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发生在台北市。
凡是台北人, 或是住过台北的人,甚至,不住在台北的人,应该都知道台北市最有名的隧道。 是的,那就是以灵异传说闻名的辛亥隧道。辛亥隧道长长贯通台北市与景美木栅一带,是文山区对台北市的交通要道。 隧道入口的这一端, 台北市立第二殡仪馆俨然在焉,殡仪馆旁便是供应全台北市饮用水的自来水厂, 说起来,台北人也满有创意的,火葬场里的尸体焚化之后, 总是灰飞烟散,融入储水槽中,添加天然钙铁矿物质,想来台北市民罹患骨质疏松症的比例应该比较低才对。
辛亥隧道穿越的是一落不甚起眼的缓丘, 丘上没有几棵树,光秃秃的挺丑陋, 山上密密麻麻散布了各式各样的土馒头,因此,住在山脚下宿舍区的台大男生们总戏称此丘为「馒头山」。 馒头山的两面,山脚下皆错落著零星的门户人家,早期眷村的遗迹。 时间是何时,已不可细究,总之,这个故事,就发生在山脚下的某家卖水饺的小店。
水饺店的老板,我们姑且称他为黄老汉。 黄老汉是个退伍的荣民,单身了五十年,经人介绍才娶了个寡妇。 寡妇带了两个儿子嫁过来,黄老汉倒不嫌两个孩子是拖油瓶,视如己出般疼爱。 夫妇两人商计之后,决定借笔钱来, 再用黄老汉多年辛苦攒的一点小钱贴补上,开家小馆子,卖些面点和手工水饺。 黄老汉做的水饺口味很道地,妻子也任劳任怨协助店面的经营,但是 不知为啥缘故,生意总是不好。生意清淡也罢,最糟的是还日渐下坡,来过一次的客人通常就不会再上门了, 渐渐地,每天杆的面皮儿少了,但是,冰柜里卖剩的水饺却愈来愈多。 这日,整天只买出一盘水饺。晚上关了店门,黄老汉与妻子落寞地坐 在桌前,楚囚相对。黄老汉对妻子说:「这样下去是不行的,咱们得想点法子,要不,开店时借来的那一大笔钱可还不出来了。 」妻子说:「有啥法子可想呢?你们男人家都想不出好法子, 我一个女人哪知道该怎么办哪?」黄老汉抓抓头想了好一会儿, 愁眉苦脸地说:「这我想破头也不明白, 咱们的水饺味道明明挺好的,没有理由客人不上门的呀!」妻子点点头:「是啊!我也想不通。」
「乾脆.... 」过了好一会,黄老汉幽幽地说:「乾脆咱们早点把店收了吧,省得愈亏愈多。 」妻子问:「可是,收了店咱们拿啥来还债呢?」黄老汉想了半晌,又重重地叹了口气,无言以对。
「这样吧!」妻子说:「咱们是不是去庙里烧个香, 问个签?」黄老汉想想同意了, 于是决定,第二天妻子上市场采买些香果肉品,两人上庙去拜拜求签。 这庙规模不大,香客也不算多,可是邻居都说此庙颇灵验,夫妇两人求了签,寻著庙祝请解签。 庙祝读了签诗好一会儿,又不住上下打量黄老汉,沉吟不语。 黄老汉焦急问:「这签怎么说?」庙祝摇摇头不说话,黄老汉心下更著急了:「难道这个签不好吗?」
庙祝问了黄老汉夫妇所干的营生, 摇头叹气:「你们家现逢凶煞,而且日后还会一路走下坡, 命好一点不过钱财散尽,命坏一点就难免有家破人亡之虞.... 」夫妇两人听了大惊,黄老汉连忙问:「那么,请问有无破解凶煞的的方法?」庙祝犹疑地摇摇头,叹口气。 黄老汉的妻子哇啦一声哭了起来, 跪在庙祝前面:「师父,求您指点一条生路吧!」黄老汉也忍不住跪了下来:「师父, 求求您吧!我年纪已经一把了,家里两个孩子还小,这样下去教我两个孩子怎么办呢?」
「解厄的方法并不是没有,只是....」庙祝说。
「师父, 求求您告诉我,不管要花多少钱都没有关系!」黄老汉夫妇赶紧哀求。 说来也挺可笑,两人本是因为钱财快耗尽了才来求神拜佛的,现在却急得连「花多少钱都没关系」的话都讲出来了, 也不想想哪来的钱啊?
凡是台北人, 或是住过台北的人,甚至,不住在台北的人,应该都知道台北市最有名的隧道。 是的,那就是以灵异传说闻名的辛亥隧道。辛亥隧道长长贯通台北市与景美木栅一带,是文山区对台北市的交通要道。 隧道入口的这一端, 台北市立第二殡仪馆俨然在焉,殡仪馆旁便是供应全台北市饮用水的自来水厂, 说起来,台北人也满有创意的,火葬场里的尸体焚化之后, 总是灰飞烟散,融入储水槽中,添加天然钙铁矿物质,想来台北市民罹患骨质疏松症的比例应该比较低才对。
辛亥隧道穿越的是一落不甚起眼的缓丘, 丘上没有几棵树,光秃秃的挺丑陋, 山上密密麻麻散布了各式各样的土馒头,因此,住在山脚下宿舍区的台大男生们总戏称此丘为「馒头山」。 馒头山的两面,山脚下皆错落著零星的门户人家,早期眷村的遗迹。 时间是何时,已不可细究,总之,这个故事,就发生在山脚下的某家卖水饺的小店。
水饺店的老板,我们姑且称他为黄老汉。 黄老汉是个退伍的荣民,单身了五十年,经人介绍才娶了个寡妇。 寡妇带了两个儿子嫁过来,黄老汉倒不嫌两个孩子是拖油瓶,视如己出般疼爱。 夫妇两人商计之后,决定借笔钱来, 再用黄老汉多年辛苦攒的一点小钱贴补上,开家小馆子,卖些面点和手工水饺。 黄老汉做的水饺口味很道地,妻子也任劳任怨协助店面的经营,但是 不知为啥缘故,生意总是不好。生意清淡也罢,最糟的是还日渐下坡,来过一次的客人通常就不会再上门了, 渐渐地,每天杆的面皮儿少了,但是,冰柜里卖剩的水饺却愈来愈多。 这日,整天只买出一盘水饺。晚上关了店门,黄老汉与妻子落寞地坐 在桌前,楚囚相对。黄老汉对妻子说:「这样下去是不行的,咱们得想点法子,要不,开店时借来的那一大笔钱可还不出来了。 」妻子说:「有啥法子可想呢?你们男人家都想不出好法子, 我一个女人哪知道该怎么办哪?」黄老汉抓抓头想了好一会儿, 愁眉苦脸地说:「这我想破头也不明白, 咱们的水饺味道明明挺好的,没有理由客人不上门的呀!」妻子点点头:「是啊!我也想不通。」
「乾脆.... 」过了好一会,黄老汉幽幽地说:「乾脆咱们早点把店收了吧,省得愈亏愈多。 」妻子问:「可是,收了店咱们拿啥来还债呢?」黄老汉想了半晌,又重重地叹了口气,无言以对。
「这样吧!」妻子说:「咱们是不是去庙里烧个香, 问个签?」黄老汉想想同意了, 于是决定,第二天妻子上市场采买些香果肉品,两人上庙去拜拜求签。 这庙规模不大,香客也不算多,可是邻居都说此庙颇灵验,夫妇两人求了签,寻著庙祝请解签。 庙祝读了签诗好一会儿,又不住上下打量黄老汉,沉吟不语。 黄老汉焦急问:「这签怎么说?」庙祝摇摇头不说话,黄老汉心下更著急了:「难道这个签不好吗?」
庙祝问了黄老汉夫妇所干的营生, 摇头叹气:「你们家现逢凶煞,而且日后还会一路走下坡, 命好一点不过钱财散尽,命坏一点就难免有家破人亡之虞.... 」夫妇两人听了大惊,黄老汉连忙问:「那么,请问有无破解凶煞的的方法?」庙祝犹疑地摇摇头,叹口气。 黄老汉的妻子哇啦一声哭了起来, 跪在庙祝前面:「师父,求您指点一条生路吧!」黄老汉也忍不住跪了下来:「师父, 求求您吧!我年纪已经一把了,家里两个孩子还小,这样下去教我两个孩子怎么办呢?」
「解厄的方法并不是没有,只是....」庙祝说。
「师父, 求求您告诉我,不管要花多少钱都没有关系!」黄老汉夫妇赶紧哀求。 说来也挺可笑,两人本是因为钱财快耗尽了才来求神拜佛的,现在却急得连「花多少钱都没关系」的话都讲出来了, 也不想想哪来的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