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孝,我想我是没有资格在这里发表什么言语的,因为在我看来我是个不孝的孩子,并且压根也没有履行孝子的责任。人世间我是个有罪的人,因为当我想去向家人尽孝道的时候已经人去楼空,物是人非了。内心微薄的孝道只能永远留在心里,并不能把那份独有的孝道转移到别人的身上。前两天去书店看书,很巧看到了于丹《论语》感悟出版了,之前只是在网上看到过于丹老师的《庄子》心得和《论语》感悟,但我更喜欢捧着一本书然后把上面我觉得很警醒自己的言语画下来时刻告诫自己。这本《论语》感悟我并没有全都看完,我只看完了第一章——孝敬之道。在书店翻开书的一刹那,心里更是惭愧,再想尽孝已经是梦想里的事了。怀着一颗惭愧的心我仔细的阅读了孝敬之道,品读之后大有感触,但在心底更深的则是那隐隐的痛,“孝”字也将是我要对长辈们永远奉行的。也包括对奶奶的孝。
“论心不论迹”这句话很有说服力。现在很多的年轻人对待长辈的孝只是孝在外表,心里却没有尽到孝。于丹老师举了《论语*为政》的例子,很透彻的反映出了一种现象——所谓的孝就是养活自己的老人就行了。现在的年轻人也许不能读懂老一辈们的心思,其实他们真正需要的不是儿女们在物质上给予的富足,而是在精神上和心灵深处对老人给予的祝福与安慰不是吗?老人们固然辛苦了一辈子老了当然可以无条件的得到儿女们“补偿”的物质生活。但光有大房子住,过富足的生活并不能让老人们欣喜和满足。家里只有老人而没有儿女的陪伴,就是房子内再富丽堂皇不也像个监狱一样把老人们囚禁在里面吗?所以我们年轻人真的应该好好思考一下这样的孝是真正的孝吗?我觉得物质生活并不能说明什么,然而从心里发出的对老人的关心和照顾才能够算是孝。我想论心不论迹就是要告诉我们年轻人,对老人的孝不要全都行在物质和外表上,那只能是老人们身体的暂时的享受,而老人最需要的则是让儿女们去到他们那个已经陈旧的心灵小屋去做客,哪怕一分钟都会给老人们带来无尽的喜悦和满足。还记得《常回家看看》这首歌吗?是的,老人们需要的就是这个。
我想对父母最不容易做到的就是和颜悦色。包括我自己在内都很羞愧。我曾经不知道多少次用无知的言语伤害我爸妈,我妈也不知道多少次因为我无心的一句恶语而伤心落泪。这都是我们对长辈所犯的罪啊。我们人都是这样,在劝勉别人的时候都说的头头是道,然而临到自己身上了就完全失去了理智,让冲动在自己的心里发挥它的“大能大力”。但冲动过后换来的是什么呢?亲人的伤心,自己的羞愧,旁人的鄙视。所以,对父母能够时刻的和颜悦色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我觉得,虽然现在提倡人人平等,但是这个孝道确实是不能改变的。因为我们有什么权利对父母大吼大叫呢?再丧失德行的父母也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像自己一样,难道一个大狱中的父亲会教唆自己的孩子也犯罪然后来大狱里陪他吗?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难道一个捡破烂的母亲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每天生活得快乐无忧吗?这也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父母对我们只有爱,不再有别的了!那些埋怨父母,怨恨父母的应该好好想想,如果他们生你是为了让你怨恨他们,埋怨他们,当初为甚麽要生你呢?母亲为甚麽要饱尝10月怀胎和分娩的痛苦呢?父母能够给我们的,并且只有父母能够给我们的只有爱。然而这一个“爱”字却包含了世上一切的“温暖”的词:惦记,挂念,思想,尽心,尽力。。。。。。
一个抛弃孩子的父母我觉得我们也不要去怪他们,因为只要是父母能够给予的就是爱,父母不能给予孩子爱肯定是有他说不出的苦衷和道不完的代价,是的,一个抛弃自己孩子的父亲母亲应该“遭”到社会舆论的谴责,但我们不是他们,我们怎麽会知道他抛弃孩子后对孩子的牵挂和惦记呢?是的,我们旁人完全不知。所以对于父母我们根本就没有理由对他们发脾气,用言语伤害他们。先不要说和颜悦色,如果当父母责备的时候,即使父母的意见是完全错误的,完全的谬误,但我相信只要你能够学会忍耐,完全的去顺从父母,事后,父母知道自己的责备错误的时候,他们的心里也是骄傲的,因为什么呢?因为自己的孩子明白一个道理。其实就一个字——孝!
俗话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这句话真的是真理。当我们与父母发生争执的时候,当我们不明白父母对我们为甚麽如此无私的时候,当我们厌烦父母的教训与唠叨的时候,其实,这个时候的我们都是最无知的。因为我们并没有尝到做父母的滋味是什么样的。所以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真的很在理。当我们有了孩子我们就明白了父母当初对我们的一切一切是出于什么了。是的,就是出于对孩子的爱!现在很多的孩子岁数都不大就已经有车有房的过上了小资的生活,难道这一切不是父母给予的吗?不是父母送给你的礼物吗?那么我们应当拿什么来回报我们的父母呢?如果是钱的话,我想大可不必了,因为如果把当初给自己的孩子买房买车的钱折合成人民币回到自己手中的话,老两口的生活将是无忧无虑的。所以千万不要拿恶臭的金钱来回报父母火热的爱,这两种东西是不能画等号的。钱没了我们可以去挣,但是亲情没了是很难被唤起的,甚至永远也唤不醒了。所以我们对父母的回报还是要用自己的心和他们的心说话,多去他们的心灵小屋坐坐,他们会感觉自己是天下最最幸福的两口子的!在我身边有很多的例子,父母为了自己的孩子不惜把两套三居室的房子折合成人民币送孩子出国留学,然而几年后儿子留学归来给父母带回来的却什么都没有,更别说那一纸文凭了。难道这样父母就把孩子给轰出去吗?我想没有父母会这样做的,即使做了也是父母本能的对儿子的惩罚,但这种惩罚往往都夹杂着母亲的爱,最终儿子还是会被爱召唤回来的。还有一个家庭,老两口都是工人,只能够挣基本工资。父母省吃俭用供孩子去日本留学,然而冬天的时候父母每天饭桌上的主菜就是大白菜和馒头。因为中午单位有食堂,所以基本上老两口都要吃的饱饱的,晚上在家里吃大白菜才能挡住饥饿。这一忍就是5年,儿子留学回来了,老两口又合计着再给儿子买套房,还是老办法——省吃俭用。可想而知老两口这几年的节俭给儿子带来了多么大的“收益”。我们的父母时刻都在爱着我们。哪怕赌上一辈子辛苦,为了自己的孩子也是再所不辞!父母的爱是世间最伟大的爱。
“论心不论迹”这句话很有说服力。现在很多的年轻人对待长辈的孝只是孝在外表,心里却没有尽到孝。于丹老师举了《论语*为政》的例子,很透彻的反映出了一种现象——所谓的孝就是养活自己的老人就行了。现在的年轻人也许不能读懂老一辈们的心思,其实他们真正需要的不是儿女们在物质上给予的富足,而是在精神上和心灵深处对老人给予的祝福与安慰不是吗?老人们固然辛苦了一辈子老了当然可以无条件的得到儿女们“补偿”的物质生活。但光有大房子住,过富足的生活并不能让老人们欣喜和满足。家里只有老人而没有儿女的陪伴,就是房子内再富丽堂皇不也像个监狱一样把老人们囚禁在里面吗?所以我们年轻人真的应该好好思考一下这样的孝是真正的孝吗?我觉得物质生活并不能说明什么,然而从心里发出的对老人的关心和照顾才能够算是孝。我想论心不论迹就是要告诉我们年轻人,对老人的孝不要全都行在物质和外表上,那只能是老人们身体的暂时的享受,而老人最需要的则是让儿女们去到他们那个已经陈旧的心灵小屋去做客,哪怕一分钟都会给老人们带来无尽的喜悦和满足。还记得《常回家看看》这首歌吗?是的,老人们需要的就是这个。
我想对父母最不容易做到的就是和颜悦色。包括我自己在内都很羞愧。我曾经不知道多少次用无知的言语伤害我爸妈,我妈也不知道多少次因为我无心的一句恶语而伤心落泪。这都是我们对长辈所犯的罪啊。我们人都是这样,在劝勉别人的时候都说的头头是道,然而临到自己身上了就完全失去了理智,让冲动在自己的心里发挥它的“大能大力”。但冲动过后换来的是什么呢?亲人的伤心,自己的羞愧,旁人的鄙视。所以,对父母能够时刻的和颜悦色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我觉得,虽然现在提倡人人平等,但是这个孝道确实是不能改变的。因为我们有什么权利对父母大吼大叫呢?再丧失德行的父母也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像自己一样,难道一个大狱中的父亲会教唆自己的孩子也犯罪然后来大狱里陪他吗?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难道一个捡破烂的母亲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每天生活得快乐无忧吗?这也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父母对我们只有爱,不再有别的了!那些埋怨父母,怨恨父母的应该好好想想,如果他们生你是为了让你怨恨他们,埋怨他们,当初为甚麽要生你呢?母亲为甚麽要饱尝10月怀胎和分娩的痛苦呢?父母能够给我们的,并且只有父母能够给我们的只有爱。然而这一个“爱”字却包含了世上一切的“温暖”的词:惦记,挂念,思想,尽心,尽力。。。。。。
一个抛弃孩子的父母我觉得我们也不要去怪他们,因为只要是父母能够给予的就是爱,父母不能给予孩子爱肯定是有他说不出的苦衷和道不完的代价,是的,一个抛弃自己孩子的父亲母亲应该“遭”到社会舆论的谴责,但我们不是他们,我们怎麽会知道他抛弃孩子后对孩子的牵挂和惦记呢?是的,我们旁人完全不知。所以对于父母我们根本就没有理由对他们发脾气,用言语伤害他们。先不要说和颜悦色,如果当父母责备的时候,即使父母的意见是完全错误的,完全的谬误,但我相信只要你能够学会忍耐,完全的去顺从父母,事后,父母知道自己的责备错误的时候,他们的心里也是骄傲的,因为什么呢?因为自己的孩子明白一个道理。其实就一个字——孝!
俗话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这句话真的是真理。当我们与父母发生争执的时候,当我们不明白父母对我们为甚麽如此无私的时候,当我们厌烦父母的教训与唠叨的时候,其实,这个时候的我们都是最无知的。因为我们并没有尝到做父母的滋味是什么样的。所以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真的很在理。当我们有了孩子我们就明白了父母当初对我们的一切一切是出于什么了。是的,就是出于对孩子的爱!现在很多的孩子岁数都不大就已经有车有房的过上了小资的生活,难道这一切不是父母给予的吗?不是父母送给你的礼物吗?那么我们应当拿什么来回报我们的父母呢?如果是钱的话,我想大可不必了,因为如果把当初给自己的孩子买房买车的钱折合成人民币回到自己手中的话,老两口的生活将是无忧无虑的。所以千万不要拿恶臭的金钱来回报父母火热的爱,这两种东西是不能画等号的。钱没了我们可以去挣,但是亲情没了是很难被唤起的,甚至永远也唤不醒了。所以我们对父母的回报还是要用自己的心和他们的心说话,多去他们的心灵小屋坐坐,他们会感觉自己是天下最最幸福的两口子的!在我身边有很多的例子,父母为了自己的孩子不惜把两套三居室的房子折合成人民币送孩子出国留学,然而几年后儿子留学归来给父母带回来的却什么都没有,更别说那一纸文凭了。难道这样父母就把孩子给轰出去吗?我想没有父母会这样做的,即使做了也是父母本能的对儿子的惩罚,但这种惩罚往往都夹杂着母亲的爱,最终儿子还是会被爱召唤回来的。还有一个家庭,老两口都是工人,只能够挣基本工资。父母省吃俭用供孩子去日本留学,然而冬天的时候父母每天饭桌上的主菜就是大白菜和馒头。因为中午单位有食堂,所以基本上老两口都要吃的饱饱的,晚上在家里吃大白菜才能挡住饥饿。这一忍就是5年,儿子留学回来了,老两口又合计着再给儿子买套房,还是老办法——省吃俭用。可想而知老两口这几年的节俭给儿子带来了多么大的“收益”。我们的父母时刻都在爱着我们。哪怕赌上一辈子辛苦,为了自己的孩子也是再所不辞!父母的爱是世间最伟大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