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不去心中的古典--诗歌的历程(六十六)
明诗(五)--陈子龙
陈子龙,字卧子,明末诗坛的盟主。在明清交替之际,他曾写下大量气壮山河的诗篇,其中充满了对民族危亡的急切呼吁,闪耀着爱国主义的光辉。
陈子龙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时代现实性和鲜明的政治性;崇祯弘光两朝,几乎每一次重大的政治事件、军事成败、人事兴废,在他的诗篇中都有所反映。他的诗文情并茂,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
在各种诗歌体裁中,七律和七古最能代表他的诗风,即高迈雄劲、悲壮激昂。这些诗对敌骑侵扰、经抚失策、太监监军、边将丧师,发出沉痛发感愤,气魄雄壮。
除了对内忧外患慷慨悲歌、痛快陈词外,即使是一些登临酬赠、节日感怀的作品,也常能表现出他关心时局、担忧国家前途的胸怀。
此外,陈子龙的词也写得沈哀凄丽、蕴藉极深。当明代词学衰微之时,他力振宗风,始开清代三百年词学中兴之先声。
陈子龙的诗歌,无论是在当时或后世,都受到极高的评价,大抵论明诗者,都推陈子龙为明代最后一位大诗人。
明诗(五)--陈子龙
陈子龙,字卧子,明末诗坛的盟主。在明清交替之际,他曾写下大量气壮山河的诗篇,其中充满了对民族危亡的急切呼吁,闪耀着爱国主义的光辉。
陈子龙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时代现实性和鲜明的政治性;崇祯弘光两朝,几乎每一次重大的政治事件、军事成败、人事兴废,在他的诗篇中都有所反映。他的诗文情并茂,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
在各种诗歌体裁中,七律和七古最能代表他的诗风,即高迈雄劲、悲壮激昂。这些诗对敌骑侵扰、经抚失策、太监监军、边将丧师,发出沉痛发感愤,气魄雄壮。
除了对内忧外患慷慨悲歌、痛快陈词外,即使是一些登临酬赠、节日感怀的作品,也常能表现出他关心时局、担忧国家前途的胸怀。
此外,陈子龙的词也写得沈哀凄丽、蕴藉极深。当明代词学衰微之时,他力振宗风,始开清代三百年词学中兴之先声。
陈子龙的诗歌,无论是在当时或后世,都受到极高的评价,大抵论明诗者,都推陈子龙为明代最后一位大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