核心。(下图为核心材料关键信息表,测试条件为为全球形 97%纯度下)

              2.选择核心纯度:97%。最高为最好。
              3.选择核心质量:即选择爆炸当量,将空心核心半径和延时成分拉高使效率达到50%后调节核心质量,使总当量接近最终当量。(一般来说以弹头质量来决定不同型号,常用有0.1kg,10kg,100kg,1000kg)
              4.选择慢爆炸燃烧反应与延时成分:有两种最优选择,硝化甘油+0.902钙延时 或 硝化棉+0.680锂延时。在低于分界质量的情况下,爆炸透镜对提高裂变效率有很大的帮助,因此选择硝化甘油+0.902钙延时,硝化甘油为慢炸药中引爆速度最慢的炸药(作者把快爆炸炸药误放到慢爆炸来了。。。)钙为从低质量下,单位质量对延时比例最大的材料,将钙的成分拉到0.902极限。在高于分界质量的情况下,爆炸透镜对裂变效率无任何影响,降低慢爆炸的质量为第一选择,因此选择密度最低的硝化棉和密度最低的延时材料锂,锂只需要0.001便有效果,为了最大化降低质量,将锂的成分拉到0.680极限。
              5.选择内爆炸半径:保持默认值1mm最好。在低于分离质量的情况下,增加内爆炸宽度不如增加空心核心半径来的节约质量,因此保持最低。在高于分离质量的情况下,不需要慢爆炸,该层约薄越好,同样保持最低值。
              6.选择快爆炸炸药:在低于分离质量的情况下,采用硝化棉或者奥克托今。前者最为便宜,密度最低,后者爆速最高,价格为翻倍,但是提高了15%的单位能量,其余的都不如这两种。使用哪种快爆炸炸药看各自的选择。在高于分离质量的情况下,使用密度最低的硝化棉。
              7.选择空心爆炸半径:
              在低于临界质量的情况下,其作用是调整爆炸透镜使核心达到超临界以及提高裂变效率,半径调整到效率最高时的最小值最佳。
              在高于临界质量并且低于分离质量的其主要作用是提高裂变效率,增加空心爆炸半径调整爆炸透镜使得裂变效率达到游戏最大值50%效率,半径调整到效率最高时的最小值最佳。
              在高于分离质量的情况下,空心爆炸半径无论为何值其效率都能达到50%,其主要作用是防止核心达到超临界,半径调整到超临界上的最小值最佳。
              8.选择聚变助爆反应:氘氚(DT)为最佳。其能量最大。
              9.选择反射层成分:该成分与核心成分决定了聚变材料能塞多少,主要看的是材料的屈服强度,在低于临界质量的情况下,选择强度1.6GPa的钻石或者0.8GPa的无定型碳,对于一般采用的铀233(0.965GPa)来说,配合无定型碳能够达到最大单位能量。在高于分离质量的情况下,选择密度最低的锂能够达到最大单位能量。
              10.选择聚变燃料密度:在低于临界质量的情况下,聚变助爆对增加单位能量起着至关重要的效果,以例来说,一个100kg弹头采用硝化甘油+0.903钙+奥克托今,锂反射层无聚变助爆,总能量45.6kt,采用聚变助爆,钻石反射层总能量63.2kt(提高38%),无定型碳反射层64.3kt(提高41%),提高聚变燃料密度可以降低达到最佳效率所需的空心核心半径降低质量,但是聚变燃料密度受限于反射层成分与核心成分。实际调整中增加聚变燃料密度,降低空心核心半径,如此反复调整,直到达到最优值。在高于临界质量的情况下,聚变助爆反而会降低单位能量,对于一颗典型的超分离质量铀233核弹,不采用聚变助爆提升10%单位能量与12%的造价,经济性低,因此建议不采用聚变助爆。
              11.设置引爆器:一般引爆距离与覆写定时器为0,开启距离与最低距离按照当量增加而增加。
              12.最终微调当量或者质量使其达到预计值,命名保存。


              IP属地:上海8楼2020-10-28 00:10
              回复
                【线圈炮】
                也叫作高斯炮(Gauss gun),由一个或多个线圈组成,是一种磁性弹射武器,其利用洛伦兹力,与轨道炮完全不同。比起轨道炮的弹药只需到导电性,磁轨炮的弹药需要磁性,因而价格昂贵。

                线圈炮有两种设计思路,一种是采用电容单级,这种设计适合以4-6kmps的速度发射中质量炮弹(100g-10kg)其效率可以达到30%+,这种方式比起轨道炮,效率高,同速度的轨道炮发射1kg的物体效率一般只能达到20%+。一种是采用无电容多级,以10kmsp的速度发射轻质量(1g)炮弹,效率也可以达到30%+,这种方式比起无电容的轨道炮,同等射速下质量可以做到其一半,同等质量下射速可以做到2倍,并且所需的功率为无电容的轨道炮的5倍,比起同样功率有电容的磁轨炮,其质量减半,射速翻倍,由于其无电容的设计,因此在射速方面有着很大优势,缺点是无电容的线圈炮需要100mw起步的功耗,而且炮弹由于需要采用磁性材料造价高昂。
                线圈炮的最大缺点在于难以达到在10kmps以上的初速,在15kmps的初速以上发射轻质量炮弹(1g),轨道炮占据优势地位。
                示例模块:


                设计思路:
                1.选择是否采用电容:单级别电容线圈炮还是多级线圈炮。
                2.选择介电材料:氧化铪质量最佳,价格略贵。
                3.选择电枢组成:磁性金属玻璃最佳。(下表为以发射1kg物体为例的极限速度表)

                4选择是否使用载荷:线圈炮非常适合打无人机,比如说什么激光载荷炮弹啦,各位魔法
                5.选择电枢质量:根据需要选择,一般质量为kg级别,如果要发射吨级别的建议选择火药炮或导弹。
                6.选择线圈转数:一般选择50,越大的能让线圈炮的效率越高,50性价比最好。
                7.选择线圈层数:一般选择1,越大的线圈炮效率越低,1性价比最好。
                8.选择线圈级数:有电容线圈炮用单级最佳,无电容线圈炮采用10级左右经济性较好。
                9.选择炮管装甲:同磁轨炮一样,石墨气凝胶最佳。
                10.选择线圈材料:线圈通过电力容易发热,导致热膨胀应力过大,一般从低到高选择,增强碳→阿尔法2钛铝→无定型锆钢(最强线圈材料),能选择密度低的材料就选择密度低的,如果遇到热膨胀应力过大就选择更高级的材料。
                11.选择口径:口径越小,穿透力越强,但是对于重弹来说,口径可以相对增大来获得更大的打击范围,存在一个最佳值,使其效率最高,降低口径可以提高效率,但是会大幅增加线圈内压同时液增加炮管内压,需要通过其他参数一起调整。
                12.选择介电尺寸与间隔:增加其高度与半径,并增大间隔调高电源使其对高电阻率的线圈也能有最佳的效率。
                13.选择线缆半径:增加半径直到能承受内压与膨胀应力,降低线缆半径会提高初速,但是会增加内压和发射物内压,在改变线缆半径后,需要调节介电材料的尺寸与间隔使其能达到设定值。
                14.选择炮管装甲厚度:厚度越大,散布越小,过热重装时间越久,选择一个合理的厚度。
                15.设定线圈炮耗能和装弹机耗能:对于线圈炮,由于线圈的过热速度是非常快的,所以射速尽量接近于其过热重装时间,电容线圈炮通过控制耗能与装弹机功率来控制射速,求出能耗的最优解,无电容多级别线圈炮只能通过控制装弹机功率来限制射速。
                16.最终微调效率(调节电容线圈半径和口径的数值),保证效率最佳,选择目标和炮塔形式(这里不包括),命名保存。


                IP属地:上海9楼2020-10-29 13:10
                回复



                  IP属地:上海12楼2020-11-04 22:15
                  回复
                    完整的CDE模块设计指南pdf在交流群的群文件内
                    目前存在的交流群号:131688707 653946753


                    IP属地:上海14楼2024-02-04 15: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