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回复贴,共1

15--郑风•出其东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郑风·出其东门
《诗经》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出其闉阇,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
缟衣茹藘,聊可与娱。
这首爱情诗,是一个男子对爱情忠贞不二的自白。
全诗两次写他出游时的心理活动,始终不为那些妖艳的游女所动,却以荆钗布裙自足为乐。第一章写他出了东城门,看见那里的女子多如云,可是都不合他的心,还是那个穿白衣绿裙的女子才可爱可亲。第二章写他出了外城郭,如花的游女那么多,却没有一个挂在他心上,只有穿白衣红裙的那位女子才能使自己感到快活。“綦巾”(浅绿色的围裙),“茹藘”(茜草,可作红色染料。此处代红色围裙。)都是指同一个人的服饰,因分章换韵而改字。
据《周礼·媒氏》载:“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说明周代在仲春月里,允许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双方都可以选择中意的人。这首诗可能就是写男女聚会时的情景。“出其东门”、“出其闉阇”,都是指郊外。郑城东门一带,正是游人聚集的地方。“其女如云”、“其女如荼”,都是以“云”、“荼”喻女子之多,那么多的游女集中在一个地方,又有男子出现在中间,这个男子不说别的事,只说自己爱谁不爱谁。这分明是青年男女们游乐的场景。这位男子在这“如云”、“如荼”的游女中,只看中那位服饰简朴的女子,其他的女子,“匪我思存”(不合我
的心),“匪我思且”(不在我心上),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这首诗的背景与男女自由交往的场合密切相关。
诗中的这位男主人公,是个有眼光、有情操的贫士。他有些风流自赏的味道,但又不屑于寻芳逐艳。在他的心目中,对男女婚配问题自有尺度:男子择女,装饰简朴的人有何不好,何必定要妖娆艳冶者,只要相处融洽,就足以自乐了。正因为如此,他在众多的游女中,只看中那位“缟衣綦巾”(白衣绿裙),“缟衣茹藘”(白衣红裙)的女子。她的朴素美,她的形象、风姿、动作给他的印象太深了,对他来说特别具有吸引力。他真心爱上了她,并且十分专一。“聊乐我员”(见着他就心上热腾腾)、“聊可与娱”(同她一块游乐真高兴)两句,说明他和这个女子有过接触,他庆幸自己找到了意中人,且有一种自豪感和满足感。这说明他追求的是真挚纯洁的爱情,具有爱有所专的情操。
这首诗的男主人公,与那些朝秦暮楚、喜新厌旧、寻芳逐艳的男子形成鲜明的对照,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爱情观和审美观。主人公的精神境界是置身于“女儿国”中才显现出来的。又以自由的方式吐露内心奥秘和看法。这正是本诗的特色所在。(殷光熹)


IP属地:宁夏1楼2020-10-12 20:5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