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吧 关注:189,734贴子:2,138,390
  • 0回复贴,共1

在职备考经验分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职备考
心态篇:考公是一条需要坚持的道路,如果你想上岸,就要坚持下去。尤其是对于像我这种三不限选手来说,更需要坚持,专业比不过人家学汉语言、经济类、法学类的,那你就得拼努力,拼付出。你只有付出了,才能期待收获。
时间篇:在职备考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没有时间进行学习。那么每天的时间都得安排好。
以最常见的朝九晚六来举例子:早起,早上九点上班,那就6点起床,背常识、看积累的成语实词。上班路上,APP上刷几道题。晚上下班回家,安安静静的刷题总结,7点看到11点都有4个小时了。每天要是有4个小时有效复习时间,在职备考3-6个月个人认为是差不多的。
备考篇:
以最长的六个月时间才给大家安排时间
第一个月(或五周时间)·基础学习:行测、申论教材都看完。
行测和申论每项都是五种题型,每种题型用一周时间学完。这个任务量对于在职工作的考生来讲就有些吃力,必须要牺牲掉各种娱乐活动和周末休息时间。复习初期不建议大家报班学习。自学一段时间后,发现某些模块依然不会,此时再有针对性的报班学习效率更高。
第二个月·基础练习:行测和申论都进行题型的专项训练。
行测专项模块书籍很多,挑顺眼的买就行。模块书很厚,没有必要在这个月都做完。模块的题型量大,而且会用基础篇、提高篇来进行难度划分,这一个月我们就做基础篇的。做完后要进行统计分析,看看自己哪个部分错误最多,以及错误原因是什么(全职备考我也说过,个人认为了解自己哪些地方不足是最重要的,不要一股脑的进行学习)。
申论也是要按照题型进行练习的。原因①申论每种题型的考点和答题方法都不同,做专项训练会强化我们对题型和答题方法的记忆。因为经过第一个月的学习,我们对题型的划分还不是很清晰,如果此时直接做套题,申论的答题方法就在脑海乱成一锅粥了。(70%以上的同学答题出错都在于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不记得答题方法。)②申论小题的出题方式通常是仅针对于一个材料,不需要看全篇材料,所以用套题也可以直接做专项题型的训练。提示两点:Ⅰ套题中的题型是需要自己去依靠题干进行辨别的。如果辨别不出来,说明第一个月的基础学习不好,需要重新来过。
第三个月·基础巩固:行测和申论开始按照考试时间做真题套题,每周两套行测、两套申论就可以。
做题量不能多也不能少,每周各两套刚刚好。过分追求练习的数量会降低学习的质量,因为我们仅是在盲目刷题,到后来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做题,很容易产生敷衍、厌烦的情绪。没有时间分析错题也会导致错误反复出现,成绩迟迟得不到提高,很打击自信心。做题是为了检验学习成果、查缺补漏,所以做完后更重要的是分析和总结。
第四个月·提升能力:行测和申论都进行题型专项训练的提升篇。此时,以前做过的题目再进行简单回顾,把重点放在“基础篇”的错题上。这些错题最好再做一次,查看正确率。如果某个模块的正确率依旧没有提升(比如,行测模块基础篇的错题仍然出错,或申论小题采分点依旧比答案少很多,或者大作文仍然在抄材料),此时必须报班。
第五个月·能力巩固:行测和申论开始按照考试时间做真题套题,每周两套行测、两套申论就可以。行测做模拟题也可以,但申论一定是真题。方法同上,依旧是查看正确率。如果之前的错题进行了详细分析,上一个月的题目练习也很认真的话,这一个月的成绩会比第三个月更好。不但正确率比原来有所提升,答题的速度也会更快。
第六个月·能力定型:无论是申论还是行测,经过小半年的学习,我们的能力会到达一个比较稳定的阶段。这一个月并不是“冲刺”,而是按部就班地做题(依旧是每周两套,模拟考场,按时完成),保持良好的状态。申论最好做以前做过的真题,并与以前的答案相对比,更能看出自己的能力提升水平。以前做错的所有题目都需要再回顾一遍,查缺补漏。
*如果每一个月都按照计划执行的话,能力一定会循序渐进的提升的。如果每个月的错题量依旧很多,那么不是学习方法除了问题就是没有端正学习态度导致学习效率很低。
在职备考分享就到这里啦,本人当时是全职备考,听取了朋友在职备考的建议和自己的备考方式一起总结出来的,希望能够帮到大家。资料也无偿分享给大家,需要的话直接+V:xiyou_zzz_
祝大家都早日上岸!!~~


1楼2020-10-09 16:26回复