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吧 关注:4,024贴子:31,059
  • 14回复贴,共1

论孝道(上)

收藏回复

  • 114.249.205.*
    说到孝,我想我是没有资格在这里发表什么言语的,因为在我看来我是个不孝的孩子,并且压根也没有履行孝子的责任。人世间我是个有罪的人,因为当我想去向家人尽孝道的时候已经人去楼空,物是人非了。内心微薄的孝道只能永远留在心里,并不能把那份独有的孝道转移到别人的身上。前两天去书店看书,很巧看到了于丹《论语》感悟出版了,之前只是在网上看到过于丹老师的《庄子》心得和《论语》感悟,但我更喜欢捧着一本书然后把上面我觉得很警醒自己的言语画下来时刻告诫自己。这本《论语》感悟我并没有全都看完,我只看完了第一章——孝敬之道。在书店翻开书的一刹那,心里更是惭愧,再想尽孝已经是梦想里的事了。怀着一颗惭愧的心我仔细的阅读了孝敬之道,品读之后大有感触,但在心底更深的则是那隐隐的痛,“孝”字也将是我要对长辈们永远奉行的。也包括对奶奶的孝。
     “论心不论迹”这句话很有说服力。现在很多的年轻人对待长辈的孝只是孝在外表,心里却没有尽到孝。于丹老师举了《论语*为政》的例子,很透彻的反映出了一种现象——所谓的孝就是养活自己的老人就行了。现在的年轻人也许不能读懂老一辈们的心思,其实他们真正需要的不是儿女们在物质上给予的富足,而是在精神上和心灵深处对老人给予的祝福与安慰不是吗?老人们固然辛苦了一辈子老了当然可以无条件的得到儿女们“补偿”的物质生活。但光有大房子住,过富足的生活并不能让老人们欣喜和满足。家里只有老人而没有儿女的陪伴,就是房子内再富丽堂皇不也像个监狱一样把老人们囚禁在里面吗?所以我们年轻人真的应该好好思考一下这样的孝是真正的孝吗?我觉得物质生活并不能说明什么,然而从心里发出的对老人的关心和照顾才能够算是孝。我想论心不论迹就是要告诉我们年轻人,对老人的孝不要全都行在物质和外表上,那只能是老人们身体的暂时的享受,而老人最需要的则是让儿女们去到他们那个已经陈旧的心灵小屋去做客,哪怕一分钟都会给老人们带来无尽的喜悦和满足。还记得《常回家看看》这首歌吗?是的,老人们需要的就是这个。
     我想对父母最不容易做到的就是和颜悦色。包括我自己在内都很羞愧。我曾经不知道多少次用无知的言语伤害我爸妈,我妈也不知道多少次因为我无心的一句恶语而伤心落泪。这都是我们对长辈所犯的罪啊。我们人都是这样,在劝勉别人的时候都说的头头是道,然而临到自己身上了就完全失去了理智,让冲动在自己的心里发挥它的“大能大力”。但冲动过后换来的是什么呢?亲人的伤心,自己的羞愧,旁人的鄙视。所以,对父母能够时刻的和颜悦色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我觉得,虽然现在提倡人人平等,但是这个孝道确实是不能改变的。因为我们有什么权利对父母大吼大叫呢?再丧失德行的父母也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像自己一样,难道一个大狱中的父亲会教唆自己的孩子也犯罪然后来大狱里陪他吗?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难道一个捡破烂的母亲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每天生活得快乐无忧吗?这也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父母对我们只有爱,不再有别的了!那些埋怨父母,怨恨父母的应该好好想想,如果他们生你是为了让你怨恨他们,埋怨他们,当初为甚麽要生你呢?母亲为甚麽要饱尝10月怀胎和分娩的痛苦呢?父母能够给我们的,并且只有父母能够给我们的只有爱。然而这一个“爱”字却包含了世上一切的“温暖”的词:惦记,挂念,思想,尽心,尽力。。。。。。
     一个抛弃孩子的父母我觉得我们也不要去怪他们,因为只要是父母能够给予的就是爱,父母不能给予孩子爱肯定是有他说不出的苦衷和道不完的代价,是的,一个抛弃自己孩子的父亲母亲应该“遭”到社会舆论的谴责,但我们不是他们,我们怎麽会知道他抛弃孩子后对孩子的牵挂和惦记呢?是的,我们旁人完全不知。所以对于父母我们根本就没有理由对他们发脾气,用言语伤害他们。先不要说和颜悦色,如果当父母责备的时候,即使父母的意见是完全错误的,完全的谬误,但我相信只要你能够学会忍耐,完全的去顺从父母,事后,父母知道自己的责备错误的时候,他们的心里也是骄傲的,因为什么呢?因为自己的孩子明白一个道理。其实就一个字——孝!
      俗话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这句话真的是真理。当我们与父母发生争执的时候,当我们不明白父母对我们为甚麽如此无私的时候,当我们厌烦父母的教训与唠叨的时候,其实,这个时候的我们都是最无知的。因为我们并没有尝到做父母的滋味是什么样的。所以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真的很在理。当我们有了孩子我们就明白了父母当初对我们的一切一切是出于什么了。是的,就是出于对孩子的爱!现在很多的孩子岁数都不大就已经有车有房的过上了小资的生活,难道这一切不是父母给予的吗?不是父母送给你的礼物吗?那么我们应当拿什么来回报我们的父母呢?如果是钱的话,我想大可不必了,因为如果把当初给自己的孩子买房买车的钱折合成人民币回到自己手中的话,老两口的生活将是无忧无虑的。所以千万不要拿恶臭的金钱来回报父母火热的爱,这两种东西是不能画等号的。钱没了我们可以去挣,但是亲情没了是很难被唤起的,甚至永远也唤不醒了。所以我们对父母的回报还是要用自己的心和他们的心说话,多去他们的心灵小屋坐坐,他们会感觉自己是天下最最幸福的两口子的!在我身边有很多的例子,父母为了自己的孩子不惜把两套三居室的房子折合成人民币送孩子出国留学,然而几年后儿子留学归来给父母带回来的却什么都没有,更别说那一纸文凭了。难道这样父母就把孩子给轰出去吗?我想没有父母会这样做的,即使做了也是父母本能的对儿子的惩罚,但这种惩罚往往都夹杂着母亲的爱,最终儿子还是会被爱召唤回来的。还有一个家庭,老两口都是工人,只能够挣基本工资。父母省吃俭用供孩子去日本留学,然而冬天的时候父母每天饭桌上的主菜就是大白菜和馒头。因为中午单位有食堂,所以基本上老两口都要吃的饱饱的,晚上在家里吃大白菜才能挡住饥饿。这一忍就是5年,儿子留学回来了,老两口又合计着再给儿子买套房,还是老办法——省吃俭用。可想而知老两口这几年的节俭给儿子带来了多么大的“收益”。我们的父母时刻都在爱着我们。哪怕赌上一辈子辛苦,为了自己的孩子也是再所不辞!父母的爱是世间最伟大的爱。
      


1楼2010-01-28 12:18回复
    一定要为父母做的39件事情
    生前一定要为父母做的事情太多了,但是有39件事必须要做的。有些道理,不能明白的太晚。 来源: 陆倩的日志
    《父母生前请你一定要做39件事》。这本书今天刚看到,很有感触。现在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胎教重视亲子教育,但却忘记自己的父母也许更需要关怀。书中提到,在某城市做的一项300人50岁以上老人的调查,70%都有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
    什么是心理问题?不是因为健康状况,更和贫富无关,扪心自问,是不是我们独立了之后,忽视了他们,冷落了他们,甚至嫌弃了他们。有些事情,当你意识到晚时那还不算晚。
    1、定期带父母去做体检。
    2、父母的零花钱不能少。
    3、帮父母完成年轻时未完成的梦想。
    4、陪父母重游故地。
    5、与父母一起拜访他们的朋友。
    6、经常给父母拍照。
    7、跟父母做交心的沟通。
    8、带父母去旅行。
    9、认真回复父母的短信。
    10、经常带着爱人回家。
    11、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
    12、亲自给父母做饭。
    13、解开父母的心结。
    14、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
    15、对父母的爱要说出口。
    16、要知道父母真正喜欢吃什么。
    17、仔细倾听父母的往事。
    18、带父母一起出席重要活动。
    19、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
    20、给单身父母找个伴。
    21、请父母去吃大餐。
    22、让父母对你有信心。
    23、带父母参观你的学校或公司。
    24、不要对父母指手画脚。
    25、带母亲副做美容。
    26、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
    27、不要让父母看你的脸色。
    28、和父母一起锻炼身体。
    29、让母亲穿的舒适。
    30、让父亲穿的体面。
    31、和父母一起去唱K。
    32、送父母一个宠物。
    33、教你的父母学会上网。
    34、鼓励父母设计家居环境。
    35、和父母一起做家庭大事件。
    36、带父母看一场老电影。
    37、让父母经常见到孙子。
    38、无条件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
    39、适当参与父母的活动。
    希望大家有机会看看这本书。花不了你几个小时可以看完的也许能让我们提前几年意识到一些问题。


    禁言 |2楼2011-07-21 16:49
    回复
      《阅微草堂笔记》记载的:舍命救母天人佑
      沧州有位姓田的轿夫,母亲患了臌症,已经生命垂危.听人说景和镇有一位医生有
      专治此病的奇药.景和镇距沧州约有一百多里.天还不亮,轿夫就向景和镇狂奔而
      去.买到药之后,又持药狂奔而归,已经累得仅有一丝气息.但是,这天晚上卫河河
      水暴涨,渡船都不敢过河.他的家就在河对面,眼看就到家门,却不能为母亲服药
      治病.轿夫焦急万分,仰天长啸,声泪俱下.众人虽同情他,但谁也束手无策.忽然
      一位舟子毅然解下船缆,大声呼叫说:如果人世间还存在天理,此人肯定淹不死.
      来!来!来!我渡你过河."于是二人登上船去,舟子奋力鼓揖,策船横冲白浪,弹指
      之间,已经到达对岸.围观的群众纷纷鼓掌欢庆.


      禁言 |3楼2011-07-21 17:04
      收起回复
        


        禁言 |4楼2011-07-23 09:03
        回复
          禁言 |5楼2011-07-23 23:46
          回复
            “77岁的媳妇,为了照顾105岁的瘫痪婆婆,练就了一级护理的功夫……”水果湖街洪山路社区77岁的向秋珊,被评为“感动社区人物”。
            昨日,记者来到社区采访,居民们谈到向秋珊,个个都竖起大拇指。
            向秋珊的婆婆陆秀清,今年105岁。2006年,老人盆骨骨折瘫痪在床,而向秋珊的81岁的老伴陈中友身体不大好,照顾婆婆的重担,便落在了向秋珊的肩上。
            向秋珊,退休前是名外科医生。为让婆婆过得舒服,向秋珊每天以医院一级护理的标准照顾婆婆:早晚两次给婆婆清洗全身,动作轻柔;把自己的床也搬到了婆婆屋里,和老伴轮流日夜陪侍;为防婆婆生褥疮,向秋珊买回可升降的床和透气的床垫,办起了“家庭病房”。
            一次婆婆拉肚子,向秋珊硬是一天为婆婆清洗了5次,让老人过得清爽舒适。她每天为老人洗澡、换尿布、洗尿布,累得直不起腰。
            社区群干多次劝说向秋珊请个护理员,可她总担心别人照顾不好,怕老人受罪。
            “每个人都有老的时候,善待今天的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
            她朴实的话语,透出了“真理”的光辉。
            


            禁言 |6楼2011-07-30 23:53
            回复
              哎,很多人看到子女不孝顺父母,不分任何青红皂白,都一口咬定都是子女的问题,说的子女猪狗不如说什么天下没有不是父母,什么父母之恩大于天,百善孝为先,父母一切都是对的,你不懂父母的爱。。。。云云
              难道大家都是瞎子么?往往有很多父母也做了猪狗不如的事。人心都是肉长的,绝大多数的人也渴望父慈子孝,不是把儿女害惨了,怎么会不孝??
              有抛弃子女,不闻不问的。
              有重男轻女,对女儿冷淡甚至厌恶的。
              有父母逼迫女儿卖Y的。
              有父母毒打子女甚至致死的。
              还有禽兽父亲强J女儿的。
              难道这些禽兽父母也是天下父母心,也是疼爱子女?子女就该让他们作践,不能反抗还要逆来顺受、感恩戴德?
              所以说,事事无绝对,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搞清楚原委之前,不要动不动就整到道德高度去。


              禁言 |7楼2012-07-21 16:56
              收起回复
                互相尊重,互相理解,自己尽量做对就是行了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禁言 |8楼2012-10-19 23:42
                收起回复
                  孝行天下!此吧有爱,什么也不用说,此时无声胜有声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禁言 |9楼2013-03-19 01:55
                  回复
                    孝行天下!此吧有爱,什么也不用说,此时无声胜有声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禁言 |10楼2013-03-19 01:56
                    回复
                      劝母修行,是为大孝。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禁言 |15楼2020-01-06 01: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